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本报举行2009年度中国人如何看世界调查 最喜欢美法澳新日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31日09:58
  《环球时报》日前在中国5个城市进行了连续第四年的“中国人看世界”的舆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最喜欢的国家是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日本。最想去的国家是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与中国互联网上一些激烈言辞给人的印象有较大落差。被调查者中认为中美关系最重要的人数遥遥领先,且比往年比例更高。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认为中俄关系最重要的4年来首次超过中日关系。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强国的人数比例却有所下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认为,中国是所有大国里矛盾性最突出的国家,这影响了中国人的自信心,也反映在人们对国家地位的判定上。

  对中国 国际 地位的看法更加谨慎低调

  今年年底的这个调查是《环球时报》委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具体实施的,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等五个城市随机抽取了1350个样本进行电话访问。

  从《环球时报》第四次调查来看,尽管中国人对国家经济越来越自信,但 对中国国际地位的看法还是谨慎低调的。当被问及中国是否已经是世界强国时,只有15.5%的公众表示认同。而在前3年的调查中,认为中国是世界性强国的民众比例在20%左右,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更是达到26.8%。而认为中国不完全是世界性强国的民众比例出现了上升,从2008年的43.7%上涨到了58.4%。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中国是所有大国里矛盾性最突出的国家,一方面我们发展得很快,但另一方面国内的社会矛盾又有所上升,影响中国人的自信心,这也反映在人们对国家地位的判定上。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和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吴心伯认为,作为局内人,中国人对国内问题的困难、复杂有着最直接的切肤之感,应当是这种艰难感让大家做出了谨慎的判断。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达巍认为,中国人心中对成为强国的渴望和追求是无比强烈的,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对世界强国的认定也格外苛刻,我们有一句玩笑话“一般一般,世界第三”,中国人心目中的世界强国必须是全能冠军,世界第三还只能算是一般。

  有意思的是,只要坐标系中没有超级大国的参照,中国人的自信就从普遍的答案中流露出来。对“金砖四国”的发展后劲,超过六成(66.7%)的中国公众选择了自己的国家,认为中国最具后劲,这个比例比排在第二的印度(15.4%)要高出约50个百分点,另外7.7%和6.7%的公众选择了俄罗斯和巴西。经济成就支撑公众对国家前景的信心

  与谨慎同步的是中国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乐观和自信。学者们都注意到,中国公众认为西方有明显遏制中国行为的人比4年前有了明显增多,今年调查中持这一看法的人占受调查者的31.3%,比2006年的调查上升了7.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认为“西方有遏制中国的意图,但没有明显行为”的人还有接近半数(47.4%),但就算这样,绝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对中国未来的国际环境表示乐观,其中,绝对乐观的人虽有明显减少,但谨慎乐观的人还是超过了半数。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6.1%的中国公众认为中国的国际环境将会越来越好,而2006年时这一比例为45.7%,50.7%的公众认为“总体上将得到改善,但摩擦还会很多”。达巍说,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看,就可以发现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乐观和自信是相当深刻的———我知道你有阻挡我的意图,也会采取行动,但是你挡也挡不住。吴心伯说,公众对中国未来的这种总体乐观非常重要,不是说大家没有意识到随着中国国家利益越来越国际化,今后的中外摩擦和争端会增加,而是大家相信,通过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处理和应对摩擦、争端的手段和能力会大大增多和加强。

  在被问到“2009年最能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时,60.6%的人认为2009年最能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是中国抗击全球金融风险的经济实力。其后依次是“中国国庆大阅兵”(54.3%),“中国在重大国际外交事务中的重要作用”(24.8%)和“中国发展模式被多国瞩目”(12.8%)。

  吴心伯说,全球应对金融风暴,中国的表现最好,这是中国老百姓在身边能够感觉到的,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正面评价也很容易见到,中国发展最好最强的方面是经济,这基本上是国际、国内的共识。

  “这不仅是中国实力的一个调整,更是中国人在自信方面的新认识。”金灿荣说,中国越来越世俗化,人们更关注经济和生活,对敏感的政治议题的兴趣越来越小,而且中国越强大,越觉得外国没那么厉害,因此对外交的关注也不断下降,人们越来越注意国内事务。

  对于大部分中国百姓来说,这些能彰显中国实力的事件,也成为2009年中国人印象最深刻的国际事件。调查中,45.8%的民众表示,世界联手抗击金融危机给他们留下最强烈的印象,36.6%的受访者表示是中国国庆60年,还有30.5%的公众选择了全球抗击H1N1。此外,哥本哈根气候大会(20.5%)、个别国家利用新疆问题干涉中国内政(16.8%)、阿富汗局势和巴基斯坦局势继续恶化(6.0%)、朝鲜核危机(4.8%),以及欧盟通过《里斯本条约》(2.1%)也成为了2009年中国人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国际事件。

  “中国人在选择每年的十大国际新闻时,往往比较谦虚,和中国有关的新闻只占两到三项。”金灿荣告诉记者,在美国《新闻周刊》和《时代》的国际新闻评选中,十大新闻中至少有六个都是美国的。“每个国家选国际新闻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这很正常。”他说,这三年来,国际上对中国的敬畏上了三个台阶。2008年的奥运会,是中国展示自己组织能力的窗口;2009年的国庆大阅兵,是显示中国军事力量的窗口;而2010年的世博会,则将是展示中国技术能力和制造业能力的窗口。

  在损害中国形象的行为上,部分官员的贪污腐败第三次居于榜首,而且比例高达近六成(59.2%),是三年来的顶峰。而2006年被视为最损害中国形象的行为———产品的劣质和造假现象严重,下降到了第二位,(上接第一版)(上接第一版)有44.1%的受访者表示这对中国国际形象的损害最大。而环境污染(31.4%)、国人的不文明行为(22.7%)、恶性生产安全事故(10.3%),也成为中国人眼中最损害中国国际形象的问题,不过,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已经比2006年(39.5%)和2007年(41.48%)下降了许多。金灿荣说,这样的结果其实体现的是中国人的草根民族性。“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贪腐程度属于中等,我们自己把它夸大了。因此,部分官员的贪腐在调查中居于首位。”此外,金灿荣说,中国人出国频繁之后发现外国人的不文明行为也很多,我们并不比外国人更不拘小节,这种认识也是国门开放后的必然结果。

  提及对中国制造的印象时,大多数(68.6%)中国公众表示,中国制造“还可以,但质量有待提高”。有11.8%的公众表示出对中国制造的高度信任,认为“很好,离不开”。但也有16.2%的公众表示中国制造是“质次价低的代名词,质量亟待提高”。有极少数公众(3.3%)也明确表示中国制造“很差,拒绝使用”。中国公众简单划分世界力量

  在每人限选两项的前提下,超过八成(81.3%)的被调查者认为中美关系对中国的影响最大,远远超过了中日关系(21.4%)、中俄关系(21.3%)和中欧关系(19.9%),对中非关系的重视程度4年调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直排在中国公众认知率的最后,今年为6.4%。达巍说,这样的调查结果几乎可以看做是中国人对世界力量结构的简单化划分,分为三等:超级大国、大国或重要的权力中心、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一点四年的调查中从来没有变过,但持这种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还是令一些专家稍感吃惊。达巍说,看起来,中国公众,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看世界的眼光是高度崇强崇富崇尚现代化的。

  2006年第一次调查时,认为中美之间最大的问题是台湾问题的人最多,比例高达7成,但今年,台海问题不仅从2008年的调查里就退居次席,而且与排在第一位的经贸问题有了明显的差距。数据显示,超过半数(53.3%)的受访者认为经贸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只有32.7%的公众选择了台海问题,此外,还有27.7%和26.9%的公众认为影响中美关系的最大问题是“美在战略上防范中国”和“环保问题”。

  吴心伯说,这是台湾问题缓和和中美经贸摩擦增多、金融依存度增大的正常反应。达巍说,台湾问题仍然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但其优先性和紧迫性当前的确是下降了,而中美之间的经贸问题,一来是摩擦增多,二来很多问题都发展到了不大好妥协让步的时候,比如人民币升值问题,已经不是简单利益的贸易问题,而是战略性很强的经济问题,一旦出事会给中国利益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中国公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清醒的。

  在中欧关系中,经贸摩擦增多(29.8%)和欧洲利用人权、宗教问题加大对中国施压(29.7%),成为了老百姓心中最影响中欧关系的因素。但前者的比例在这几年中不断下降,从2006年的43%下降到如今不到三成;而后者则一跃登上榜单,与前者并驾齐驱。此外,有两成民众认为欧洲对中国的防范心理加重是影响中欧关系的最大问题。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的调查,环保问题第一次出现在最影响中美关系、中欧关系的问卷中。

  和2006年的调查相比,中国公众对中日关系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巨大变化。4年前,近一半人(48.7%)认为中日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大大高于中俄关系和中欧关系,而今年只有21.4%左右的人这么看。吴心伯说,中国人是站在中国坐标上来看待各种双边关系的,显然在中国公众看来,中日关系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在变小。达巍说,和4年前不同的是,日本的右倾政权结束了,中日之间多事的时期结束了,有时候就是这样,坏消息少了,需要处理的事情不处在突出地位,重视的程度就降低了。

  在同周边国家关系中,中日、中俄关系并没有因为坏消息减少而受重视度降低,还是高居在前两位。中国人首次将中俄关系(48.5%)选为了最重要的周边关系,4年来首次超过了中日关系(42.1%),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与周边双边关系最重要的第一梯队。近年来事端不少的中印(17.2%)、中国与东南亚(16.2%)和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15.4%)被调查者排列在中国周边重要性关系的第二梯队,而中亚(5.8%)、蒙古(5.2%)和巴基斯坦(4.6%)则排在中国周边重要性的第三等级。

  达巍说,专业的研究者也许更重视潜在变数比较大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应当看到,公众对印度、对朝鲜半岛、对东南亚的重视程度比起4年前还是上升的,但相对而言,对巴基斯坦、对中亚地区这些局势比较动荡的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还是有些漠视,事实上这些多事地区对中国的影响是很直接的。

  金灿荣说,实际上,一年当中哪个国家出的事情比较多,哪个国家就比较容易让人产生它很重要的印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印、中国与东南亚、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受到了更多关注,这一年来,印度总在藏南上和我们有摩擦,东南亚也与我们在南沙问题上有纠葛,再加上朝鲜的核试爆,这些事件比较多的地方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关注。哪国更讨中国喜欢

  中国人最想去的国家和中国人最喜欢的国家,这两个问题是为调查中国人对他国的好感度而设计的。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超过两成(20.6%)民众表示如果有机会出国最想去美国。紧随其后的法国(9.5%)、日本(7.4%)和澳大利亚(5.5%)比例都不足一成。尽管美国仍高居榜首,但和2006年的32%相比,中国人去美国的意愿已经有所下降,想去英国的人比例更是从2006年的8.1%下降到今年的3.7%。

  这样的比例分配,也与中国人最喜欢的国家和地区一致。根据调查,美国(13.1%)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国家,其次是法国(8.1%)、澳大利亚(6.7%)和新加坡(6.5%),日本(5.1%)排在第五位。

  达巍说,在2008年中国奥运年的时候,不少研究者都认为中国对西方的态度有可能会走向恶化,但调查结果却证实情况并非如此,而且那些曾对中国不善的言行很多的国家,中国人的好感度也并没有减少。吴心伯说,中国人还是非常理性的,好感度还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倾向,比如美国代表着先进的现代化、科技发达,而法国则代表着浪漫,日本是整洁有序等等,反过来,如果问中国人认为哪些国家对中国最友好,相信那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中国百姓对国际问题的判断,其实比一些知识分子原先估计的要高出不少。”金灿荣说,从网络民意来看,中国民间对国际问题的态度似乎比较偏激。但是通过这样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民众对国际问题的判断相当准确。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