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南方日报:缓解招工难出路何在?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3月01日08:52
  话题缘起今年春节后的用工短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缺工现象已不是偶然,过去数年间,每年春节过后有关缺工的报道屡见报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用工吃紧的不仅是珠三角、长三角,内地一些传统劳务输出地区也开始出现缺工现象,招工难似乎正成为全国性的问题,人们又在惊呼“用工荒”。透过现象,不难看出一方面农民工的就业趋向发生了明显变化,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迫切性。“转型”将注定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主旋律。究竟缺工释放出哪些新信号?缺工是暂时现象还是长期趋势?缺工出现的原因何在?对中国制造业是重大打击还是转型契机?我们特约专家建言。

  珠三角产业结构仍然低端化,经济增长仍倚重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

  “用工荒”折射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滞后

  谭炳才

  2010年春节刚过,珠三角、长三角、山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就传来大多数企业缺工的消息,由此有关“用工荒”的争议纷纷扬扬。深入分析我省珠三角地区缺工的原因,除了劳动报酬长期偏低对普通用工吸引力下降、国家政策向“三农”倾斜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区域经济快速崛起引发人才向周边地区分流、新生代农民工多元化择业要求提高、农民工返城滞后等原因外,依我看,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所致。

  劳动力“短缺”是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伴生的必然现象

  从理论层面上看,劳动力“短缺”是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伴生的必然现象。早在1954年、1955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先后发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具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或部门,一个是仅能糊口、维持最低生活水平、以土著方法进行生产的“自给农业部门”,存在着“无限供给”的“过剩劳动力”;另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大量的劳动力会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供给也从“剩余”转向“短缺”。按照刘易斯的劳动力供给理论分析,农村劳动力是现代工业部门新兴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人类在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农村经济迈向城市经济、工业经济的过程中,伴生出农村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是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

  “用工荒”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前奏

  从国际经验来看,“用工荒”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前奏。例如,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就出现过这种现象,当时日本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大约在50%左右,产业工人的短缺使日本制造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日本采取了推动设备投资扩大、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办法予以破解。到了60年代末,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器、钢铁、化工等产品)出口比例有大幅度的提升,出口结构的比较优势也迅速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转移到知识密集型产业。可见,每次重大的产业转型升级前,必然会出现“用工荒”的问题。

  这次暂时性、结构性的缺工暴露了珠三角产业结构仍然低端化

  从珠三角的实践看,缺工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介绍,目前我省主要是珠三角企业用工缺口约90万,其中普工缺口约为61.2万,约占缺工总量的68%,技工缺口仍处高位,占缺工总量的32%,缺工行业、企业比较集中,主要在制衣、制鞋、玩具、纺织、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劳动密集型领域。东莞是我国、我省加工贸易大区,也是缺工大区,目前缺口约20万,而普通用工需求占80%。这次暂时性、结构性的缺工现象,充分暴露了珠三角产业结构仍然低端化的弊端,体现了传统型、加工贸易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经济增长仍倚重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009年,珠三角人均GDP折合9855.2美元,逼近1万美元,表明珠三角已处于工业化后期,正在向现代化迈进,而与之相适应的是高端化、新型化、高新化的现代产业结构,随之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产业工人的要求更加专业化、高学历化。但由于目前用工教育培训不及时,缺乏超前性,无法跟上变化了的产业发展要求,造成一些行业、企业用工需求无法满足,出现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的现象。透过珠三角劳动力“短缺”的经济现象,传递出倒逼珠三角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信号。我省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与方向与日本大体相似,可借鉴学习上世纪60年代日本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解决用工荒的办法解目前之急。从当前看,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尽快纠正市场调节不到位造成的偏差,以本地农村劳动力为重点对象,有效对接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劳动力入厂入企,先解企业燃眉之急,这于政府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和企业保生存、保订单、保营销渠道都有深远的重大意义。从长远看,要以调经济结构为核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继续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双转移”重大战略部署,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立足本土,坚持以粤东西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为主要供给对象,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一支与现代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产业工人队伍,以满足现代产业发展对产业工人的有效需求。

  作者系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研究员

  “民工荒”实质上也是“民工权利荒”

  缺工的深层原因是“三化”不协调

  谌新民

  一分为二地看待用工短缺的效应———可能产生长远的正面影响

  今年春节后的用工短缺引起了社会各界超乎寻常的关注,似乎它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的势头。实际上,此次用工短缺仍然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点,即缺工最多的是劳动密集型外贸出口依存度高的资源消耗型订单式企业,需求最大的是普工尤其是普通女工。

  从表象看,本次缺工与金融危机后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订单迅速增加,急需招工而又难以提高待遇导致招工困难有关。从深层看,其对珠三角经济的影响可能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它对于部分劳动密集型出口订单企业确有冲击,但从整体来看,对宏观经济冲击并没有人们预想的那么大,不会影响珠三角经济和就业大局。另一方面,它作为金融危机后的又一次市场自清力量,可能成为促进广东省产业升级转移的动力,成为逼迫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和优化就业结构的助力。从这个角度说,用工短缺正在倒逼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么寻求产业转型升级,向资金和技术密集的产业高端挺进,要么向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更低廉的内地转移。如果引导得法,它甚至可能产生长远的正面影响。

  用工短缺的核心原因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不协调

  此次用工短缺既有与以往相同的原因,又因特殊的环境所引起。表层原因主要有五:一是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的本质诱因,国际国内市场趋旺,作为派生性需求的用工需求自然增加。二是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导致的区域经济格局新变化,对用工提出了超乎寻常的需求,在比较利益变化后内地农民工有就地就业愿望。三是结构性因素明显,缺工企业管理水平低,对于劳动权益保障不力、不仅工资低且拖欠、劳动条件较差、劳动关系紧张、员工没有职业安全感和社会归属感。四是民工自身特质发生变化。80后、90后逐渐成为求职者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对未来的追求和利益诉求发生了变化。五是公共就业服务滞后,对于急需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发布与预测预警跟不上市场需求,外来农民工无法享受平等的公共就业服务。

  更深层次原因在于,我们在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不协调,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较少重视通过制度创新来推进城镇化,以实现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发展的转变。一旦内地城镇化进程加速,则使沿海地区原有农民工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就市场化本身而言,也出现了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不协调,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滞后于其他要素市场,它所必须的公共产品如农民工户籍、子女教育、廉租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供给严重滞后,这才是反复出现民工潮和用工短缺的体制因素。

  解决用工短缺的根本出路在于调适产业结构

  在现有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工所需要的养老、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不能得到与市民同等待遇,因而“民工荒”实质上也是“民工权利荒”,单纯依靠提高工资待遇和改善劳动条件,尚不足以解决当下用工短缺的难题。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能否实现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身份的转变,能否实现成为市民的利益祈求,直接决定着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此外,应认清政府、市场、企业、劳动者的定位,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做好二方面事情:一是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如就业预测预警和就业景气预测,职能技能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社会保障等制度安排,对符合条件的用工人员提供廉租房、解决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二是通过政策组合拳,如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就业促进政策、对职业培训的税收政策等,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进而调整优化就业结构。

  从根本上说,解决用工短缺取决于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供给的匹配程度。没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就难以解决民工工资待遇低的问题,劳动密集型订单企业本身利润空间小,提薪压力大、动力不足;没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就无法解决珠三角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有限的空间资源条件无法承受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以千万计的外来普工;没有产业结构调整,就无法解决农民向市民转变、农民工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的现实难题,只有符合现代产业特性和素质要求的民工才可能最终转变为产业大军的一员;没有产业结构调整,就无法摆脱订单经济受制于国外市场波动的困境,一年一度的民工潮和春运难就将继续上演;没有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就缺乏职业培训的动力和压力,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没有保障,也就难以保证有尊严地体面地就业;没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就难以真正将开发本省人力资源提到各级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就难以落到实处。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所长、博导

  人力资源市场中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本性解决路径要从产业基础入手

  以产业优化促进人力资源配置科学化

  罗明忠

  经济复苏,劳动力供给紧张;经济低迷,劳动力供给则过剩,似乎已成为这些年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基本轨迹。时下,正逢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回暖时期,不少地区又在惊呼“用工荒”。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中出现的问题,其实是产业发展问题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反映,人力资源市场中存在问题的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和根本性的解决路径还要从产业基础入手。

  只要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升级转型,周期性的人力资源供求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

  产业发展决定人力资源需求。高科技产业必然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与之匹配,而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地需要普通劳动者。特别是相当多的以获取加工费为目的的加工企业,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自然会随订单的变化而起伏波动,订单来了往往显得人手不够,订单没有了则人员过剩。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的人力资源“两头紧缺现象”———即普工和高级技工紧缺,主要还是分布在一些对普通工人需求量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是这种产业基础下的人力资源市场状况的反映。

  首先,低端的特别是以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承受的提高员工待遇、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能力非常有限。受国际市场竞争压力,低端的以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的获利空间狭窄,必然出现一边是企业感叹员工工资福利待遇提高幅度已经很高,人力资源成本上升,人员难招;一边是劳动者抱怨企业抛出的“绣球”缺乏吸引力,工资待遇太低。

  其次,缺乏稳定发展预期的“订单型”企业难以在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方面有大的作为。相当多的缺乏稳定发展预期、靠订单过日子的加工型特别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其发展模式限制,生产的短期性决定了管理的临时性和多变性,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期发展规划,难以在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实现新的能产生足够吸引力的“突破”,在新生代劳动人口不再是无限供给的客观现实面前,其对人力资源的拉力当然有限。

  最后,产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决定了人力资源需求的区域差异性。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决定该地区的人力资源需求并引导人力资源的走向。我国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悬殊,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是吸纳非农就业最多的地区,在现有条件下,大量的农民工是“入城但未生根”,距离带来的是劳动者每年大规模的异地迁徙及其巨额的就业成本。在信息、成本和规制的多重约束下,结构性矛盾就成为隐藏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顽症”,因时而发,表现各异。

  改变经济发展对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路径依赖,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

  治标还需治本。人力资源配置的矛盾必须从产业发展中寻求解决思路,以产业优化促进人力资源配置科学化,并通过深化改革,以人力资源配置科学化推进产业优化。

  第一,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为劳动者创造更多更加“体面”的就业岗位。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必须加大对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的扶持力度,培植自有品牌,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于广东而言,还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企业适时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为产业升级创造条件,既提高就业岗位的含金量和技术层级,又增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并激励企业和劳动者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广东企业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推进产业布局的科学化,缓解人力资源配置的区域性矛盾。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必须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战略高度,改变经济发展对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路径依赖,进一步加快低技术偏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步伐,加大对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扶持力度,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必须创造条件,推进规制改革,建立良好迁移生态,有步骤地适度推进农民工“进城生根落地”,维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宜的稳定的人力资源量,降低人力资源配置成本,缓解人力资源配置的区域性矛盾。

  第三,在产业优化中促进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的科学化。产业的优化意味着结构合理、布局恰当、行业选择科学的过程。其间,必然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并引导人力资源跟随产业布局调整有序流动;企业也将增强改善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的实力,并将更加重视软环境建设,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为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的科学化奠定基础。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