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新华社、新华网记者在提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翟子赫 摄 |
今日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由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问题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外长,您好。我有两个问题,我们知道,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今年将在中国发展,中国对发展中阿关系有何考虑?第二个问题是有关伊朗核问题的,一些国家提出针对伊朗新的制裁方案,这个问题到底还有没有外交解决的空间?您认为伊核问题该如何解决?谢谢。
杨洁篪:今年年中,将在中国举行中阿合作论坛的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我们选择了天津市。天津市蓬勃发展,是我们国家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在那儿举行,我们觉得是合适的。
我们将欢迎来自22个阿拉伯国家的外长及阿盟秘书长与会,我相信届时中国领导人将予以会见。我相信这次会议对促进我们的集体合作,提高中阿合作总体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对进一步巩固和推进中阿互利友好合作关系充满了信心。
关于伊朗核问题,我想强调,中方一直主张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维护有关地区的和平稳定,我们主张通过磋商、谈判来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并为此作出了积极努力。
目前,坦率地讲,伊朗核问题的解决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们认为,外交努力未有穷尽。大家知道,施压、制裁并不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根本出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希望各方当前还是要坚持外交谈判解决这一大的方向,发挥政治智慧,使得问题得到全面、合理、公正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