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澳亚卫视记者】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到改善房地产调控等等措施,可是有评论认为,因为没有涉及到土地财政的模式,所以,现在成效会受到质疑。我们看到上海、北京房价那么高,有一些家庭可能要用上好几代人的积蓄才能买上一套房子,我的问题就是中央财政中与土地相关的收益比例占多大?还有一个非常短的问题,部长,您认为今年房价会不会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 姜伟新】不能否认土地价格的上涨和房价的上涨确实会给地方财政增加很多收入。但是,一定还要看到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是房价过高过快上涨会引起不稳定,他的任务、责任是非常重的。
中国未来20年房价上涨的压力仍然是很大的,未来20年由于中国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需求较大,而土地供应是有限的,房价上涨的压力仍然是很大的。但是中央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更大。[详细]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目前经济适用房存在着变相福利分房的问题,群众对此有不同的反响和意见,请问姜部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 姜伟新】我们现在是鼓励一些地方把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房往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逐步过渡。所以,这个问题提得好,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也不能因为这个问题就停止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安排。你用别的方式来解决住房保障,也难说就没有腐败问题,所以,腐败问题是管理上的问题,那是必须要加强。[详细]
【农民日报、三农在线网记者】看病难和看病贵是我国农村和城市实际存在的问题,医改已经进行了差不多快一年了,我想问陈部长,医改在哪些方面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为群众带来了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卫生部部长 陈竺】目前,我们在30%的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网上招标、统一配送,实行零差率。我们最近掌握的数据,很多省通过这样一个做法,使得药价已经降低了25%到50%。今年,政府办的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施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新农合:目前参合人数达到8.33亿,筹资水平达到人均113元,最高支付限额达到了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左右,这对于农民大病救治的抗风险能力是一个基本的保障。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的补助还将提高50%。[详细]
【中国县域经济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陈部长,您刚才提到农民工就医保障问题,我们注意到2009年媒体报道的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的职业病案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胸验肺”这四个字成为2009年的一个热点名词。请问陈部长,您对此做何评价?另外,像张海超这样的农民工究竟该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职业病的防治该怎样规范和管理呢?
【卫生部部长 陈竺】我们准备按照职业病防治规划,进一步对我们国家职业病的基础情况摸清底数。另外,我们要加强职业病防治体系的建设。不仅要依靠专业的职业病防治机构,而且要发挥卫生系统的整体合力。您刚才提到的张海超的这个事情,反映出我们的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历史欠账比较多,诊断的能力出现了问题,所以,要到一家三级医院最后确诊。[详细]
【深圳卫视记者】养老保险客观上现在存在的双轨制问题,我们也想问您,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在未来会不会被列入养老金缴费的行列,养老金目前存在的差距过大的问题在什么时候会解决?解决的时间表有没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胡晓义】新农保试点使全国10%地区1300多万农村60岁以上居民享受最基本的养老保障。去年底,发布了解决跨省流动就业的那些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今年还要实施跨省流动的人员的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问题。我们还要解决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详细]
【中国商报记者】公立医院一直是医改的一个重点问题,我想问一下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体制的建设上,我们如何保证公益性能够体现出来?第二个问题是比较实际的问题,是关于药价虚高的问题,也有一些人说政府应该在根治药价虚高上更有作为,我想问一下陈部长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看的?
【卫生部部长 陈竺】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这样一种做法客观上就助长了医院的一种趋利倾向,导致开大处方、多用药、用贵药现象的发生,人民群众当然有意见。
一是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要完善服务体系,要改变目前医疗资源配置非常不合理的情况,特别向农村、向基层倾斜。在去年开始的医改当中,我们的一个重点方向就是要加强县级医院的建设。我国的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有80%在城市,但是,我们的人口大部分还是生活在农村。二是建立起能够体现公益性的体制、机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