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都周刊》 > 精彩报道

港生一代 成长的烦恼

来源:南都周刊
2010年03月08日17:17

  要港生,也要成龙

  为了有尊严、合法地多生一个孩子,内地准妈妈们选择赴港生子。随着港生宝宝的成长,烦恼也随之而来:家庭支出、读书地点、身份困扰……港生宝宝的家长甚至不敢公开地展示自己的困难,因为未来对于他们而言,似乎还缺乏确定的预期。

  南都周刊记者_石宴瑜 香港 深圳 报道

  阿甘的赴港生子攻略

  晚上8点半,3岁3个月的大宝躺在床上,他刚开口喊了声“爸”,爸爸立刻轻轻地“嘘”了一声,一字一顿小声说:“睡觉前不说话。”

  大宝“嗯”了一下,乖乖闭上眼睛,听着他气息声越来越沉,躺在身旁的爸爸悄悄地把脚伸下床,慢慢退出房间。

  这是爸爸阿甘每晚的例牌节目。从下午5点下班回到家,先领着大宝二宝到小区花园里散步,接着吃晚饭,然后他帮两个儿子洗澡,和儿子玩玩游戏,一起躺在床上陪儿子睡觉。通常晚上9点之后,才是他可以上网的自由时间。

  一打开电脑,赴港生子QQ群里,头像光标又在闪,提示有新人通过验证加入,新人又在问:“去香港生二胎会不会被计生部门罚钱?”

  这样的问题网友阿甘听过太多次了,他不厌其烦地答:“目前我没听说过有被罚款的,只是如果你是公职身份和有党内职务的话,可能会被行政处分。”

  “没听说过”,这个词由别人说出来,你可能会怀疑他是否足够见多识广,由阿甘讲出却相当有说服力。2月25日这天,他特意统计了一下,这两年打电话、发邮件、通过QQ找他询问如何去香港生孩子的人,一共有307个,其中99%是到香港生第二胎的。而这些咨询者里面,杭州、上海等江浙地区的,竟然占了八成以上。

  阿甘选择去香港生孩子部分是因为受了准生证的刺激。2006年5月,怀着大宝的妻子要在深圳做第一次产检,因为户口在重庆,医院要求有围产卡,而办这个卡还要到户籍所在地办准生证明,阿甘开始想配合政府,结果发现手续非常复杂,还受到了不礼貌的对待,干脆转到香港去生。

  比起手续繁琐的准生证,搜集到香港生产的资料反而容易。最初阿甘也找了中介,后来发现自己完全做得来,程序也很简单,而大多数人不敢自己做是有畏难情绪,主要的顾虑反而是在非常简单的办证上,因为大家都拿在内地的办证经验去倒推。直到现在,阿甘在群里经常被问的就是办证这块,而事实上香港政府有透明的办事程序,也不会给人任何刁难。大家以为最难的,反而最简单。

  在香港生过两个孩子后,阿甘写了一份赴港产子攻略,因为这份攻略,他在论坛和Q群里威望大增。通常内地准妈妈通过两个途径在香港生孩子,一种是虽经济实惠,但事事要亲力亲为的“自助型”生子;另一种就是价格较贵的中介一条龙服务,而阿甘版攻略强大地提供了从预约、产检、分娩到办证所有流程极为详细的贴士,甚至连产检完可以逛的地方、给宝宝拍照的相馆位于地铁站的哪个出口,全都涉及。

  由于新闻报道过有孕妇临盆才往关口赶,而在过境时把孩子生在深圳这边口岸导致功亏一篑的例子,阿甘在攻略里还详细提供了如何提前赴港安全待产的经济型做法。

  博士课题研究制度经济学的阿甘,从自己的研究方面分析过现行计生政策,觉得现在一个家庭只养育一个孩子是有问题的,社会持续发展也有问题。“两个孩子比较理想,多个孩子对未来的社会是有帮助的,我一直坚信这个理念。”现在的计生政策是对是错要等时间的检验,当前的现状是,大多数家庭在国内多生个宝宝非常艰难,只有到香港生宝宝是比较好的选择,而这是被逼出来的方式。

  老话都说“独子难教,独柴难烧”,阿甘分享经验的目的就是,能让更多的内地人经济、安全、合法地实现家庭生育计划。他希望能帮助那些产妇和宝宝有尊严地生产和生活,“这是任何一个正常人的追求。”

  准妈妈们的梦想

  一个著名网站的论坛上,又有人在骂赴香港生孩子的内地人想要占港人便宜。阿美实在不明白,那些人的怒气和怨言从何而来,在她看来,内地产妇是去香港购买服务的,而非享受福利。她愤愤地说:“我只想要小朋友平安有尊严地出生,想要自己的孩子有兄弟姐妹陪伴一起长大。我自己生得起养得起教育得起,碍着谁了?”

  同在这个论坛泡的阿甘专门做过调查,他接触的绝大部分内地妈妈,去香港生宝宝平均消费都在6万港元以上,如果按照去年3万个内地宝宝的数目,这笔收益就是18亿港元。没有这些妈妈,很多以产科为主的香港私家医院或者诊所就要关门。产妇生产期间,宝宝费用也完全由父母支付,香港当局没有提供任何福利,就连办理所有证件都要付费。大部分宝宝很快回到大陆生活,几乎不占用香港任何资源,而宝宝因为其香港身份,永远都会是香港政府的法定纳税人,“其实是内地产妇在完全自费的情况下,创造就业机会无数。”

  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江浙地区、甚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内地孕妇们,前赴后继地赶往香港生孩子,她们的想法各不相同,而初衷纯粹是为宝宝有个合法的身份,教育、福利等还都在其次。

  深圳南山区内的深圳湾口岸位于填海区,比起热闹的罗湖和皇岗口岸,这里因为不需要上楼下楼的折腾,成了赴港生子孕妇们喜欢的口岸。

  住在附近高新科技园的福州人林海杰去香港生二女儿,走的就是深圳湾口岸。她在湾仔入境事务处排队办理延期居留时,身后有个声音在说:“哎呀,怎么那么多棱!”听到这么熟悉的用语,她忍不住回头去看——因为只有福建和台湾口音,才会把“人”读成“棱”。

  果然是福建同乡,孕妇姐姐姓苏,家里在石狮做生意,这是她第三胎。

  在入境事务处这个大厅,满眼看到的内地孕妇,都是顶着巨大肚子临产的真正“大肚婆”,延期居留这个手续必须孕妇本人办理,所以,这里才有这么壮观的景象。

  大肚婆之间更容易有共同的话题,加上在异乡,等待的时间大家就攀谈起来,只是,彼此间都有一个不捅破的默契,别人不说的一定不追问,事实上,微妙的气氛里能感觉到,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核心信息。

  林海杰看到一个衣着特别的孕妇,因为这里的准妈妈们,都穿着合身的孕妇装,而那个准妈妈,皮肤黝黑,眼神有点迷茫,宽大的衬衣旧得起了皱,手里还提着个红白蓝编织袋,如果不是她也大着肚子,几乎会怀疑她是别人家的保姆。林海杰心里一酸,不知道那个准妈妈有什么故事,她慢慢走过去,微笑着打了个招呼:“你就一个人?没有家人陪你吗?”“我连路费都是借来的,没钱让家里人来。”原来,这名孕妇来自湖南,她有两个女儿,这次是为了生儿子不惜举债过来,为的就是给孩子一个合法的出生权。

  内地赴港生子的人群里,需要借钱完成愿望的还是极少数。35岁的阿甘已经可以退休,别人可望不可即的财务自由在他身上早就实现了。他大学毕业就“赶上了好时候”,进入了深圳的外企工作,那时收入很好,投资渠道却很少,于是挣了钱就去买房,“运气又比较好”,买着买着就有了十几套,光房租就足以让全家人生活无忧。

  阿甘接触的这部分准妈妈人群中,70后占了绝大部分,想多生个宝宝的人,也都希望宝宝有更好的经济环境,相信多数人经济情况良好。同时他们的知识层次和2006年之前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多明显接受了高等教育。

  在中国,富裕阶层不会把多生孩子的经济困难看在眼里,最底层的农民因为养育成本低,也不在乎罚款而多生,计生政策卡住的反而是中间的工薪阶层。有一部分靠向中产阶级的人选择到香港超生,这是他们可以选择的经济、安全、合法的途径。

  一位研究过计生法的法学硕士告诉南都周刊记者,在现有法律中,没有法律条文可以处罚内地赴港生孩子的行为,而且“这事儿有关方面还不方便说太细”。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2008年接受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的采访时,被问到内地赴港超生宝宝时,曾含糊地回答:“完全杜绝比较难。现在好像没有看到加重的趋势,那么加重了,我们再想加重的办法。”

  多一个的困惑

  2月19日,北京,阴天。

  北京通州的一套住宅房里,1岁半的男孩青云赤脚踩在客厅暖暖的木地板上,鼓捣一辆掉了轮子的玩具消防车。门砰地一声打开,春节去葫芦岛舅妈家的哥哥宇澄回来了,6岁半的他站定,目光炯炯地扫视到弟弟青云,立刻大步迈过去,弟弟迎着哥哥,欢喜地站起来,条件反射把手里的玩具乖巧地递向宇澄:“给哥哥!”宇澄脸上笑容全无,伸手啪地拍掉了消防车。妈妈生气地冲过来拽开宇澄:“不准抢弟弟玩具!”宇澄更大声地喊:“是弟弟抢我的玩具!”

  这样的场景在这个家庭里不是第一次上演了,这让妈妈葛华芝很无奈,她本来想多生个孩子给老大作伴,可现实是,哥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接受弟弟,在他看来,弟弟是来跟他抢爸妈、抢姥姥、抢玩具的敌人。葛华芝有时会想,那么山长水远地到香港生了老二,是不是做错了呢?

  经历过在国内医院生产时毫无尊严的医院实习生围观,以及顺产时侧切伤口的巨痛,在香港的生育经验让葛华芝觉得,钱花得真值,“除了孩子的香港身份,他来到世界上第一眼见到的人,都那么和善友好,给他认识世界开了一个好头。”

  可不在预料中的,是多生的这个孩子给家庭成员的关系带来的变化,最受冲击的是大儿子,书上说,那是因为他发现原来全部属于他的爱都要分给别人导致的。

  “宝宝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些共性的问题,无论是香港宝宝还是内地宝宝,只是有些问题是后续的选择,不是你在香港生孩子选择的主导。”细心的阿甘在好几个群里都是群友们信任和喜欢的人物,如香港生宝宝群、宝宝到香港读书群,“每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就会加入不同的群。”家庭里多个孩子就会存在竞争,最关键的是要父母引导,这是必经的阶段,就像阿甘家的大宝和二宝,由于存在竞争,以往头疼的喂饭问题变容易了,而两个孩子在爸妈的鼓励下,也可以一起看书填画了。

  也许港生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身份识别的苦恼,但作为新移民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你是江苏人还是四川人,现在又是深圳人或者香港人,在阿甘看来,其实这种差异不会成为宝宝成长的主要障碍,甚至可能是他成长过程中可以比较好地融入多元化社会、提高适应能力的一种方式。“人生就是经历,过程就是人生,痛苦、磨难也好,都是他人生的一部分。”

  难以规划的未来

  东莞人张美好身为一家台企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丈夫在一家港资货运企业做事,10年前她在香港的哥哥鼓动她把女儿生到香港,可现在女儿生病每次都要自费看病。“说是有香港身份可以享受香港的免费医疗,其实我女儿基本享受不到,一般看病都要自己花钱,我不可能专门带她去香港医院啊。”

  更不可知的是,张美好不知道将来还有什么样的账单等她支付。

  有很多朋友羡慕张美好名字取得好,她有一女一子,凑起来正是个“好”字,两个孩子差5岁,都在香港的公立医院出生。当时想到去香港,是希望孩子都能有香港身份,将来能在香港读书,移民去任何一个国家都方便,“起点比我们高,一步领先才能步步领先嘛。”

  作为工薪阶层,对于孩子的福利还是相当敏感。女儿现在读四年级,读小学的时候因为“香港身份”差点要交借读费,后来附近的公办小学给小区每户人家配一个免费的读书名额,这笔费用算是省下来了。

  眼看女儿离升初中近了,张美好特地咨询过教育部门,说持香港身份证的孩子不能升公办初中,只能选择私办学校,这是她即将面对的最头痛的选择,到底是让女儿到香港上初中呢,还是花十几万在东莞读私立中学?如果到了香港,借住在哥哥家又不方便,自己辞职租房陪女儿读书的话,家庭的生活质量肯定直线下降……

  “有选择反而更痛苦,也许人生没什么选择还好。”张美好有点困惑的是,自己为孩子做的“一步领先”的选择,到底是否适合他们。

  为孩子有尊严地出生,准妈妈们选择港生。为望子成龙,港生爸爸妈妈们陷入苦恼。阿甘的Q群里,这几天也在讨论孩子到香港读书的问题。因教育理念不同,阿甘又和群友们激烈地争论。

  群里大多是全职妈妈,阿甘爸爸的身份显得很突出,热心也让他在群里很有影响。和一部分妈妈一样,阿甘支持孩子早日融入香港社会,最好从幼儿园开始,为此他已在考察香港幼儿园,“孩子越小面对的困难也越小,因为宝宝的世界没有歧视。”而另一部分妈妈,则坚持要孩子长大一些再融入香港,让孩子多做些准备。

  阿甘下决心要把宝宝送去香港读书,是因为他希望宝宝能在有爱心有诚信的环境中成长,香港的教育更人性化,更有利于人格的健全,这些内地教育都无法取代。他信任香港的幼儿园会把宝宝当成一个人来看待,而不是只教授知识,这超过任何一种物质环境可以给孩子的尊重。

  在深圳的港生宝宝的爸妈,曾经组织过聚会,集体去考察香港的幼儿园,不过,阿甘感觉到聚会时大人们之间的戒备心,大家都只把话说几分,他能理解,那是出于天性对宝宝的保护,毕竟这社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家在网上的交流畅快而热烈,2月25日晚11点30分,阿甘又在群里发了信息,告诉大家有媒体关注港生宝宝群体,呼吁大家出来谈谈观点,把这个群体的利益、困难进行展示,以引起关注,这样的交流全以匿名的方式参加。

  他贴了份问题提纲。和以往阿甘在群里呼应找材料时得到的热烈回应不同,这次大家都沉默了,没人说一个字,阿甘有些惊讶地看看在线名单,他又问了一次,依然沉默。

  这让阿甘确认,生活在中国这个地方,不像有些地方对未来的预期非常明确。也许今天可以做的,明天会改成不可以,为了孩子的安全,这个群体宁愿在公众视野里消失。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