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美科学家首次完整恢复一恐龙全身羽毛色(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10日15:56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馆长孟庆金研究员(右一)和该馆副研究员、领衔赫氏近鸟龙研究的李全国博士,向媒体介绍赫氏近鸟龙化石标本及其复原图。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孙自法)北京自然博物馆10日向媒体宣布,该馆古生物研究人员与北京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德克萨斯大学、阿克伦大学的科学家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在世界上第一次完整恢复了一个小型兽脚类恐龙——赫氏近鸟龙的全身羽毛颜色。

  领衔该研究的北京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全国博士介绍说,赫氏近鸟龙是2009年度被命名且被认为是与鸟类关系比较接近的恐龙,长有4个翅膀,大小和孔雀相仿。这项研究源于辽西“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是在赫氏近鸟龙标本的全身羽毛中取了29个样品,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找到了保存很好的黑素体或黑素体外模,并对这些黑素体的大小、长度、形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同时,还从现代鸟类的不同颜色羽毛中提取样品,对黑素体的不同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两项分析结果的对比,最终确定赫氏近鸟龙全身所有羽毛的颜色。

  中美科学家合作开展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在距今1.55亿年前的赫氏近鸟龙外形似鸡,嘴似啄木鸟,脸部有斑点,头顶有一簇红褐色的羽毛,翅膀黑白相间,身体总体呈灰色,它腿上也长满长长的羽毛,并一直延伸到脚趾附近,好像另外一对翅膀,同样是黑白相间。科学家根据研究结果推测,赫氏近鸟龙羽毛的形象意义大于飞翔用途,或许还有其他功能:吸引异性、恐吓敌人甚至驱赶猎物等。

  “如果它(赫氏近鸟龙)现在还活着,将是外表惊艳、引人注目的动物。”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研究员说。他表示,该馆古生物研究团队多次赴辽西“热河生物群”化石产地采集标本,现已征集、采集到珍贵化石标本数百件,包括恐龙“木乃伊”化石、带羽毛的恐龙、古鸟类化石等。北京自然博物馆今后将更多与中外相关科研机构及科学家合作,针对古鸟类(包括带羽毛的恐龙)、古哺乳类动物持续开展更广、更深的研究。目前,该馆正与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进行古鸟类合作研究。

  据悉,完整恢复赫氏近鸟龙全身羽毛颜色这一首次解密恐龙全身色彩的研究结果,即将发表于本月12日出版的权威杂志《科学》上。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