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今年首次提出,今后要依法开展质询和询问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在新闻采访会上表示,依法开展质询和询问活动,将成为人大常委会开展日常监督的一种具体方式。这是本次人大会议释放的一个重要信息,预示着我国人大监督工作将出现新气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一项根本制度。这项制度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一起,构成了国家的基本政治框架。制度完善、向善、顺应时代潮流,就能给人民带来幸福,给民族带来强大。制度有缺陷,或者未能发挥预先设定的功能,就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正因为如此,肩负着立法和监督职能的人大代表,就更应该尽职尽责,通过各种渠道和有效手段,依法行使代表权力,充分反映社情民意。
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权力,走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近年来,代表的“代表意识”越来越强,法律知识越来越丰富,监督功能也加速转动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明显增强。但是,人们也看到,代表的作用还有待于更多地激活。其中代表质询和询问就是例子。
在各地的人大活动中,已经不乏质询和询问的实例。浙江、广东、江苏等地,都出现过代表就某个热门问题质询政府的现象。通过严厉的质询,政府向公众作出解释,并提出对某些问题的改进意见。这样的质询和询问,让政府的工作开放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从而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意义。
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重大事情上,特别是群众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上,需要人大代表出来质询,需要政府回应,却未能看到。这也说明,一些人大代表对于行使质询权,还没有养成习惯,有的代表质询政府还缺乏勇气。正如今年两会上有的代表委员的心态一样,似乎在会议上不投反对票就是“爱国”,记者提些问题就心烦,互联网上有些民意就认为是炒作。这类心态尽管是少数,却也应该引起舆论的关注,因为,人大代表不是摆设,不是简单的荣誉,而是对国家、对人民负有重大责任的立法、民意和监督“代表”。
依法启动代表的质询和询问程序,需要制度的保证。这种保证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空洞的,而应该明确、具体、细密、可操作。唯如此,人民才满意,人大才有权威。人大代表质询和询问的权力不是谁恩赐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民主和法治的设定。通过人大代表的实践,通过媒体的传递,通过人民群众的观察参与,质询和询问将成为中国政治的常态,在国家民主和法治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0两会发布台
2010两会热点关注
两会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