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在会议间隙与其他代表讨论。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在会议上记笔记。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胡小燕参加人大分组讨论。记者黄澄锋、邵权达摄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题:胡小燕:相约在春天
新华社记者张严平、王攀
胡小燕的电脑在桌上打开着,里面有她为这次大会准备的各种材料。
她有些疲惫,明天大会就要闭幕了,她想到了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第三天,她就接到丈夫电话,小女儿生病住院,她不在家,只得由孪生的大女儿在医院里照顾自己的妹妹。接完电话,她哭了。
直到大会结束,没有人知道这位“全国最出名的女农民工”心里的牵挂。人们看到的是始终保持微笑的胡小燕,在大会上发言、接受记者采访、参加直播、回复不断涌入的电话和短信……
最重要的,她向大会提交了5项涉及农民工权益的建议,诸如医保转移、子女教育、技能培训、工伤赔付、欠薪等,原先预想就欠薪提交一份议案,因材料准备不足而搁置。
“留着明年春天完成这个突破吧。”她倔强地笑笑。
3亿农民工需要更多的胡小燕 胡小燕也许是中国最累的人大代表了。
自2008年3月20日,代表着3亿农民工的这位打工妹通过媒体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和QQ号码后,就如一叶小舟卷入大潮。她的手机经常被打爆,一天最多时有上千个未接来电和上千条短信,手机话费最高的一个月1400多元,占她月工资三分之二,而邮箱里最满的一天涌进2088封邮件。
她每天除了工作和极少的睡眠外,所有的时间都在回信回电,可哪里回得过来?面对来自与她同类的这个庞大群体里诸多的苦恼、诉求,她常常感到无奈。
于是有了指责,嘲讽,乃至谩骂。
她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该背负的,只知道实在背不动。她哭了,躲在没人的角落里哭,哭了3个月。
最伤心的一次,是他丈夫给她的手机充电时,看到了一条不堪入目的短信,男人暴跳如雷,叫她再也不要用这个号码了。积攒了太多的委屈和痛苦,终于让她有机会当着丈夫的面号啕大哭……
泪,终于流完了,剩下的是她性格里的坚韧和一颗宽厚温柔的女人的心。
她对丈夫说:“他们的辛酸咱都有体会。换位思考,那些农民工都是在打不通电话或问题得不到解决才发短信骂人的,换了我也会生气。号码不能换,说不准哪件事我还能帮上忙。”
于是,胡小燕在指责和谩骂中,继续以这种她自己认为力不从心的方式履行着人大代表的职责。
最成功的一次援手,是2009年4月,珠海市一家五金厂的农民工发给她一条邮件:“企业倒闭,老板逃逸,拖欠89位农民工48万元,经济补偿金120多万。”
胡小燕立即将情况反映给了广东省工会。
这些农民工最终拿回了所有欠薪,还获得了50多万元补偿。
但大部分个案,她并无力也不可能一一“解决”。
这次人大会议上,她自认为并非本意的关于“有职无权”的表述,也引发一些议论。会议发言人李肇星所说,人大是通过会议集体讨论和决定问题的,代表个人不直接处理问题,包括处理具体事项和具体案件。代表通过提出议案和建议反映群众和代表的要求行使职权。
为此,当天从下午2点到晚上9点,她受到了媒体连续7个小时不间断的密集采访,又一次感受到一种无能为力。然而,她的内心却发出越来越清醒的声音:“我不是农民工的救世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和人大代表!”“一个胡小燕解决不了所有问题,3亿农民工需要更多的胡小燕!”
孤独的胡小燕倔强地坚持着,直到现在,她手机仍然没有改号码,而且总是开机。她说,几乎每个电话里传来的故事,都能在她身上或者在她身边找到影子。她也曾连续三四个月找不到工作,急得冒火;
她也曾为了还债,带病工作,晕倒在生产线上;
她也曾不断奔波于四川老家与广东两地,为自己的两个女儿牵肠挂肚;
她现在还和丈夫、两个女儿住在10多平方米的宿舍里,没钱买房……
胡小燕说:“我亲身经历很多,我知道农民工的辛酸和痛苦,他们太需要一个疏通和解决问题的渠道了。”
现在,她每天依然坚持在晚饭后至夜里11点左右,就做一件事情:上网回复邮件,或者学习文件。
胡小燕说,她不会换手机号码,也不会停止使用自己的QQ。
2010两会发布台
2010两会热点关注
两会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