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两会,有许多闪光点,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民主进步的脚步声。不妨先从“规范灰色收入”这六个字说起。
对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规范灰色收入”提法,有不少代表、委员提出疑问:到底什么是灰色收入?这么提会不会使灰色收入合法化?进而,又有许多媒体用评论、专题报道等形式对此展开讨论。最终,国家院接受了部分代表、委员的建议,将这一提法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删除。
对此,有评论称体现出政府从谏如流。其实,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根据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作出修改,新华社也每年对此作详细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修改了15处。删除“规范灰色收入”,是其中一处。这一话题,让公众对代表、委员认真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细节有了真切的了解,也使得政府工作报告本来就是提交两会审议和讨论的这一常识更加深入人心。这正是民主进步的一个体现。
删除六个字,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今年的两会上,堪称是民主政治重大进步的,就有不少:大会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全国人大将依法用询问、质询的方式监督政府;今年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等。这些进步,意义深远。
公众通过报道不难发现,在两会上,代表、委员的关切,与民生热点的交集越来越多,代表、委员的努力,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同。据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发布的“上海市民全国两会认知与评价”调查结果显示,86.8%的公众表示,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能够反映民意,覆盖公众关心的社会热点话题。
此外,两会期间会内会外的积极互动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不同意见甚至是争议都可以在媒体、在网络上公开发表。无论是公众还是媒体,都可以对“妻子做家务丈夫给工资”“把"扫黄"改成"扫色"”等雷人提案和“因为我爱国,所以从来不投反对票”“夺冠后要先感谢国家”等言论提出商榷、乃至批评。这样的民主氛围,也是一年比一年浓烈。
当然,对两会的批评和意见,并不仅仅针对个人的雷人提案和言论。有报道指出,人大代表在讨论选举法修正案、财政预算报告时发言远不如讨论民生话题时热烈;政协委员的大会发言不少质量平平,以至于发言时,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委员留在座位上听。这些意见,反映出公众对代表、委员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这样比较尖锐的意见可以公开发表,也是民主进步的体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政协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每年的两会,正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进步的阶梯。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而要实现公平正义,只有一条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江砚) (来源:新民晚报)
2010两会发布台
2010两会热点关注
两会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