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亮的国歌声中,2010年全国两会相继胜利闭幕。此时,已是3月中旬了,距离春分时令也只有几天的时间。这意味着一年之中已经过去了将近1/4的时光。切实贯彻两会精神,扎实做好两会确定的各项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5000多名代表和委员满怀豪情奔赴各自工作岗位之际,有一个问题凸显出来,那就是——本月初以来所形成的两会独具的开放的气度、务实的作风和民主的精神,不能随着两会的闭幕而“闭幕”。不仅如此,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极为复杂”形势的背景下,这样的“两会精神”更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发扬光大。
什么是两会精神?在我看来,两会精神不仅意味着对新一年政府工作的安排部署,还意味着两会所体现的开放的精神、务实的精神和民主的精神。两会的这种精神,是我们增强信心、变中求进,在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新一轮深刻变革的动力保证。
今年的两会,继续延续了近年来两会所具有的开放的气度——从“我向总理报民生”,到“我有问题问总理”;从“网民议事厅”的火爆,到“E两会”的热烈;从街头巷尾的热议,到“微博议政”的发力;从对公众开放,到对世界开放……开放的两会成为观察开放的中国的一扇窗口。今年的两会,务实新风扑面来——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热议,到切分财富“蛋糕”的讨论;从网民网上的各类留言,到代表委员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从“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庄严表述,到“厚民生才能聚民心,顺民意才能保民安”的朴实话语……务实的作风为两会增光添彩。今年的两会,民主的气氛格外浓厚——从日益火爆的网络议政,到选举法修改的“同票同权”;从“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庄重承诺,到“灰色收入”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删除……会场内外的激辩、交锋、碰撞,生动诠释了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
之所以提出两会精神不能“闭幕”这个问题,缘于一种“经验哲学”——可能会有那么一些人,两会期间看着心动,听着激动,两会闭幕后还是“不动”。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一切仍然照旧。于是一些“怪象”在会后死灰复燃:开放是两会的“专利”,到我这里还是“关门”为好;“关门决策”会少些争论,“关门办公”就没有麻烦;务实耍的是嘴皮子上的功夫,哪能事事都务实?表面文章该做还得做,大而空的口号还得喊,不掏腰包的山珍海味还得享受。民主也只是说说而已,当不得真的。凡事都搞民主,还要当官的干什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更是“十二五”的奠基之年。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更应该用实际行动诠释开放、务实与民主。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的八个方面的任务,尤其是那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清单”,真正兑现起来,更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我们的各项措施的出台,更需要倾听民声、贴近民意,呼应群众的期待;我们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更需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唯如此,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网友:石家友)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0两会发布台
2010两会热点关注
两会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