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3月开学,正是师生见面最繁忙的日子,无暇看电视和报纸。此时开“两会”,我多半犯糊涂。先是编辑来电话,要我谈两会,只能如实相告,不知新闻故而不敢谈新闻;后《中国新闻周刊》来电,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出了一个新看点:温家宝讲政府所作的一切,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一说法令人耳目一新。
在普遍饥饿的年代,民众不是为尊严,而是为吃饭苦苦挣扎,甚至付出生命代价。饿死3000万人的惨痛不提了,谨举最近网上披露旧闻一例:1960年8月2日,太原市公安局发现路边小树上有反动标语:“为吃饭,打倒XXX”。为此,该局公布此案为反革命案件,发动全市普查。在那个年代,这类案子不难破,书写者肯定被打倒,多半是活不下来。
相比这样的时代,改革开放接受“人权”这一提法,将人权定位于“温饱权”(其实是吃饭权)是一大进步,理应肯定。30年前这样说,是可以的,30年后还这样说,就不像话了。中国早已解决“温饱”问题,按GDP计算,已经超过德国,到年底或可超日本,在如此富足的年代,再将“人权”定位于“温饱权”,岂非授人以柄?
还应该表扬的是与“尊严说”配套,此次两会举手表决“选举法修正案”。其中最大亮点是“城乡同票同权”。以前农民只享有城市居民选举权的八分之一,后改为四分之一。回想上世纪90年代末,三农问题吵得沸反盈天,有记者找我采访,要我说说改革开放从农民、农村、农业开始,二十年过去,为什么三农成为负面危机?我先问他一道算数题,小学生都会算:五分之三大,还是四分之一大?他说五分之三大。然后我告诉他一个史实: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曾为南方黑奴的选举权吵得一塌糊涂,差一点崩盘。南方种植园主为扩大众议院议席,提出南方的黑奴按选举人口算,有一个算一个,北方不干,认为这是欺骗与讹诈。双方讨价还价,在零与一之间对价,最后摸到零点六即五分之三,每一个南方黑奴算五分之三选举人口,制宪会议渡过难关,胜利闭幕。华盛顿兴奋至极,称之为“伟大的妥协”。
记者听我一席言,立刻明白我的意思:三农之所以闹危机,就在于农民的根本政治权利——选举权,还不如两百年前的美国南方黑奴,四分之一小于五分之三!牵牛要牵牛鼻子,这才是牛鼻子所在。当时为三农发言的学者专家没有一个牵住牛鼻子,都是在外围打转。国共决战,用陈毅老总的话来说,淮海战役的奇迹,是“五百万民工用小车推出来的!”农民用小车把共产党推进了城,却只能享有城里人八分之一的选举权。农民的政治权利从八分之一进步到四分之一,花了42年(1953~1995),从四分之一到同票同权,花了15年(1995~2010)。这是历史性的重大进步,理应获得更大的表扬。
农民与市民同票同权后,下一步就是城乡居民如何共同前进,如何共享尊严。朱学勤
2010两会发布台
2010两会热点关注
两会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