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天灾无情人有爱:一名武警战士的抗旱日记 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3月19日11:49
  武警官兵把从几十公里外拉来的纯静水注入群众的水桶里,被灾区群众称为"贴心水"、"救命水"。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武警官兵把从几十公里外拉来的纯静水注入群众的水桶里,被灾区群众称为"贴心水"、"救命水"。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人民武警报》报道(谢亚鹏赵建良曾楚禹)

  编者按:2009年夏末、秋、冬至今春四季连旱,致使贵州省黔西南州发生历史罕见的严重旱灾。河塘见底、水井干涸、大地龟裂、数百万人民群众饮水困难……在严峻的旱情考验面前,武警贵州总队黔西南支队官兵与驻地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协作,奏响了一曲携手抗旱保民生的"战天歌"。

  抗旱中,武警贵州总队黔西南支队五中队2007年入伍的河北籍士官张发厚厚一本的抗旱日记,记录了一场场艰苦的灭火战役,一幅幅送水的感人画面,描述了一面面高扬的党旗在抗旱救灾第一线飘扬……

  2月13日星期六晴

  这几天驻地因持续干旱引发多起火灾,其他战友都上一线灭火了,而我们作为支队的"尖刀"中队却在这里搞训练。今天看到一条新闻:大火在距一个村庄20米远的地方被战友们成功扑灭,村庄里40多户200多名百姓和财产保住了,场面很是感人。老百姓把战友们当作英雄一样看待,我的心里很不平静:都是一腔热血的来到警营,谁不想要那种当英雄的感觉啊。我在心里暗下决心:"我也要上一线,要去扑火、去抗旱,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那一晚,我趴在被窝里,写下了第一份请战书。

  我笔直地站在指导员邱春林的面前,陈述着我必须参加抗旱救灾的理由。可是,指导员拿出了一摞信纸,无奈地说:"张发,这里全是中队战士的请战书,你看看谁没有理由?"中队党支部也多次向支队党委请战了,服从组织安排吧!"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宿舍。

  2月24三星期日晴

  机会终于来了。今天下午15时许,中队接到上级命令,去100多公里外的普安县江西坡镇灭火。我终于要上一线了。

  4个多小时的颠簸后我们终于在晚上8点抵达了江西坡镇。老乡告诉我们,此地距着火点还有8公里多,车辆不通,我们只能在漆黑的穿过山路才能到达火点。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抵达着火的高棉乡朝阳村。这个村子依山而居,前面是两百多米深的悬崖峭壁。在村子左侧,熊熊大火在风的助推下蔓延到4座山头,离村子仅有300多米远。我们在相对安全的区域休息待命,支队长丁希权、政委李书红去找现场指挥的地方领导研究灭火方案。

  我们150多名官兵就在两三块地里待命。有的身子下垫上雨衣,有的干脆直接躺在地上,三五个蜷在一起,相互取暖。其实,大家是睡不好的,蚊虫太多,加之又冷。实在困的时候,眼睛只能眯上,睡一会,醒一会,半睡半醒。早上5点过,我实在太冷了,头发上都结着露水,身上也潮乎乎的,就起来活动身体,看着对面的火还在燃烧。

  天大亮了,没来得及吃早饭,我们穿过两个山坳,顺着近70度的陡坡清出了一条五米宽的隔离带。山火就在这山顶呼啦啦地燃着,迅速向我们这条山沟蔓延。火势一会儿强,一会儿弱。割隔离带,虽然空着肚子,但大家十分带劲,虽然汗水湿透了衣服和毛巾,虽然大家被荆棘划破了肌肤……隔离带清出后我们一部分人原地留守,一部分人上山扑火。我们80人轮番上阵,3个多小时追了近一公里,翻了4个山头,打灭火点13个。扑灭大火后,看到老乡们设在返回路上的茶摊、上前跟我们激动握手的老人、孩子们的欢呼、老乡们的掌声以及他们亲切的问候,我觉得我们付出的这一切都很值。
武警官兵在扑救山火中奋勇当先。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武警官兵为受大火威胁的群众紧急转移物资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把水到百姓家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2月28日星期日晴

  这几天,兴仁、安龙和兴义周边地区不时传来人畜饮水困难消息,州委、州政府要求我们为这些困难群众送水。我们的任务是用密封的塑料桶将水装好,再用车拉到需要帮助的村寨把水分给群众,遇到年老体弱的群众,我们还要把水送到家里去。

  每桶水都有八九十斤重,刚搬了几个全身就湿透了,好多战友都脱下衣服继续搬运。太阳很毒,每天我们都要暴晒十来个小时,加上塑料桶的摩擦,大家的身上不知是被晒破皮,还就是被桶磨破了。这几天不时还要出去扑救山火,我们顾不得身上的伤,个个都争着去扑救。这样一来,破皮的地方出现了不少水疱,稍碰一下就特别疼,有的战友一狠心,干脆把水疱扎破了才舒服……

  下午听排长吴建辉说,支队采购了一台10吨位的送水车,明天就可以到支队了,那样我们就不用再这样一桶一桶地抬了。

  3月1日星期一晴

  上午10点多,我们装着整整10吨水来到顶效镇马别社区。100多名村民拿着各种各样的盛水工具早已等候在那里。我们进村时,他们夹道欢迎,热烈鼓掌,像是迎接凯旋的勇士一样。面对此情此景,带队的徐主任站到一处田埂上,动情地说:"乡亲们,我们是武警黔西南州支队"抗旱救灾为民服务小分队"的官兵,党和政府派我们来救援你们,为你们送来了生活用水……现在,全国、全省、全州都在关心着你们,大家一定要有信心、有决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战胜当前的困难!"

  简单动员后,我们开始为村民分水。看着清澈的水从水罐车汩汩流入自家蓄水桶,乡亲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年过七旬的胡世明是一名老党员,无生活来源的他与老伴独自抚养着6岁的小孙子。徐主任带领我、朱文忠、吕汉楠、李云庭等4名战士为他家挑水、抬水,直到把他家所有装水工具都装满,足够他家吃上10天的量才离开。走的时候,徐主任还为他送上200元慰问金,感动得胡老一个劲的连声称谢:"感谢武警官兵,是你们救了我们全家!"

  临走的时候,兜里被群众硬塞满了好多炒花生。
灾区群众自发拿出炒花生,慰问送水的武警官兵。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送水上门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武警官兵把从几十公里外拉来的纯静水注入群众的水桶里,被灾区群众称为"贴心水"、"救命水"。图片来源:人民武警报

  3月14日星期日晴

  太阳仍然炙热地烤着大地,我们"抗旱救灾为民服务小分队"来到距兴义市100多公里的安龙县海子乡保保村丫头组送水。

  丫头组已经8个月没有下雨了,这里没有水库、没有河流,水井早已干枯。

  住在村口的查海明老人,78岁的他和六岁的小孙子正在剥干瘪的麦穗。厨房的水缸里没有一滴水,只有一层厚厚的灰尘。旁边盛水的大胶桶,只能看到桶壁上盛过水的条条痕迹。这一老一少,只能靠村干部每两天送来的一桶水维持生活。

  一个姓刘的村干部对我们说,他们组200多人的饭碗20多天没有洗过,每次用完只是用抹布擦一下,放着。

  看着一桶桶清澈的饮用水抬进村民家,村民们眼里噙满感激的泪水。此时我深刻地体会到咱们众志成城的抗旱精神,为我们强大的凝聚力而感动。

  3月16日星期二晴

  在兴仁县百德镇田湾乡堵拐村堵拐组,我和司务长蒋潘为一户较远的村民送去两挑水,回来在路边等车时,与74岁的五保户刘仁泽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告诉我们,他从记事以来就从没见这样的大旱,全组所有的小水窑和小水池全部干枯,仅有的一个取水点离这里还有五公里多,而且周围三个组的人都在那里取水,现在水是在不断的减小,可能三五天就没了。看着老人忧虑的眼神,我感觉接下来困难更大。

  前几天,我们在兴义市乌沙镇纳姑村大山脚组送水,当一个老班长挑着一担水为一个残疾人送去家里时,他说:"总算把你们盼来了!"今天望着老人忧虑的眼神,我想对那名老班长说:"看看旱情,我们还得加油干!"

  离开老人时,司务长和我把身上所有的食品和部队发的常用药留给老人。老人把食品退还了我们。"食品你们自己留着路上吃,感冒药我留下了,万一我生病了就可以不用麻烦政府了"老人握着我们的手说。车子缓缓发动,老人站在路边不停地向我们挥手。望着老人的身影,我的眼睛湿润了,多好的老百姓,当遭遇大难的时候,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想着如何少给国家添麻烦。

  车里,很多战友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我也靠着车窗缓缓进入了梦乡,真的太累了。

  天气预报说,明天又是晴天。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