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专访中海油总经理:创新缔造国际一流能源公司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5月10日17:03
  开栏的话: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从今天起,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共同推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访谈录》专栏,邀请国有企业负责人回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体会,就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谈思路和措施。今天播发第一篇《 创新缔造国际一流能源公司——专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 创新缔造国际一流能源公司——专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

  新华社记者 安蓓

  我国3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蓝色”国土上,有一支探索开发海洋资源的国家队,这就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缔造“海上大庆”、竞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中海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现代企业制度中探索出怎样一条道路?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
  资料图片:2010年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低碳能源:亚洲领先世界的机遇”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图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在发言。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产业创新: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

  中海油提出,“十二五”期间以传统能源为基础,以新能源清洁能源快速发展为依托,建成新型工业能源产业体系。持续提高公司的价值创造力、低碳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受尊敬的国际一流能源公司。

  “建设新型能源产业体系,中海油当前有两个"刻不容缓"。”傅成玉说,一是更充分地开发海洋油气资源,从浅水走向深水,从300米水深向3000米水深进军;二是在发展传统能源的同时,加快清洁绿色低碳能源的开发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探索新产业,推动产业转移。

  国内海上油气产量从1982年成立时仅9万吨跃升到2009年4766万吨,再到2010年突破5000万吨、在我国辽阔海域缔造“海上大庆”,中海油已成为我国油气资源供应的中坚力量。但仅仅成为石油巨头,并不是海油人的理想。

  傅成玉说,中海油早在2003年就提出要打造国际一流的能源公司,而不仅仅是石油公司。“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突破资源和环境两个瓶颈制约。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条路具体怎么走,要靠企业来探索,作为国家的能源公司,必须想得深做得实。”

  在清洁能源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的本世纪初,中海油就预见到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将液化天然气作为发展清洁低碳能源的一个重要方向。截至目前,中海油签订的液化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总量达3.2亿吨,相当于未来25年每年进口220亿立方米天然气,初步测算,可减少9.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节能减排压力大。产业选择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企业就拥有了市场,两者并不矛盾。”傅成玉说。

  国际金融危机中,油价大幅下跌,传统石油产业受到冲击,低碳经济及相关的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政府及企业家寄予厚望的未来增长点。中海油一方面不减弱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煤基清洁能源、动力电池和风电等新能源领域的探索。目前,中海油正在海上以及内蒙古、甘肃、海南等地发展风电场;在海南等地发展生物柴油;重组天津力神电池,涉足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服务市场。未来三年,在新能源领域,中海油已批准项目的投资额将超过百亿元。

  “中海油成立晚、基础差、规模小,要在国有石油公司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进入国际石油公司第一阵营,打造以传统能源为基础、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新型能源工业体系,是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傅成玉说。

  技术创新:向深水突进

  “中海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把海洋资源开发从浅水引向深水,同时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重大装备技术的进步。”傅成玉说。

  海洋是未来世界油气储量的主要接替区。据估算,海洋石油资源占全世界石油资源的33%,天然气资源占全世界天然气资源的32%。随着陆地和近海常规油气资源开发难度的增加,以及世界深水勘探技术的日趋成熟,深水海域成为未来获得重大油气发现的重点区域。

  2006年,中海油和合作伙伴在南海东部海域珠江口盆地钻获我国第一个深水天然气发现荔湾3-1。2009年至2010年,双方在这一水域又先后获得流花34-2和流花29-1两个深水天然气发现。我国第一个深水天然气田荔湾3-1一期工程将于2013年投产。

  “未来我国南海将出现庞大而壮观的深水作业景观。”傅成玉说,中海油已投资逾150亿元建造深水钻井船、深水起重铺管船、深水物探船、深水多功能勘察船、深水大马力起抛锚三用工作船等大型装备,这些装备将于2011年陆续投运,将极大提升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能力。

  以我国自主建造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为例,该钻井平台填补了我国海底油气勘探和深水装备领域的空白,代表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具有勘探、钻井、完井与修井作业等多种功能,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

  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模仿国外先进技术,到上世纪90年代吸收集成和部分创新,再到本世纪加大自主创新,中海油现已具备300米水深以内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工程的成套技术体系,并逐渐形成包括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海上边际油气田开发、海上稠油开发在内的中国特有的海上石油开发技术体系。

  “大型深水装备是流动的国土,深水工程是国家科技实力、装备能力以及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发展深水装备和深水工程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傅成玉说。

  管理创新:没有不良资产 只有没用好的资产

  “国有资产没有不良资产,只有没用好的资产。”这是傅成玉在采访过程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2004年到2009年,中海油销售额增长312%,利润增长247%,上缴税费增长631%,总资产增长338%,净资产增长373%。净资产回报率和动用资产回报率两个重要指标在全球石油行业中位居前列。

  数字的背后是实力。“没有企业整体实力和管理的进步,难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历经十年重组改制,中海油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主业资产上市促进主业优化,同时激活和带动专业资产的独特的集团化发展之路。

  2001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先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上市公司带走了3%的员工和80%的优良资产,余下的人怎么办?

  “企业的改革成本不应由员工承担。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资源,要发挥每个人的价值,不能向社会"甩包袱"。”傅成玉说。

  油公司上市是第一步。第二步,37%的人员带着12%的相对优良资产重组海油工程和中海油服两家专业服务公司,并完成上市,油公司和服务公司互相支持。第三步,60%的员工带着8%的相对较差资产,于2004年重组综合性支持和服务公司。六年来,这部分拥有两万多人、曾被看作包袱的资产,没有一个职工下岗、待业或买断,从2007年开始实现盈利。现在,海油能源发展集团已成为中海油集团发展质量好、盈利能力强、有较强发展后劲的企业集团。

  “管理创新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从大庆走出,在美国取得硕士学位,在国际石油公司出任过高管,傅成玉是央企负责人中为数不多的具有中西方学习工作背景的一位企业家。

  谈及在美国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工作的那段经历,傅成玉说:“今天是过去的积累。国际公司的工作经历,让我更明白国有企业的长处和短处,国企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西方管理经验哪些能学,哪些不能学。”

  “国有企业的发展,既要具备国际化视野,更要具有中国企业特色。赶超不能靠模仿,而是要挖掘自身特色和潜力,通过改革,把国企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中海油的发展,靠油公司单打独斗不行,靠专业公司单打独斗也不行,要通过市场化、专业化、差异化、集团化,形成集团的综合实力,变成一个拳头,这就是中海油独特的竞争力。”傅成玉说。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