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我国南方暴雨来袭 > 南方遭暴雨袭击消息

暴雨考验长江支流防洪体系 设施均老化脆弱不堪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6月26日03:22

  “南水”系大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呈思 抚州、南昌报道

  核心提示:至截稿时,南方第11轮强降雨仍在持续。与长江干流完备的防控体系相比,长江支流的防控洪水措施显得较为脆弱。有水利专家认为,江西抚州唱凯堤溃决,堤坝维护不力是主因,但水利设施老化也是重要因素。

  6月25日,来自西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与南下冷团在赣东上空的博弈仍未决出胜负,入夏后的第11轮强降雨如注而至。

  上午8时,湘江长沙段迎来今年第三次洪峰,水位为38.46米,比98年的历史最高水位39.18米仅差0.72米。

  与此同时,4日前溃决的抚州唱凯堤外,江水再次以超过1200立方米/秒的流量涌入堤垸。

  与长江干线历经多年形成的比较完善的防洪体系相比,防控体系的完善程度也在考验着“南水”系抗洪能力。

  所谓“南水”系,指的是洞庭“四水”与鄱阳“五河”。在湖南,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汇入洞庭湖,在江西,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汇入鄱阳湖。由于这些支流和湖泊均在大江之南,亦被称作“南水”。

  随着抗洪压力骤然升级,整个南水系的薄弱环节也随即暴露无疑。

  危险的南水系上游:

  山地救灾难题

  沿唱凯堤溯江而上,邻近武夷山麓的黎川县也已发布全城动员令,防备新一轮降雨可能引发的灾害。但这座山城的防汛重点不是堤坝,而是随时可能崩塌的山峦。

  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不同于长江干线中下游平原地区,此次南方水灾普发于山区、及山区与平原交汇地带,在防控堤坝危情的同时,还要紧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救援的难度增大。

  在稍早前的18日,黎川县这座山城历经过一次生死劫,强降雨引发的山洪造成老城区和诸多乡镇被淹。不过,水来得快、退得也快,现在真正让人担心的是经过洪水浸泡和暴雨冲刷之后脆弱的山石。

  “不少山区的水文信息和资料无法及时共享,这加大了整体防汛的难度。”上述专家说。

  6月24日深夜,崔卫霖拖着疲惫的步子回到黎川县城的家中。催是黎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负责舟湖村防汛与灾民安置工作的他,刚刚反复清点和安抚完毕暂居村委会办公室中的村民。

  “我们下了死命令,晚上一定要防止村民擅自回家。”崔卫霖说,当地乡镇干部已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一边防控灾情发生,一边防止已经转移出来的灾民回流。

  崔表示,夜里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这里的村民都依山而居,一旦危情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赣东南山区多为红土沙岩,雨水长时间的击打和浸泡会使山石松软,加上泥土和树木的增重,在暴雨和洪水的冲刷下极易出现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

  “山体滑坡通常没有征兆,很难预测。”崔卫霖说,即使在雨停后的一个月内,也要高度警惕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而县内其他地方发生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已经阻断了境内部分河流的走向,造成河流改道,水淹乡镇街道,居民财产损失严重。

  1998年长江全流域洪水时节,黎川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并有严重人员伤亡事故发生。事后,省市有关单位派遣专业人员对全县的山体进行勘测,并对各座山体划分危险等级。

  “98年之后有了一些经验,经过专员排查测定是危险山体的地区,我们在新建房屋的审核中,不批建靠近这些山体的新房选址,防止悲剧再度发生。”崔卫霖说,过去老百姓建房,讲究“依山傍水”,但大家对地质情况并不了解。

  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黎川此次洪灾并未发生因山体滑坡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在舟湖村,部分老人和智障人士挂念家里的牲畜和财物,不愿留在安置点。为了安抚和“看住”他们,崔卫霖和村里驻守的干部想尽各种方式,在做好居住和生活保障的同时,组织放映队放录像给村民看,还组织村民陪大家打扑克,消解忧虑。

  “在雨情和水情趋于回落的时候,村民白天可以回家稍事打理,但晚上必须到安置点来休息。”崔卫霖说,至少要等“南雨北移”后经过山体安全排查,才能放心让大家回家歇息。

  脆弱的“南水”中下游

  黎川中下游,抚河唱凯堤决口封堵大战正在进行中。但据中央气象台25日发布的暴雨预警信息显示,未来几日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福建等地仍有大到暴雨。

  “卷土重来的新一轮强降雨对封堵工作造成极大阻碍。”参与封堵救援工作的一位当地官员对记者说。

  而在湖南省境内,由于降雨叠加效应,湘江干流预计将迎来历史最高水位洪峰,其中湘潭站25日洪峰水位超过40米,流量则达到20000立方米/秒。

  “目前来看,今年长江流域的主要威胁来自‘南水’。”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一位专家解释,长江出三峡之后,在洞庭和鄱阳两湖汇聚其主要9条支流。

  这位专家说,以往长江流域汛情防控主要针对上游来水(即“川水”),并据此集中力量在鄂、湘两省的长江干线中游地区建立了完善的防控体系。

  湖北荆江段的“水利通”、现任湖北“引江济汉”工程移民拆迁处处长的肖代文表示,经历过1954、1981和1998年等多次大洪水的考验,再加上三峡大坝的完工,长江干流的防洪压力比以前小多了。

  “三峡大坝建成后,可防百年一遇的洪水;结合现有分洪区分洪,可防千年一遇的洪水;如通过开辟预备分洪区,则可防万年一遇的洪灾。”肖代文说。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了解到,按照长江防总调度令的要求,三峡工程在过去数日内对三峡大坝下泄流量进行控制。三峡水库具备22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但这次的降雨主要在“南水”流域展开,“远闸解不了近水之忧”。

  与长江干流完备的防控体系相比,“南水”支流的防控措施则显得较为脆弱。

  以抚河为例。记者从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了解到,抚河流域拥有各类水利工程4万余座,其中大中小型水库1600余座,总库容13亿余立方米,防洪圩堤400余公里。在主要靠地方财政投入的情况下,如此浩大的工程维护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一位水利专家认为,此次唱凯堤溃决,堤坝维护不力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上游水库库容疏于腾出、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排涝设备老化等,也是重要因素。

  “相对长江干线大堤和水利治理而言,支流堤坝等级和地区防控级别相应较低,其水利设施主要靠地方财政维护,而地方往往限于财力瓶颈,对水利投入形成多年欠账。”这位专家表示。

  “南水”流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区,在这些地区,各种预报措施不够完善。前述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专家表示,在长江干流的各水文站点取得的信息,马上就能发布到沿线的各座城市和站点,但支流地区的信息收集非常困难,发布也往往只能到省市一级,县里所知实情不多,乡镇往往更是无从知晓。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