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真情是被上访群众感谢的最大秘密记江苏省司法厅信访科长朱佳杨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9月05日12:19
  平安人物

  本报记者 丁国锋 本报通讯员 汤苏文

  以前,在江苏省司法厅,采取各种方式的上访者不断;如今,人们却发现,没有“信访专班”专门拦访截访,上访者却没了踪影。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厅办公室信访科长、共产党员朱佳杨的努力。

  “受气婆”冲在第一线

  说到信访,老朱很有感悟:“这差事是"受气婆",吃力不讨好,大事小事都要冲在第一线。”

  2008年1月28日,南京下了一场大雪,司法厅门口站着一个“雪人”。“冤枉啊,冤枉啊!”浑身是雪的上访人叫诸小桃。

  原来,诸小桃的儿子考上了劳教警察,试用期间却得了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公务员录用资格被取消了。为此她无法理解,“我儿送来是好的,在你们这儿得了病,却把包袱甩给父母,天底下哪有这个道理!”

  而用人单位却答复:“按照公务员招录规定,试用期发现有问题必须处理,这样才能保证警察队伍的质量。”当事人各执一词,难煞了老朱。

  诸小桃举家动员,丈夫、儿子来了,80多岁的老婆婆柱着拐杖来了,连亲戚朋友也来助阵,在厅机关门口“安营扎寨”。

  “有法依法办,无法依理、依情办。”定调子后,老朱与有关方面6次去苏北滨海县,找当事人、当事人的亲戚朋友协商,找当地政府及其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请求帮助。

  2010年1月25日晚上,双方终于在协议上签了字。诸小桃则对为他们奔波的老朱诚恳地道了歉,一场剑拔弩张的信访纠纷圆满地解决了。

  真情才是最大秘密

  一份举报徐州市中医院求是司法鉴定所的材料中写到:“未实际履行出资义务而骗取登记,名义是组织申请,实质是个人申办、控制。”于是,司法厅依据司法鉴定不允许个人办所的规定,作出了撤销该所的决定。

  但鉴定所负责人户某不服,唆使父母多次到省厅上访缠访,强烈要求撤销处罚决定。其间,户某母亲经常连续多日躺在厅门口,甚至辱骂、堵截、追打机关工作人员。

  “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有理没理,我们尽可能给予照顾。”在与老人拉家常中,法律法规的宣传也日积月累地灌输着。老人肚子饿了,朱佳杨还掏钱请她吃包子。

  日子一长,上访的老人慢慢地从对立情绪中走了出来。“只要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真情对待上访群众,他们迟早会理解政府的。”老朱的一席话,就是群众感谢他最大的秘密。

  不留遗憾不留麻烦

  在信访岗位的10年间,朱佳杨就像一个螺丝钉,虽然官职不大,但他面对的上访群众,却各式各样。如何化解他们的心结?用他的话说,就是“真情对待上访群众”。

  朱佳杨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可他没有丝毫懈怠,说要把遗留的信访件都处理掉,不给上访者留下遗憾,也不想给接手的人留下麻烦。

  金陵监狱医院退休职工徐红梅(化名),因为身份待遇问题多次上访,2008年底至2009年初,仅1个多月就连续6次到省厅门口谩骂、静坐、举冤牌。

  上访群众一个接一个,可他们哪里知道:朱科长的家里事,比他们还痛苦。但他却“死心眼”,从来不把自己的难处向单位、向同事透露一星半点,也从来不请假,公事家事全一人扛着。他甚至把爱人托付给小姨子。晚上陪护有病的爱人,白天依然热情接待上访群众,不厌其烦地回答上访人提出的一个个问题。

  翻开江苏省司法厅的信访台账,仅2007年至今年上半年,已办理的各类人民来信达1274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56件,办理省长、书记等领导交办、转办、督办信件64件,接待群众来访540人次,化解群体性上访事件15批次。

  在老朱的努力下,截至今年7月初,省厅信访积案还得到了盘点。他编制的一张《案件统计表》上,21件积案、28位当事人得到了详细罗列。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