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男子山村教学29年成全才 除英语以外都教过(图)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0年09月09日14:32
丁万寿除了英语课外什么课程都教过。沙埠小学供图
丁万寿除了英语课外什么课程都教过。沙埠小学供图

  在学校里,他是一名优秀的老师;走出校门,他是一名勤劳的农民。他为一个500余人的大家庭和一个小家庭日夜操劳着。他,就是平度市祝沟镇沙埠小学负责人丁万寿,从一名山村教师到全国先进,这一路他走了2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9月6日正式揭晓,丁万寿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9月8日,记者走进他所在的那个偏僻山村,见到了他在庄稼地里辛苦劳作的妻子和对他赞誉有加的学生和老师。

  高考失败,当起“孩子王”

  9月7日傍晚,记者联系上丁万寿,得知他当天早上已起身赴京准备接受国家领导人接见,在电话里他接受了记者采访。

  丁万寿老家是祝沟镇一个叫水磨涧的山村,那里是大泽山余脉,山路蜿蜒陡峭,交通闭塞。1979年,立志考上大学走出山村的丁万寿,却在高考中失利。一向成绩名列前茅的他不甘心,又连续复读两年,但都名落孙山。老师和他都不相信会连续落榜,但山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太差,这里的优等生和城里的中等生都无法相比。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必须有好老师。他第三次落榜后,正逢村里的学校招收代课老师,丁万寿报了名,成为一名山村老师。由于当地鲜有学生考出山区,家长们不愿意让孩子浪费学费和时间去上学,而是要孩子在家里放羊干活。于是,丁万寿一家家去劝学生回校复课,在他的努力下,教室里的孩子逐渐多了起来。

  从1981年6月成为一名代课老师,在29年的教师生涯中,丁万寿已获得从平度市到全国的荣誉几十项。其中,他去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今年又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但丁万寿却在电话中一再表示,自己只是尽了本分,这些荣誉属于全体农村一线老师。自己现在心里既为能接受国家领导人接见而有些激动,又为几天不能见到学生而有些着急。

  借来1万元组建新学校

  不管记者怎么“开导”,丁万寿就是不肯提自己的付出,记者只好来到沙埠小学。尽管地处偏僻山村,校园里也没有现代化楼房,但整洁的校园、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全的微机室和琅琅读书声,处处都投射出现代学校的印记。

  该校的李玉成老师告诉记者,学校成立于1991年,当时是一所撤销的初中,院子里长满荒草,破损的校舍找不出一块完整的玻璃,房顶上还有个窟窿,教学设施、教具更是一无所有。当年3月份,丁万寿和李玉成受命来组建该校时,竟找不到一间好房子办公,只好在附近的南黄同村借了一间房子。没有钱,丁万寿天天和李玉成到附近村庄“化缘”。当年5月份,他们终于筹来1.2万元钱。为了节省工程款,丁万寿带领全校25名老师给瓦匠师傅当下手,跟他们学艺。“偷艺”成功后,丁万寿和大家动手铺地面,干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活。当年6月份,学校修葺一新,500多名学生从以前的学校搬了过来。由于没有篮球架等活动设施,丁万寿又买来铁管木板,找电气焊师傅,花一千元钱做了一副篮球架和其他几个体育教学设施。

  他资助了30余名贫困学生

  记者在沙埠小学采访了解到,丁万寿夫妻有俩儿子,妻子不但没有工作还常年生病,他的工资既要养活家里的老人,还要供儿子上学,生活过得紧巴巴的,但丁万寿却资助了30余名贫困学生。

  正在该校上六年级的李京浩告诉记者,10年前,他爸爸因车祸截瘫,妈妈在家里做手工活养活他和姐姐。上学后,丁万寿就找到他,鼓励他好好学习,还给他买了铅笔、衣服。懂事的李京浩曾想辍学以减轻妈妈的负担,但遭到了丁万寿的“训斥”,丁万寿告诉李京浩,他的资质很好,考上大学没问题,自己会一直供他到大学毕业。“丁老师不是在哄我,他是真的帮助我,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让他失望!”13岁的李京浩说。

  记者还在祝沟中学找到了受到丁万寿资助的学生谢晓红和张升华。提起丁万寿,他们俩眼里满含泪水。他俩告诉记者,是丁老师帮助他们上完了小学,又资助他们上了初中。家住在山上的魏家姐弟三人也受到了丁万寿的帮助。姐弟三人和爸爸一起居住,衣服破了没人缝,还因家庭贫困时刻面临辍学风险。每当发现他们的衣服破了或掉了扣子,丁万寿就把他们叫到自己家,让妻子给他们把衣服缝好并洗干净;孩子们没有钱买文具 ,丁万寿就塞给他们钱,有时还送给他们袜子、鞋子和衣服。在他的帮助下,姐弟三人都读完初中并找到了工作。据老师们统计,至今丁万寿已资助了 30余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却无法统计。

    家庭生活

  凌晨4时下地干活从未耽误一节课

  对丁万寿的家庭情况,李玉成透露说,丁万寿的妻子张珍英患有椎间盘突出症,家里的大多农活都要靠丁万寿承担。农忙季节,几乎每天凌晨4时许,丁万寿就要起床下地干活,别人起床时,他已回到学校准备给学生上课。这么多年,他从没缺过一节课,从没迟到早退一次。除了英语,什么课都教过。1995年春天家里要种花生,却赶上学校里事情多,丁万寿没有时间去下地,张珍英就拖着病体下地,结果因劳累过度“瘫”在地里。

  记者在李玉成的带领下,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走了近半个小时,找到了正在收花生的张珍英。张珍英今年51岁,比丈夫大3岁。张珍英说,在她眼中,丁万寿是父母的好儿子、她的好丈夫和儿子的好父亲。4年前,丁万寿的父亲瘫痪在床,不管工作多忙,他每周日都要回家给父亲洗澡。张珍英身体不好,丁万寿什么活也不让她干,还每晚坚持给她按摩、拔罐治疗。在丁万寿的培养下,大儿子已在读研究生,小儿子也在青岛大学学习法语专业。

  当丈夫接到通知要去北京接受领导接见,张珍英比丈夫还要激动。家里只有500元钱,担心丈夫出门受苦,她出门借来2000元钱,逼着丈夫带在身上。“军功章也有我的一半!”说着,张珍英情不自禁拿起电话想给丈夫打个电话。但刚拨好号码,她就放下电话,“手机费太贵,还是把钱省下来,给他资助的孩子买个本子吧。”

  记者 焦恭森

(责任编辑:news5)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