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涛
俯瞰灾区的山川,满目是黄色的伤痕;舷窗下,等待救援物资的群众,着急中带着沉着。
25日,新华社记者随救援部队直升机前往灾区采访,轰鸣的直升机,运给灾区人民物资,也带给灾区人民希望。
“抓伤”的山体如伤口一般 今年第十一号超强台风“凡亚比”给广东省带来特大暴雨,高州、信宜、阳春三个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上百人死亡失踪。
25日,通过多方紧急联系后,记者获得了搭乘部队空投物资的直升机到灾区的机会。下午2点40分,赶上飞往信宜平塘村投放物资的直升机。
陆航部队的战士将记者安排在窗孔边,以便观察、拍摄。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装载着方便面、矿泉水和饼干的直升机升上空中。飞机逐渐离开市区,向群山进发。一片片苍翠的山陵呈现在记者眼前,群山缭绕着云雾,山间的小路蜿蜒如浅白的丝带,轻轻缠绕在一片起伏绿波之间。南国的夏末,如此美丽!
飞机渐渐靠近灾区,山体滑坡开始出现,青葱之中裂开大小不一的黄色切口。前往灾区巡查的广东省民政厅救灾处副调研员王春鸣说:“这就像是被巨大的爪子抓伤的山体,那一块块的黄色如同伤口一般。”
群山中黄色的“伤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长长的裂痕从山顶直到山脚,形成一条条长长的沟。沟中黄泥处处,泥间石头裸露。山洪早已退去,但仍有浑浊的细水流淌而下。偶尔还能看到溃塌的大坝。各个山头的流水汇至山间的峡谷,形成一条条浅浅的“黄河”。沿河两岸的田地里,堆积着大量的淤泥、树枝、石头、垃圾。田中的稻谷大部已被淹没,偶尔有半截叶子露出水面,在风中摇摆。河中的流水并不湍急,低洼地带的洪水尚未全部退去,种种的痕迹,显示着这里曾经发生的山洪灾难。
顺着河流方向看下去,是被洪水扫荡过的村庄和城镇。黄色的河流穿越而过,河两旁原是村民们的家园,暴雨、山洪、泥石流蹂躏之后,满目疮痍:断桥、断砖、碎瓦、残木、破碎的水泥板、支离破碎的家具、残垣断壁、死去的家禽家畜,诉说着受灾群众的苦难。
空投物资即是空投希望 因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部分或全部断绝,空投物资就是村民们生存的希望。
到达平塘村第一个投放点时,因地势不宜,无法降落,机长只好决定将直升机悬停。飞机卷起的风刮得周围的树木不停摇摆,透过飞机旁边的小玻璃窗,看到十几座民房,墙体上留着水淹的残痕,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战士们将一箱箱的方便面、矿泉水和饼干从飞机抛下,下面的老人、大人、孩子,不紧不慢地过来捡拾。每个人只抱一箱便往回走,没有推挤,没有吵闹,也不需什么人分配。
在第二个投放点,直升机降落在村庄旁边的稻田里。这是一个位于两山之间的村庄,一条小河将村庄一分为二。飞机降落在上游,降落点50米之外便是村民的房屋,这些房屋因地势较高,在洪水中幸免于难。十几个村民站在房屋旁边看着战士将物资往飞机外搬。不远处的下游,是一座在大水中受损的桥梁,露出内部的砖块、石头。数十个村民,静静地聚集在桥边,看着战士们把物资从飞机上卸下来。还是像第一个投放点那样,不需什么人来分配,每人抱起一箱就走,没有慌乱,更没有哄抢。
陆军航空兵战士王明利说:“我已经去信宜、高州空投了5次,灾区一直保持着秩序。”
24日至25日,广东通过部队肩扛运送、直升机空投等方式向因洪水交通中断的被困地区供应物资。王春鸣说,截至25日下午5点,广东省民政厅已向灾区投放了15吨方便面、饼干和矿泉水等物资。初步估计,被困群众3万人左右,其中部分地势较高的房屋未淹、尚有存粮,基本可以保证被困群众不挨饿、有水喝。
(责任编辑: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