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 >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最新消息

访谈嫦娥专家朱永贵刘良栋

来源:中国航天报
2010年10月01日20:13
主持人采访朱永贵、刘良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朱永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朱永贵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航天网。今天是国庆佳节,也是中国航天的一个特殊日子,再过半个小时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将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奔向月球。

  主持人:在此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朱永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科技委副主任刘良栋,和我们共同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主持人:两位好,首先请和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

  朱永贵: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

  刘良栋: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

  主持人:说到嫦娥二号会很自然想到嫦娥一号发射的情景,和嫦娥一号卫星相比,嫦娥二号卫星有哪些不同,工程任务和科学任务又是怎么设定的呢?请刘主任介绍一下。

  刘良栋: 嫦娥二号是二期工程的探路者。二期工程是按三步走的思路,二期工程是“落”。现在二期工程已经进入了研制阶段,就是直接由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打入奔月轨道。要从一百公里变到十五公里,然后再从十五公里再落到月球上。

  刘良栋 :奔月是一个变轨过程。根据这个特点,包括在嫦娥二期工程里有大量的观测数据,需要大量的传播,速度要大大提高,压力要大大增加。所以这里派生出很多关键技术,嫦娥二号工程的工程目标基本上是从派生出来的关键技术中产生的。主要有六条工程目标。

  刘良栋:第一,由运载火箭直接把嫦娥二号卫星打入直奔月球的转移轨道,而不是像嫦娥一号那样经过多次由卫星变轨,最后进入月球轨道。这是第一个工程目标。第二,要把我们环月轨道设计成一百公里的圆轨道。

  刘良栋:第三,适当的时候将一百公里圆轨道变成近地点为十五公里的椭圆轨道。二期工程里有很重要的一个任务,要落到月球表面上,要落到比较平坦的地方,因为月球车还有一个着陆器,如果歪得太大会倒。所以要选择成没有坑坑凹凹的地方。我们现在选了月球上的虹湾。希望利用嫦娥二号对虹湾地区进行高精度的探索,使嫦娥三号能够安全地降落。所以要配高精度的、分变率更高的相机来进行月球表面的探索。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打一个从一百公里到十五公里近地点的椭圆轨道,来实现这一目标。 所以第四,本次任务要有高精度的成像。

  刘良栋:第五,围绕嫦娥任务本身要有大量的数据需要传递回来。所以我们整个测控体系,根据未来的探测需求,要改成二级波段的测控体制,为此整个实验要检测。 第六,嫦娥二号我们研制了降落相机、高速的数传等系统。这是第六方面,高速速传以及降落相机。 本次任务的科学目标是在以前科学目标基础上进行了扩展,要得到月球表面三维图象,另外进行月球的观测,月球的成分、以及最后的对地月空间、近月空间进行进一步的观测。这两个就是目标。

  主持人:刚才刘主任跟我们说了六大工程目标和四大科学目标。这次执行嫦娥二号卫星是长三丙火箭,执行嫦娥一号卫星任务的长三甲火箭,为什么要换到长三丙,有什么关联或者不同?

  朱永贵:长征三号丙火箭和长征三号甲火箭,都是属于长征三号甲系列家族里的成员。长征三号甲系列包括上述这两种和长征三号乙火箭,由于捆绑助推器数量不同,这几个火箭运载能力也是不同的。

  朱永贵:长征三号甲的地月转移轨道的能力1.2吨,而长征三号丙更高,这次为了发射任务,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关键是卫星的重量,这次嫦娥二号卫星重量在2.5吨左右,长征三号甲运载能力不够,而长征三号丙运载能力正合适。

  朱永贵:第二,嫦娥二号卫星尺寸比较大,长征三号甲火箭直径仅有3.35米,长征三号丙直径4米。3.35米的直径包容不了嫦娥二号卫星。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从而考虑选择了长三丙。这几个火箭之间的关系,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已、长征三号丙技术有很好的继承性。不同就是捆绑助推器个数不同。

  主持人:业内把长征三号甲称为大哥,把长征三号丙称为三弟,有人把这次发射活动称为三弟和二姑娘的完美婚姻,我们拭目以待。很多网友都很关心,不知道朱总能不能解释一下,是有意选在这天还是技术上的巧合,请就发射窗口方面做一些介绍。

  朱永贵:嫦娥二号发射的窗口和国庆节是同一天,从技术上是一个巧合。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航天人还是有信心给国庆献上一份厚礼。窗口的考虑就是确定主要受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第一方面,因为发射的是地月转移轨道,首先受地球、太阳、月球运动规律相对的位置、关系,这些条件的制约。

  朱永贵:第二方面制约条件,主要是来自卫星的约束。卫星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以后,到达落月轨道之前,有一系列的动作,这一系列的动作有特殊的要求,要满足这些要求。第三方面制约条件,考虑到火箭本身、还有测控、还有发射场的一些制约因素,在窗口的考虑因素就是这些。

  朱永贵:后期测试根据上述几个因素,嫦娥二号有三天发射窗口,这三天是10月1号、2号、3号。那么今天发射窗口大家都知道从电视上也都看到了,是18点59分57秒开始,窗口长度35分钟。明天窗口是20点43分16秒开始,结束时间是21点18分16秒。10月3号窗口开始时间是22点27分33秒,结束时间是23点02分33秒。

  主持人:刚才朱总详细介绍了一下发射窗口方面的知识,以及嫦娥二号卫星三天发射窗口,一会儿我们会停下来看一下发射。现在谈一下刚才提到的关键技术--地月转移轨道。地月转移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也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实现这个技术。为什么要尝试这个技术?这个技术对卫星有什么好处呢?

  刘良栋:对卫星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因为原来卫星在转移过程当中要花费卫星相当一部分燃料,现在这部分燃料不需要,由火箭承担了。嫦娥二号卫星看现在装的燃料和嫦娥一号差不多,如果窗口又打得很好,这么多燃料后面能干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大家研究的课题。

  刘良栋:第二,当然直接转移,整个发射过程也简化,天数大大减少。打一次月球的卫星也很不容易,所以整个发射过程简单了。对卫星发射可靠性、发射成本都有好处。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