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古籍《海国记》:“中国钓鱼岛最佳名片”(图)

来源:山西新闻网
2010年12月10日08:27
傅璇琮教授(左)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傅璇琮教授(左)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钓鱼岛风波频起,彭令藏品再受关注。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傅璇琮上书总理,再荐《海国记》入教材——

  日本媒体12月3日报道,针对中国主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一事,日本文部科学省2日决定,要求其国内教材明确标注“尖阁群岛”是其“固有领土”,并宣称此举是为强化日本年轻一代对钓鱼岛的“主权意识”。12月5日,我国著名学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傅璇琮继全国政协委员林嘉騋先生之后,再次上书温家宝总理,力荐我省平遥人彭令发现的钓鱼岛主权古籍新证——清人沈复《浮生六记》卷五《海国记》相关内容入选我国中小学教科书。8日上午,77岁的傅璇琮教授在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从质疑到力荐

  自2005年秋至今,含《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内容的钱泳《记事珠》稿本与平遥人彭令相伴已逾5年。5年时间,一堆来自古玩地摊的“破烂稿本”渐渐绽放出耀眼光芒,成为世人关注的珍贵古籍。至为关键处,既不是从《记事珠》中发现《海国记》,也不是从《海国记》中惊现钓鱼岛主权新证,而是古籍专家对该历史文献真赝的权威甄别。因为若系伪造,所有历史价值、文献价值等,均将无从谈起。

  2009年6月和2010年2月,文化部曾两次组织专家,对彭令所持《记事珠·册封琉球国记略》即“钱泳手录沈复《浮生六记》卷五不分卷”原件进行鉴定。在傅璇琮教授任专家组组长的第二轮鉴定临近结束时,这一历史文献的命运峰回路转。

  三晋都市报:2010年2月,傅老作为文化部第二次鉴定《海国记》原件专家组的组长,起初也曾对该文献存疑,但一个月后的3月12日,您却致电收藏者彭令,表示拟推荐、安排将《海国记》原文与沈复《浮生六记》前四卷整理成五卷本《六记》,交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新版。5月10日,您又因“深感《海国记》原件的发现,学术意义比较重大,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注意”,特意在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收彭令为门下弟子。后还曾撰文称《海国记》原件“为钱泳真迹完全能够确定下来”,哪些学术发现,使得您对该文献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傅璇琮:早在2006年,著名文献学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就撰写有 《钱泳<记事珠>稿本经眼识略》,文中,辛教授认真研究后鉴定出,包括《海国记》原件在内的整部《记事珠》手稿是清代中期学者钱泳墨迹无疑。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海国记》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2008年6月,彭令同志刊载在香港《文汇报》的《沈复<浮生六记>卷五佚文的发现及初步研究》、同年7月发在“中国古代小说网”上的 《钱泳手录沈复<浮生六记>卷五佚文考略》,虽然业余,考证还是详实可靠的。还有《浮生六记》研究专家、台湾高雄师大的蔡根祥教授,2008年7月写成的 《沈复<浮生六记>研究新高潮——新资料之发现与再研究》一文(台湾《国文天地》2008年8月号第279期刊发),以上这些资料十分重要。在第二次鉴定期间,由于没有及时得到这些资料,使得我们在鉴定中不敢轻易下结论。后来,我设法找来这些文章反复看,就有了鉴定的眉目与依据。再仔细研究《海国记》打印件中的6200多字,初步认为它出自《浮生六记》的可能性比较大,遂建议彭令同志将其交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前四卷新版,便于大家进一步研究。

  今年7月,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经笔迹鉴定,确认《海国记》字迹与举世公认的钱泳手迹出自同一人之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傅熹年先生鉴定包括《海国记》原件在内的整个5册《钱梅溪手稿》后也认为,《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是清代老东西,当代人是造不出来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专家鉴定后,还建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将《海国记》原件部分书影照片载入清史。今年9月11日,继文化部两次鉴定后,中国太平洋学会又组织专家,对《海国记》原件进行过第三次审阅评估,结论亦是肯定的。我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改变对这部文献的看法的。

  最近,有知名刊物刊发了一篇考证文章,考证《册封琉球国记略》不是出自《海国记》。我注意到,文中丝毫未提《海国记》名称的来源和钱泳《记事珠》中自撰的“浮生六记”条目,且只字未提钱泳《记事珠》中另抄录有《浮生六记》第二记部分语句片段的事实,我觉得,这样得出的结论,显然是失之偏颇的。学术的问题,欢迎大家讨论,但应该力争全面与严谨。

  从新的“敦煌学”到保钓新证

  三晋都市报:您曾将《海国记》原件誉为“一种新的‘敦煌学’”和“当代和氏璧”,继而上书总理,力荐将其相关内容编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海国记》原件是否的确堪当此美誉和重任?

  傅璇琮:敦煌学是20世纪初形成的一门国际性的、综合性的学问,它的形成和敦煌莫高窟经洞的发现有非常大的关系。敦煌经洞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的大量珍贵的古代文献。这些文献里面,很多内容是有世界性的。陈寅恪先生曾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说,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海国记》原件的发现,与前者不无相像之处,故可称它是一种新的“敦煌学”。

  《海国记》原件首先是清代书法家钱泳的手稿,艺术价值较高,可比作一块玉;又系出自古典文学名著沈复《浮生六记》的佚文,文学价值很高,进而可视为一块美玉;再者能广泛传递、宣传“钓鱼台(岛)自古属于我中华”的重要历史信息,现实意义大,历史价值也高,谓之“当代和氏璧”亦应该不为过。

  原件中所录沈复记述其随清使赴琉球国途中见闻的一段文字,从文献内容上看,它清楚表明了钓鱼台(岛)是在中国内海,距离琉球国国界尚有一日航程,可作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有力佐证;从时间上讲,它比日本宣称古贺辰四郎“发现”“尖阁诸岛”(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早76年;从文字上看,它虽然简短,但十分精练、形象,又极可能是古代名人亲笔记载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且流传至今的孤本墨迹,将这一历史文献编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证明日本教科书将加入的“固有”两字是历史的谎言,我认为是十分恰当的。

  从民间来,到何处去?

  两次上书之前,有消息传来:《海国记》原件将作为拍品,于12月20日现身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产业扶贫委员会举办的“扶贫济困共筑和谐2010首届艺术品慈善拍卖会”。收藏者彭令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说,《海国记》在他的手中,已然完成了它的使命,希望通过此次拍卖,为这一历史文献觅到一个更适合的去处。如拍卖成功,部分拍卖所得将捐献给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用于扶贫济困。因为文献内容涉及国家领土主权,主办方谢绝国外人士参与此件拍品的竞拍。

  三晋都市报:《海国记》原件上拍之日已经不远,作为古籍研究专家,您认为该历史文献未来最理想的去处应是哪里?

  傅璇琮:毫无疑问,《海国记》原件应该藏在中国人手中。《海国记》原件,若无人看重,它不过是一件清代学者的手稿;有人看重,它就是宝贝;举国看重,它就是国宝。我感觉,正如有学者提出的,《海国记》原件将会成为 “中国钓鱼岛的最佳名片”。无论《海国记》原件将来珍藏在中国哪个地方,只要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有利于世界和谐,我都高兴。当然,《海国记》若能归入国家公藏,无疑是其最佳归宿,应该会让国人感到振奋!

  作者:翟少颖

  附傅璇琮致温家宝总理《建议将清代中期学者钱泳墨宝<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拍照并排印选入教科书》信件全文:尊敬的温家宝总理大鉴:

  我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傅璇琮。

  早在10月底,据日本新闻网报道称,近日,日本政府有官员提出意见,要求把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内容写入日本教科书,强调要在“日本领土”的中间加上“固有”两个字。当时,我对这些日本人歪曲历史事实的不负责任行为,就十分气愤。

  11月15日左右,我从媒体看到新闻,全国政协委员林嘉騋曾上书您,建议新发现的历史文献《海国记》编入教科书:“让历史文献告诉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人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建议将新发现的历史文献《海国记》及其原件照片(书影)及时编入我国教科书之 《语文》或《历史》教材,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思想,让历史文献来告诉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中国政府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与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我十分赞同林嘉騋委员的观点,期盼着中国青少年,乃至全中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能尽快读到历史文献《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中的明确记述:“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墙而飞。是日即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这段文字清楚表明,钓鱼岛确在中国内海,距离琉球国国界在当时尚有一日航程,这无疑是中国固有领土。

  中华书局版《文献家通考》著者郑伟章先生,细致查考后,认定《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极有可能是古代名人亲笔记载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流传至今的孤本墨迹。古代,指1840年以前;名人,指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并留有姓名的人物,多载入《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之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卞修跃博士认为,其中,“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即指东海钓鱼岛——傅按),形如笔架”固然重要,“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则最为关键。如此简短、精练、形象的一小段文字中,写明了钓鱼岛是中国境内,不属于琉球,更非日本领土。这不仅仅是新增加的历史证据,更便于记忆流传。

  根据考证,墨宝《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为清中期钱泳道光三年 (公元1823年)手迹。其中记载,齐鲲、费锡章与沈复等,出使琉球国途中,见到钓鱼岛的时间,文中明确为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比日本宣称古贺辰四郎 “发现”“尖阁诸岛”(即指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1884年,早76年。《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至今已存世167年,而日本人所谓发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至今仅106年;换一种提法,也就是,日本人所谓发现“尖阁诸岛”时,我国清代学者钱泳亲笔记载钓鱼岛在中国内海的原始手稿,就已经存世61年,历经中国的一个花甲轮回还多。某些日本人说,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不是自欺欺人,又是什么呢?

  根据12月4日的新华社《参考消息》,日本《产经新闻》12月3日报道,针对中国主张对尖阁群岛拥有主权一事,日本文部科学省2日决定,要求国内教材明确标注 “尖阁群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日本某些人对我国钓鱼岛的侵略行径步步升级。

  我期望,尽快将钱泳墨宝《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拍照选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并节选排印,出版其中记述古钓鱼台(岛)在中国内海的文字段落。这件历史文献真迹,至少能揭穿日本教科书将加入的“固有”两个字是历史的谎言。

  历史事实岂容某些日本人随意否定!

  特此建议,请酌。

  清华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 傅璇琮

  2010年12月5日

  

(责任编辑:news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