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公车数量”咋成了“绝对秘密”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12月21日01:26
  杨光志

  城市治堵,经年累月。近一年来,关于公车的争议愈加明朗化,北京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但北京有多少公车?有关部门表示“不便回应”。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一般只有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才有资格进入“无可奉告”的范围,可这一路公开征集民意,闹得几次三番旷日持久的城市治堵,官方居然“反馈意见未公布”,对公车数量讳莫如深,口称“不便”“敏感”。如此将一场公演弄成悬疑剧,让人五味杂陈。当人们对城市交通拥堵穷根究底,剑指公车时,官方却来个关门掩帘,谢绝参观。若按公仆这一定义,这等于是说,主人想要了解一下家底,但仆人不便透露,这“难言之隐”咋就这么纠结?

  官方一说敏感,其实真相已离大众揣摩八九不离十,数据必然“吓你一跳”。若以最大同情心去理解这一表态,应该承认,公车过多过滥高排量超豪华,是一种历史积累与遗留的沉疴痼疾,这一任班子难以承担全部的责任,公开数据是担心将目前在任班子形象毁得一干二净。于是潜意识里,害怕舆情汹汹,“三公”消费已一浪更比一浪高,就别拿具体数字去刺激民众了。 看来,这公车数量,借一句《长城长》的调子它一头挑起民众穷追三公消费的愤懑,它一头连着公权不愿自我剥夺的心房。

  推想开来,公众还可举一反三倍感郁闷连这最外围的、最不牵涉具体官员的公车数量,都不能公开,中国还想推进官员财产公示,就有点痴人说梦了。

  回避局部只能让人们怀疑整体,会造成信任危机,既然如此,不如坦然面对。展示真相不会毁坏形象,反而能提升凝聚力。当官方“敏感”“不方便透露”“此事不能说得太细”等等还大行其道,并不会受到任何惩处时,公众怎么办?……

  或者就如网友调侃的那句神秘热词,互相挤眉弄眼,道一声“你懂的”?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