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2008年
冰川融化、森林消失、极端天气肆虐,这些都使“环保”成为世界热门议题。那么,哪些人有能力改变这一现状?哪些环保先锋能够给出根本的解决方案?哪些政治家们有能力推动整个社会和工业生产改变目前的行为方式?英国《卫报》周末杂志近日评出了50名能够“拯救地球”的环保英雄,其中四名中国人榜上有名,分别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环保人士马军,科学家和企业家施正荣以及电影导演贾樟柯。(1月11日《新京报》)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被《卫报》评审团形容为一个英雄。评审团指出,2007年,中国作出了承诺,坚持“绿色”、科技先导、可持续发展型道路,潘岳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潘岳成为了环保界的英雄。潘岳积极推动环保的工作获得了国家领导人决策上的回响,重视可持续、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策略。“潘岳走在最前线。不论在世界还是在中国,都需要他成功。”
但事实上,“走在最前线”的潘岳,尽管他一路致力于环保的努力让决策层越来越重视环保、让环保意识逐步深入人心,但潘岳始终伴随“无力感”。关于几次环保风暴,他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我们什么手段都试过,从私下劝说,到通报,到叫停,到签署责任书,但仍然没有明显起色。”甚至是一种无奈,“环保总局既不能直接叫停项目,罚款也不能超过20万元,不能撤官员的职,连自己的地方部门都管不了,怕它什么?就让它在媒体上喊两声吧,反正喊也是白喊。”
潘岳几乎用尽了所有手段,不管是职权赋予的,还是能够影响到国家决策层的,而最近潘岳更是把环保放在保护生存权的高度。1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下属的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公布“环保民生指数2007”调查,66.9%的公众认同当前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身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的潘岳就此表示,在环境污染已经越来越成为公众健康的威胁时,保护环境首先就是保护生存权。生存权是人权首重。环境与生存、发展的关系极其重要,由此而生的是人们的环境权与生存权、发展权,后两者是人权中最重要的、也是首位的。此时潘岳强调环境保护对人们的生存权的价值,其用意不言自明。
但潘岳的努力会不会继续让他的无力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而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也达到一个新水平,成为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正如潘岳所言,“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环境形势最严峻的时刻。”但问题是,在GDP增长与环保的天平上,潘岳在现有体制下不能将二者拉到平衡位置,更别说把环保放在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上。
潘岳是个环保英雄,但这个英雄需要大众追随,更需要高级决策层的力挺。环保的关键不在民间,民间环保充其量是个氛围,环保能不能实现,还在于最高决策层的制度支持。只有用制度的力量把环保意识贯彻到各级官员心里、让环保成为官员头上一把悬剑,环保才能真正落实,潘岳也才不会时常感到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