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记者暗访“窃听”SIM卡交易 骗子装快递员套话

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03月02日09:00

  本报记者暗访窃听SIM卡交易,完整呈现诈骗全过程

  窃听疑云实为诈钱骗局

  ●“黑社会”售货员“阿龙”,既没有定位能耐,更没有窃听技术,“神奇”的手机窃听器,只是诈钱的骗局一场。

  ●警方特别提醒市民,遇到这类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毕竟,通过复制SIM卡来实现窃听基本不可能,他们只是想要骗钱。”

  □南方日报记者 赵琦玉 刘冠南统筹 戎明昌

  2月22日,南方日报记者调查窃听器市场,报道《“窃听风云”就在身边?》直击微型窃听器的市场乱象。然而,拷贝SIM卡就能窃听对方通话这一窃听疑云的真相却依然难辨真伪。

  近日,记者以买家身份暗访窃听SIM卡交易,完整呈现卖家从“短信诱骗”到“先测试后付款”的伪现场交易,再到交易未果威逼“不给钱就砍几刀”的诈骗全过程。

  诱饵:先测试,再付款

  2月15日,记者手机接到一条短信,内容为“专业拷贝SIM卡,只需提供对方号码,就可听对方通话和(截留)短信,先测试,再付款。”落款是一名自称“李总”的人,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记者随后拨通了“李总”的电话,一开始,“李总”喊价1200元,和记者一番砍价之后,愿意“让利”给记者一个VIP优惠价:800元,并称“生意做的是回头客”。“机关都有人跟我们买,你担心什么?“李总”说。

  在付款方式上,“李总”要求先验货后付款,而且可以根据顾客需要开具发票,保证3个月免费跟踪服务。但是,“李总”也强调买卖不收现金,要求买家直接将钱打到约定的银行卡里。这样操作的原因,“李总”含糊带过,“行内都是这么操作的,现金交易的话,出了点什么问题,你我都不好办。”记者问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李总”不愿意详细回应。

  2月24日,记者再致电“李总”,“李总”显然已经忘记给记者的“VIP优惠价”,当记者砍价到600元时,“李总”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李总”向记者要了窃听对象的手机,并表示做卡需要时间,暂定两天后由公司送货员送货上门。

  然而第二天上午,记者就接到一个自称“江湖黑老大”的售货员“阿龙”的电话,称SIM卡已经制好,随时可以送上门。当记者要求到实体店拿货时,“阿龙”以“买卖有风险,不能透露广州实体店位置”为由,让记者定交易地点,到时候现场交易———“最好在银行附近”。

  记者和“阿龙”约定交货地点:28日上午10点,广州市区某交易中心门口见。

  之后,记者通过软件查询“李总”和“阿龙”的手机归属地:前者是上海,而即将和记者在广州见面的“阿龙”,其号码归属地竟显示为“山东”。

  事实:广K帕萨特没有如约出现

  2月28日上午9时,记者如约前往广州市区某交易中心门口。

  9点50分,记者拨打送货员“阿龙”的电话,电话关机。记者转而拨打“李总”的电话,对方表示,立刻联系送货员。

  两分钟后,“阿龙”来电,语气急促:“已经在过来的路上,5分钟内到”,并让记者在该交易中心门口的建设银行交货。

  电话里,“阿龙”如是描述“双方接头”的标识:“我们正在路上,我们的送货车车牌是广K开头的,车是大众B5帕萨特的。我们有两个人。车上还有很多其他顾客的订货,你们赶紧到建设银行门口,给你们验完货,满意了,你们就去银行划账。我们一手交单一手交货。”

  然而,10分钟过去了,“阿龙”和他的广K帕萨特还没有出现。

  这时记者的电话响了,显示号码不是“阿龙”,而是窃听目标的号码。

  设局:先汇钱再交窃听SIM卡

  记者接通了这个号码,然后电话里完全听不到任何声音,在记者“喂”了几声之后,对方挂断了电话。

  紧接着,“阿龙”打来电话,“怎么样?你刚刚是不是接到电话,来电显示是你想窃听的电话号码?你刚才是不是在电话里‘喂’了三声?”

  “这就是我们为你制作的SIM卡,这张卡的号码和你想窃听的号码一模一样,你可以用它来窃听对方所有的通话,并且截留对方的短信。而且最重要的是,对方听不到你这边的声音。”“阿龙”接着说,“你现在到银行里,先把钱汇到账户上,汇完后你把汇款单给我,我再把这张SIM卡给你。”

  然而,记者再三坚持要见面交易,“阿龙”情绪开始显得急躁不耐烦,并反问:“你是不是记者还是警察呀,想要钓我上钩?以前就有一个女记者这么搞我的。”

  为了稳定对方情绪,记者让“阿龙”把账号发过来。此时是10点30分。距离“阿龙”承诺出现的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小时。

  10点47分,一名自称是管理公司财务的人员发来短信“中国工商银行,张×梅,6222021908005826×××”。记者最终没有汇账。

  威逼:不汇款安排人砍她几刀

  10分钟后,“阿龙”发来短信,“你到底在办没有?”记者未回短信。很快,“阿龙”打来电话,要求记者必须汇钱,并在电话里自称:“我是黑帮的,你问道上的,无人不知道我阿龙!我们接了你的单,财务就会找我们要钱,无论你汇不汇款,我们都要把钱填上。快点去汇,少啰嗦。”

  通话气氛开始紧张。然而,11点10分,“阿龙”打来的一通电话却让记者充满狐疑。

  “阿龙”在电话中称,自己已经掌握到了被窃听对象的信息,并将对方的姓名和地址报上。这一次“阿龙”已明显失去耐性,不仅狂飙粗口,而且在随后的短信里也极尽威胁之能事:“你要是玩我,老子就直接把这个卡卖给对方,对方不给钱,我安排我的人砍她几刀,留下你我的通话,就说是你出钱安排我们干的,你早点给她准备医药费。”

  而在下一条短信,“阿龙”直接打上窃听目标的位置:“广州大道××号”,但并未附上姓名。

  其实,在前往中华广场交易前,记者就将窃听目标SIM卡放在朋友陈小姐那里。而从“阿龙”提供给记者的关于窃听目标的信息来看,除了“广州大道××号”有小错误外,其他信息基本与陈小姐信息一致。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对方真的具备定位和窃听手段?

  满腹狐疑中,记者立刻拨打了“窃听目标”陈小姐的电话。

  揭秘:佯装快递员套取信息

  陈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在10点41分接到一个自称是“快递送货员”的陌生电话。该送货员说,自己是“顺×快递”的,手上有陈小姐的包裹,正要给陈小姐送过去,想确认陈小姐的地址和姓名。

  快递员核实姓名和地址,这在生活中也是常有的事。陈小姐信以为真,没有多想,于是将地址和自己的姓名报给对方,而且在对方的要求下,又再复述了一遍。

  到了11点14分,在威胁记者索财未果之后“阿龙”把目标转向了陈小姐。

  电话一接通,“阿龙”就以“我叫阿龙,我是黑社会,江湖上都知道”做自我介绍,“阿龙”问陈小姐:“你是不是得罪什么人啦?有人花了2万元请我在你脸上搞几刀。”随后,阿龙将记者的号码报上,怂恿陈小姐“不信打电话去问一问”,并且威胁她,立刻汇钱到指定账户上,不然会“伤人”。

  至此,真相大白。

  “黑社会”售货员“阿龙”,既没有定位能耐,更没有窃听技术,“神奇”的手机窃听器,只是套钱的骗局一场。

  “这些都是骗钱的!”一位长期打击诈骗犯罪的基层民警告诉记者。“这种SIM卡窃听诈骗短信,我自己都接到过很多。可以说,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没有一宗是能够真正实现窃听的。”

  回顾“李总”和“阿龙”的整个交易过程,民警认为:“手段并不算高明,作案成本也很低。”

  “他的所有成本,就是一开始群发的短信费,以及之后通话的电话费。”民警分析,这种诈骗方法近乎“空手套白狼”,低投入,高产出。这也是这种用复制手机窃听卡作噱头如此泛滥的原因。

  诈骗嫌疑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作案方式给警方破案带来难题。警方也特别提醒市民,遇到这类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毕竟,通过复制SIM卡来实现窃听基本不可能,他们只是想骗钱。”

  话你知

  骗局中的破绽

  破绽一:报号复制SIM卡

  根据卖家“李总”的推销,复制SIM卡只需要报上对方号码,而不需要提供对方的SIM卡。专业人士指出,如果没有对方的SIM卡,是无法提取SIM卡内的密码的。而如果运用软件破解SIM卡密码,两种同一号码的SIM卡也没有办法同时在一个网络内使用。

  破绽二“现场交易”不露面

  声称“先测试,后交钱”是蛊惑不少卖家的心理推销术。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一直声称“在路上的,2—3分钟后到”的送货员从来未露面。

  破绽三:改手机号为窃听手机号

  以显示号码为窃听目标的号码为由,证明能够拦截窃听目标的通话。然而警方介绍,通过相关软件改变显示号码并不难实现。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