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大楼碳交易厦门开全国先河 超量排放需买碳指标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3月06日08:42
  中广网厦门3月6日消息(福建台记者黄颖 王晓莹)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所谓碳排放,是指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其中所谓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由于温室气体给地球气候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控制碳排放就成为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手段。

  在刚刚出台的《福建省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中,首次提出给建筑物设定排放指标,并筹备建设碳减排量交易试点,超量排放需要购买 “碳指标”。“碳指标”如何购买?

  在3月福建出台的《福建省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新名词——碳交易,规划中提出,福建将在厦门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和碳排减量交易试点。具体做法就是给厦门的各个建筑物测算碳排量指标,根据这个指标进行排放,如果超出这个排放量,就需要花钱在交易所“购买"碳排放指标,从而控制厦门市的整个碳排放量。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吴涛长期关注着国内碳减排进展,他说,厦门是全国率先进行建筑减碳交易的城市,而把低碳延伸到建筑领域,世界上并不多见:

  吴涛:起了一个示范带动作用,你这个建筑节能可以这样做,别人的建筑为什么不能比照这个来做,就能带动区域性的碳减排,还有通过碳交易,还为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腾出了发展空间。

  这次厦门把建筑分为宾馆、大型公共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商住楼等六大类,主要是对建筑的电能耗、煤气等能耗进行测算,通常来讲,节约1吨标煤就等于减排了2.5吨二氧化碳,节约3千瓦时电可以减排2.5吨二氧化碳。大多厦门市民表示,建筑行业碳指标的推广对于企业、个人包括城市的低碳建设都有好处。

  市民:挺好的啊,很多人都不知道碳交易,如果自己的办公场所是符合这种碳减排量,也可以督促自己从小事做起,低碳生活。

  市民:建筑节能,也能促进建筑材料的生产企业进行更好的技术创新,从生产环节做一些工作,相互带动,不管是从生产还是消费环节,如果都能达成这样的共识,建筑企业生产的材料不节能,就要被淘汰。

  在建筑上规定碳排放量,并且进行交易,厦门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然而,对于厦门碳交易市场前景,厦门赫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玉彬则比别人多了一份担心。早在2009年11月,厦门赫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成功将6266吨碳减排指标,出售给上海某公司,成为卖出国内首个碳减排指标的企业。黄玉彬说,虽然国内目前也开始出现碳交易,但仍属于探索阶段,碳交易制度体系还需完善。自从她在2009年卖出第一份碳减排指标后,就再也没有成功交易过碳指标,手头屯积的20万吨碳指标至今无人问津:

  黄玉彬:现在其实我们也很关注,但是其实如果没有政府政策的支持,要做是很难的,因为我们说实在话,比如现在叫你去买几吨二氧化碳减排,我看也没有很多人去会买,所以我觉得市场前景可能是很好,但目前现状可能会比较艰难。

  黄玉彬认为,大楼“碳交易”厦门开全国先河,但因为国内并没有强制性减排的义务,只依赖于购买方的自愿减排,所以大楼碳交易很可能也面临着企业碳交易的尴尬,今后还需要国家税收、产业设置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黄玉彬:碳产业以后发展有很多相应的行业就会产生了,比如碳盘查、碳足迹的核查,还有交易啊,市场啊,都会产生,管理部门也要有相应的机构产生。

  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分析,不论是企业的碳交易,还是大楼碳交易,目前在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交易还没有出现,但是,国外对碳减排越来越重视,未来,碳减排有可能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企业。商品要进入国外市场,就要符合他们的游戏规则,而国内企业则应当未雨绸缪:

  熊焰:这个碳市场的机会确实对很多企业及其有价值,就是今后这种自主减碳减得多的就是一种权益,这个是能卖钱的,如果准备的充分,准备的早会有非常明显的收益。
(责任编辑:UN015)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