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都周刊》 > 精彩报道

大国公关

来源:南都周刊
2011年03月07日10:03

  大国公关

  2月14日,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结束了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上的展示。

  30秒短片,20多天,8000多次高密度传播,中国政府借助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各界名人展示国家形象。此举恰逢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之际,因此被外界解读为中国政府一次重大的形象公关行动。

  60多年来,中国依靠强大的政府资源,建立起一套庞大而完备的“对外宣传”体系进行国家形象输出。但是,在“像营销耐克一样营销国家”的当下,这种单向度的“宣传”模式日渐式微,被双向互动的“专业传播”所逐渐取代,国家形象的推广和品牌塑造甚至成为中国一项“国家工程”。

  建构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同憨厚的中国熊猫,在一些美国人的心里,它就是穿着大裤衩搞怪十足的熊猫阿宝。8000多次的形象片播放,有多少外国人真正看过?又有多少外国人借此真正了解中国?

  解码中国形象

  此举恰逢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之际,那些中国各领域的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时报广场逐一亮相,由此引发中国从网络到现实的一场关于国家形象的大讨论。讨论中被聚焦的问题是:为什么片子拍成这样?为什么不找普通人?这59个人能代表中国么?

  南都周刊记者_张雄 郑文 实习生_李慧敏 北京、上海 报道

  “国家名义”没那么好使

  爱面子的中国人,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这个国家的形象问题。

  兔年春节前,1月17日,一部长约30秒,由59个华人出演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在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

  此举恰逢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之际,那些中国各领域的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时报广场逐一亮相,由此引发中国从网络到现实的一场关于国家形象的大讨论。讨论中被聚焦的问题是:为什么片子拍成这样?为什么不找普通人?这59个人能代表中国么?

  “我们磨了一年多,都快崩溃了。”国家形象片总策划、“灵狮中国”中国区创意合伙人朱幼光忙着在微博上回应网民铺天盖地的责难。他所说的“磨”,指的是跟宣传片的筹拍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之间的磨合。

  2009年10月,国家形象片开始竞标,朱幼光所在的上海灵狮广告公司的方案中标。“人物篇”是当时他们竞标方案中的第三套,也是最没有把握的一套,但最终却获得国新办的青睐而成功入选,这让朱幼光亦感到意外,“没想到他们选了这个,之前我们想都不敢想。”

  朱幼光最初圈了100个人。他对外联的同事说:“来一半,这片子就能拍。”最后来了59个。最常见的拒绝理由是“档期”,也有人觉得自己“代表不了,担当不起”,“好多名人你跟他说没钱,人家真不来。这事儿和老百姓想的不一样。”

  最终出现在片中的59人,有一些是美国人熟悉的面孔,如姚明、邓亚萍等知名运动员。但多数艺术家、科学家、航天员,还有一些入选“感动中国”的普通百姓,无疑是老外眼中的陌生人。

  朱幼光承认,形象片选取了商业广告中名人代言的形式需要很大的勇气。对于网上评论形象片只选名人的责难,他觉得“真是太不谅解了”。用朱的话说,“这59个人,什么名人精英,在政府看来都是平民,管你是大款还是学者,管你是演员还是运动员,不当官的那就是平民。再说了,老外不认识的人,那不还是老百姓。”

  “首先要满足客户需求”

  国家形象片让灵狮广告获得了空前的曝光,这一单活儿于他们的意义无疑非同一般。网上有消息说形象片费用为450亿,对此,朱幼光始终不愿回应,并拒绝透露国新办为片子开出的具体价码,仅对媒体表示“少得不好意思说”。朱幼光说,灵狮董事长沈赞臣给他的指示是:按你设想的最好效果去做,钱不够找我。片子播出后,朱幼光对团队说:一个广告人能做的最大的事儿,就是给你自己的祖国作品牌宣传。如今形象片上了时报广场,我的职业生涯已经没奔头了。

  但外界的责难仍在继续,有人称形象片是“中国形象毁容”。在网民一波波的质疑之外,一些学者也表达了对形象片的批评。

  “我觉得它没有考虑受众观感。那59个人,就算我一个中国人都不太清楚谁是谁,别说外国人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刘海龙说,“他们就是站在那里,究竟要传达一个什么意思呢?不明确。”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教授认为,政府的用意和努力都值得肯定的,“但传播效果可能要打点折扣。这么多人快速闪过,袁隆平站在丰收的谷子面前,谁认识他?何不从艺术角度去挑选更有感染力的中国人面孔?”

  孙有中以上海世博会上美国馆播放的国家形象片为例,说明形象片可以是另一种形式。“那里面用的都是普通人,一张张淳朴的笑脸,友好而朴素,很亲切,特别有感染力。有个坐在轮椅上向前奔的背影尤其感人,他象征坚强的美国人。我们也有怒江上靠索道行医的乡村医生,这也是中国人坚忍不拔精神的代表。我们为什么不拍他呢?”

  “我知道里面有很多人西方观众不认识,我希望他们好奇。”朱幼光回应道,“西方观众在采访的时候都替我们回答了,中国选出来代表13亿的人,我怎么还不认识啊,他会主动上网去找。”

  中国国家形象片顾问、中国传媒大学舆情研究所副所长、广告学院教授何辉对朱的说法表示认同。他透露,片子播出后,他听说外国媒体快把国新办电话打爆了, 这些外国媒体想了解形象片中出现的那些人物背景以及相关信息。“能让媒体主动向你索要信息,这是国家广告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巨大成就啊!可以说这次是花小钱办了大事。”何辉说,“都上普通人也可以,但它的传播效果不会这么好。名人为主加上普通人更符合传播规律。”

  朱幼光对外界的批评表达了某种程度上的理解:“我们干了20年广告,我们知道要达到一个传播目的有多少种方式,这个大家不用担心。要把事情做成,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你首先是要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2007年,曾有一版由米高梅公司拍摄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该片由中国人笑脸、京剧脸谱、四大发明、名胜古迹等元素构成。但在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浪潮中被迅速淹没,未能引起外界关注。

  2009年,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欧美问题频出,中国产品在西方消费者心中形象大打折扣。商务部推出一则主题为“中国制造”的30秒广告,投放于CNN等西方主流媒体。 “它的理念很好,叫‘跟中国一起创造’。但最后很多人都把广告语翻译成了‘中国制造’,没有达到预期的广告诉求,致使广告效果受到影响。”何辉说。

  无论是批判者抑或赞美者都同意,此次国家形象片在纽约时报广场的播出行为本身是一种突破。

  “中国外宣以前也做过很多事,比如发小册子,再如,借助各种电视节目的外宣,中央电视台的信号是传过去了。但人家往往不会去看,也不关心。很多时候西方人对于中国是一种无感状态,很多人没来过中国,对中国也完全没有了解。”2010年,何辉去美国新奥尔良访问,遇到一个大学校园警官。他问何辉:中国的小偷被抓住之后,是不是要被剁手指?

  “这说明什么问题?国外很多普通人,平时没有时间或者意愿去了解中国。如果没有意愿,即使有渠道摆在那里,他也不会去接触。”何辉说,形象广告在广场和CNN黄金时段播出,它的效果具有闯入性。平时没有意愿接受中国信息的普通美国人,在一刹那间会被这种信息吸引。

  “那些看起来像大款的人为什么都呆呆地站着?”

  当中国形象片成为中文网络世界热门话题时,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刘康在课堂上放映了这部片子。美国学生的观感是:那些看起来像大款的人为什么都那样呆呆地站着?

  “大概除了姚明,其他人他们都不认识。美国学生不明白这个片子要表达什么意思。”刘康说,“他们要么没有关心,要么看到的,都觉得这个不好。”

  在给CNN撰写的一篇评论中,刘康写道:美国媒体的反应如何?《华尔街日报》的博客称中国形象广告“与美国观众脱节”,并且援引一位美方企业高管的话说,“广告令人恐惧,胜过友善”。

  但他仍然肯定了此片的正面意义:也许不会立刻改变多数美国人对于中国的政治印象。但它却具有水滴石穿的功效,逐步缩小认知和心理的鸿沟。

  1月30日,在中国形象片(人物篇)亮相美国半个月后,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大型实证调研结果。调查由上海交大与美国杜克大学、印第安那大学联合组织,在2010年6月至11月开展,最终收集810份有效问卷。同时担任上海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的刘康是此项目主要负责人。他指出,这项调查是中国首次在美国开展的民意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逾六成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已在世界政治中具有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具有竞争力。以“情感温度计”来评估,中国在美得分为47.97度,好感度为中立。

  让项目组感到意外的是,对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一判断,有超过三成的美国人认为这句形容“不太准确”。而对于“中国有非常吸引人的流行文化”,仅有9.3%的美国民众表示认同。调查报告认为,无论是中国古典文化还是流行文化,在美国人眼中均还未获得应有地位,中国在这方面的影响力还有待强化。

  几年前,何辉带领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2003-2006年)对欧美媒体关于中国文化报道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媒体上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形象是有着深厚底蕴的、美好的、有魅力的、伟大的。但是也造成了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仿佛一切都蒙上了“古老的”色彩。正因此,此次何辉担任国家形象片顾问,建议片子定位不应再重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多年来西方媒体对华的传统文化报道以正面为主,基调变化不大。“如果我们用这个来传播,价值不会很大。人家会觉得这东西有些陈旧。”

  采访中,刘康提起十五年前他与李希光合著的那本畅销书——《妖魔化中国的背后》。该书认为美国有一股 “反华”势力主流,尤其是美国的著名大报、大电视台,对中国极尽丑化之能事,向美国公众灌输一种妖魔化的中国形象。“妖魔化中国”的概念流行并引起巨大争议,其影响波及美国。该书被认为是1990年代中期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一个符号。

  “15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中国国家形象)变得更加复杂。”刘康说,“以前绝大多数是妖魔化、负面歪曲一边倒的东西;现在正面和负面、了解和不了解的各种状况都有。”他认为当年在写《妖魔化中国的背后》时,中国尚处于迅速提升时期,而现在则已变成一个举足轻重的全球性大国。战略地位的陡然提升带来中国形象的重大挑战,“比起当年妖魔化更加严重。”

  “中国60年的形象变迁有个通俗说法:我们经过了挨打的阶段,挨饿的阶段、现在进入了挨骂的阶段。所谓挨骂,就是中国忽然长成了一个巨无霸,在世界上影响巨大。发展太快,对内对外均出现各种问题,就招来各种责骂和猜忌。”刘康说,美国媒体看中国大致已形成一个新模式:经济巨人+政治专制+社会不公+文化抄袭+道德缺失,“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调查研究,在制定全球战略时要有全球眼光,一定要知道世界如何看中国。”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new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