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今年1月的征求意见稿,专家市民认为广州治堵新方案删除了很多给力措施 王小明 摄(资料图片) |
143.8万辆截至2011年5月,广州小客车拥有量
22%私人小客车在近5年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北京的20.5%和上海的21.9%)
63.4万2010年,广州停车泊位数量,泊位汽车比1:2.5
羊城晚报记者 田恩祥 许琛 林翎 实习生 何雨殷
8月1日,广州市政府正式发布30条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工作措施,广州新一轮交通改善工作全面启动。
据介绍,本月,广州市第13届14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关于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工作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对广州“十二五”时期中心城区交通改善工作作出统筹部署和要求,共分8个板块30条措施。
《措施》明确了三大总体目标。即,积极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到2015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力争达到65%;研究制定符合广州实际的交通管理政策;基本形成内部交通和过境交通相分离、通勤出行距离和时间相对减少的交通格局;建立完善职责清晰、协同联动的交通畅通保障及整治机制;力争中心城区干道车速保持不低于25公里/小时,用3年的时间重点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中心城区交通节点拥堵,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用5年的时间促进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可持续协调发展。
拥堵费暂不具备征收条件
新方案:在此次公布的治堵方案中,原来备受争议的交通拥堵费问题只字未提,甚嚣尘上的拥堵费治堵“项目”被彻底删除。
广州市交委发展规划处处长沈颖表示,如果实施拥堵收费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实施拥堵收费要有相应的行政法规性的文件支撑及相应的报批程序。根据目前的规定,还要依法报省政府批准。第二,拥堵收费要采取信息化停车的收费方式,以免因为收费造成新的交通拥堵。第三,要明确拥堵收费所得资金的使用用途,国外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拥堵费的收入用于改善道路交通,尤其是用于提高公共交通系统服务水平,以及道路改善建设等方面。是否实施拥堵收费,北京和上海的方案中都提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广州市的方案中也提出先行开展相应的研究,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科学论证,尤其涉及拥堵收费的区域、对象、时段、额度、方式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研究。目前我们也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以便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将来可能的需要。
专家声音
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对此表态说:“广州远未到征收交通拥堵费的时候。划定哪些地方可以征收,是很麻烦的。如果设站收费,只会越收越堵,最好的办法是买年票。这样一来,要是有年票的人才准走这段路,怎么监督?没有年票的人必须绕路,其他的路会不会也堵?新加坡是个很小的城市,情况跟我们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广东省社科院院长梁桂全则斥收拥堵费是“用交通灾难发财”,他说:“收拥堵费治标不治本,连标也治不了!”梁桂全认为,广州频频拆矮楼建高楼,一边治堵却一边增加城市密度:“广州应该下狠力冻结城市密度和建筑密度,全面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另一方面发展公共交通,广州的道路其实利用潜力还很大。再就是加强交通主体的文明程度,预计可以增加20%的交通容量。”
作为征收拥堵费的提出者,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则认为:“开征拥堵费的前提是公共交通服务快捷、可靠,网点运输足够完善。征收拥堵费,广州不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要是有地方采取这样的办法,广州有可能效仿。”
1亮点“公交优先”是治堵关键
与此前广州市政府的多次表态相一致,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成为广州市“治堵”的重要战略手段。
根据治堵方案,广州将继续加快36.9公里和54.5公里规划地铁线路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公交站场和港湾站的建设,到2015年前建成公交站场20个。在现有公交专用道128.5公里的基础上,2011年实施规划约70公里公交专用道,到2013年使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300公里。
为强化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接驳,方案还提出不断优化公交站点设置,合理调整各站点线路安排,进一步完善地铁站和公交站之间的换乘指引等。
2亮点限牌限行未入新方案
新的治堵方案不但没有一个字提及限制上牌,而且对于“限行”的表述也仅局限于“研究中心城区特殊路段或特殊时期临时性交通限行的相关措施”,方案的相关解释则明确表示,广州不会学习北京对机动车实施尾号限行。原因是北京的经验证明,如果根据尾号限行,将会促使市民购置新车从而导致机动车保有量大增。
此外,治堵方案还提出,将研究运用经济手段调节交通流量,也就是征收拥堵费。但广州市交通部门官员昨日也表示,目前这项措施只是预研,短期内没有实施的可能。
更引人关注的是,治堵方案对公务车的控制力度非但没有增强,反而有所弱化。在今年1月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曾提出“到2015年,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新增公务用车”。但在昨日公布的方案里,这段话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公务用车配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这一笼统的说法。
3亮点打通13条“断头路”
《措施》中还提出,加快打通断头路,包括同德围地区同康路西延段、铁路西侧东环路、石井河东侧西环路,天河北-员村地区猎德大桥系统北延线、云溪路西延线、花城大道东延线,海珠区南中轴地区逸景路,其他区域广州发电厂南侧规划路、流花湖隧道、水荫四横路等13条道路。
其次,拓宽瓶颈路段,包括同德围地区上步桥拓宽、西湾路西槎路拓宽,天河北-员村地区员村二横路拓宽改造、临江大道南方面粉厂路段拓宽,海珠区南中轴地区广州大桥系统拓宽、洛溪大桥拓宽,东部地区港前路、石化南路拓宽改造等9条道路。
同时,改造重要交通交叉口,包括荔湾区芳村大道(续建,含花地立交及周边路面改造),黄埔区石化路-广园路立交改造。此外,加快建设城市高快速路,包括北部地区白云六线(106国道以西)、花莞高速,南部地区新化快速路、广明高速公路段,东部地区华南路东延线,中心区东南西环改造。
4亮点拓宽中山六路还在研究
原先的治堵方案提到了中山六路拓宽工程,但在昨天公布的措施中,中山六路拓宽工程并没有被提及。
据了解,广州中山一路至八路自2004年开始拓宽道路,从原来的双向四车道扩至八车道,其中剩下的中山六路至今未有动工。中山六路从西门口到公园前,全长大约500米,道路两旁商铺都是特色的岭南骑楼建筑,这也成为中山六路拓宽改造的最大瓶颈。
对此,广州市建委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处处长齐怀恩表示,有关中山六路拓宽工程,规划局正在做规划方面的研究,所以对中山六路能不能拓宽,包括和市区文化怎么结合,目前还没有定论。
停车费
中心城区停车涨价
记者调查
新方案:明确提出要优化调整停车场差别性收费,利用价格杠杆,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水平,引导汽车停放外围。
从2012年开始,进一步推进停车收费标准差别化政策,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研究试行住宅配套停车场也按区域级别实行差别性价格政策的可行性,适时调整广州收费区域级别划分。达到合理提高机动车在中心城区的使用成本,调节市区机动车总量的目的。
据悉,按照广州市物价局的停车指导价:广州分三类地区分时段收费,路内停车一类地区白天5元/半小时,二类地区白天4元/半小时,同样停一小时,价钱比过去涨了一倍。夜间不分地区一律2元/半小时,最高限价10元。其中一类地区包括北京路、上下九步行街、天河城三个商业区及其附近约300—500米路段,除此以外北环高速以南、工业大道以北地区为二类地区。
羊城晚报记者多日来巡街调查发现,不少路内、商场配套停车场早已私自提价,收费标准已大大超过指导价水平,而停车位仍是一位难求,多数停车场外还有车辆排队等待停车。
在位于一类地区华林禅寺旁的名汇停车场,门口没有物价局的价位牌,白板上显示头两个小时收费5元/小时,两小时后10元/小时,23:00—8:00每小时5元,夜间收费标准高出物价局2元/半小时的限价。
二类地区的市妇幼保健院停车一次收费10元,而按新的收费标准,医院白天对就医人群只能收取2.5元/小时的费用。妇幼保健院附近的大德大厦停车场夜间仍旧收费5元/小时,金艺商务大厦停车场每小时收费5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不封顶,停多久收多少”,物价局夜间2元/半小时的收费标准,形同虚设。
不光公共设施、商场的配套停车场,内街内巷的收费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荔湾区黄沙南站新街楼下一个只有十来个车位的露天停车场,收费5元/小时,比二类地区1.5元/半小时的限价高出近一倍。
位于富力广场附近的豆腐亩一巷,收费10元/3小时,比1.5元/半小时的限价略高。路旁小店的老板还告诉记者,停车场的收费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对于这种私自涨价的停车现象,老司机周先生表示:“很多停车场都是直接把物价局的指导价牌子收起来,自行定出收费标准,收费标准早已超出指导价。
治堵新方案不再提“限公车”
市民建议公车要标注单位以便举报
“公务车2015年不再新增”被删
今年1月出台的征求意见稿将备受公众关注的“限制公务车”纳入其中,然而在昨日公布的《措施》中被删剩一句:“机关单位公务用车配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积极采取措施,严格规范公务车使用管理”。最关键的“到2015年,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新增公务用车指标”却被全部删除。但本次治堵方案提出,将继续通过加装GPS以及公示公车信息进行管理。
对此,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缓解交通拥堵,公务车管理是关键,根本在于减少公务车数量。社科院院长梁桂全则认为干脆在环城高速之外建立行政办公区:“政府公务车还在路上跑,下面各个城市到省政府办事又涌进广州来,不如在环城高速外用20-30平方公里的地建行政区,将省行政机构迁出去。”
省政府参事王则楚认为运用GPS系统监督,耗费人力物力:“公务车是不是公用,有些是很难分清的。”
因抓拍私用公车而进入公众视野的区伯说:“广州可效仿博罗县的做法,在公车贴上具体单位的标识,方便市民监督举报更有效。
原方案新建地铁有5条未提及
原来的征求意见稿称,未来5年预计将新启动11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包括六号线、七号线、八号线及北延段、九号线、广佛线、十一号线(环线)、十三号线、十四号线主线及从化支线知识城、十六号线、二十一号线等。而《措施》则变为6条,未提及十一号线(环线)、十三号线、十四号线、十六号线、二十一号线。
昨日的定稿称,“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力度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一是继续加快在建线路(36.9公里)和规划调整线路(54.5公里)建设。包括在建的六号线首期、八号线凤凰新村至文化公园段、广佛线西朗至沥滘段建设,以及计划2011年全面动工的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和九号线建设。二是依据市政府上报国家的2011年至2015年建设规划,在国家批准的前提下,继续加大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力度。未提及十一号线(环线)、十三号线、十四号线、十六号线、二十一号线可能与国务院未批有关。
公交比例达65%目标推迟两年
昨日公布的定稿中,对交通改善的总体目标设定也有调整。公共交通占机动车出行的比例,从1月份征求意见稿“2013年达到65%,2015年达到70%”,改为“2015年达到65%”。按此目标,公交出行比例将推迟两年达到65%。
对该数字的变动原因,有关官员并未正面答复,只是强调,将积极推进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并将从财政扶持、加强公交站场和港澳站建设、加大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投放力度等方面来实现。
其他措施
力争中心城区干道车速
不低于25公里/小时
开放小区封闭市政道路
力争中心城区干道车速保持不低于25公里/小时,用3年的时间重点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中心城区交通节点拥堵,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用5年的时间促进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可持续协调发展。推进居住小区封闭市政道路对外开放工作。
加快市区外围轨道交通枢纽大型换乘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完成嘉禾、坑口、海傍、南浦、汉溪长隆等一批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点建设项目。
15分钟疏导主干道事故
加快推进主干道交通可变情报板的建设,引导车辆提前分流,在东风路、黄埔大道、广州大道、中山大道、环市路、解放路、机场路等道路优先实施,到2015年交通流采集点位达到约2500个、交通信息屏超过280块。
对中心城区主干道和高架道路实行全天候监控,遇有车辆抛锚、交通事故或其他应急事件时,确保警力和牵引车在15分钟内快速到达现场疏导和救援。
市民献计
何不实施“地铁公交化”
所谓“地铁公交化”,是指将公共汽车的职能转交给地铁负责。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热心广州交通的市民陈先生。
陈先生说,“地铁公交化”,简而言之,就是让路面不再通行公交车。地铁设快、慢两条线,慢线停靠站多,快线停靠站少,只在换乘处设站,两条线夜间可轮班,实现24小时运营。现有路面改为人行区域,地铁售票口也设在本层,通往地铁口处设置直梯和扶梯,供行人尤其是残疾人士使用。地铁站附近200-300米的区域交由地铁公司管理,建成商业步行街,商业步行街的租金、广告收入用于担负地铁的运行成本。在现有路面上架高一层作为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按区域划分标号,不同方向的车在入口处分流,需转向的机动车在转向专用道行驶,车流互不干扰。
田恩祥、许琛、林翎、何雨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