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广西“侗戏”难找接班人 戏师传承人仅一人(图)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作者:谢永辉
2011年08月30日11:22

  “侗戏”难找接班人

  传承人目前所在的良口乡一带,戏师就他一个

  截至目前,柳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5项,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5项,柳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27项。

  在这些非遗项目中,一些民族的传统习俗、节日保持得比较好,如苗族系列坡会群、侗族花炮节等。三江的侗族多耶节,更是将多种民族活动汇集到一起,效果轰动。像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与大家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早已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近年来,三江侗族农民画的身价倍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学画热”。今年6月,柳州市在独峒乡独峒村建立了“三江侗族农民画传承基地”,将开设农民画培训班、举办画展,提升农民画生产质量,推动农民画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侗族大歌是保护得较好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侗族人喜欢唱歌,且不需要什么投入。"饭养身,歌养心’,在侗族人的观念里,‘歌’和‘饭’一样重要。”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吴光祖介绍,因为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本民族的历史、生活知识、生产技能等就只能靠唱歌来传承,所以侗族大歌又是他们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民间,歌师最受尊敬。据了解,吴光祖是三江梅林乡新民村中寨屯人。正是在他这名资深歌师的影响下,梅林乡每个侗寨都有一支甚至十几支侗族大歌队,老中青少各个年龄层次都有,屡屡在全国大赛上夺魁。在民间组织的歌会、歌节、歌赛中,如某个村在比赛中输了,就被认为是“丢了面子”,全村人会一鼓作气憋足劲,争取在下次比赛挣回面子来。近年来,还常有区内外音乐院校的学生找上门来,驻村学习侗族大歌。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侗族大歌还走进了小学课堂。现在,吴光祖在梅林中心校负责教四至六年级学生唱侗族大歌,每周有10个课时。

  同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侗戏则是另一番景象:侗戏不像侗族大歌张口就来,需要剧本、演员、伴奏,一个齐全的班子需要10多人,只有在逢年过节的重要时刻才会上演,也只有这个时候才凑得齐班子。很多人都会唱侗戏,但仅停留在会唱腔调而已,远远达不到戏师的要求。作为戏师,要求导演、编剧、化妆、舞台布景等样样都能独立完成,因此,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要钻研,要精通。但平时大家干活的干活、打工的打工,根本做不到这一点。“我都不知道,等我老了以后,戏师会不会失传?”侗戏的传承人杨开远因找不到接班人而担忧。据了解,杨开远所在的三江良口乡一带,戏师就他一个。

  “墨师”传艺遇尴尬

  这些民间艺人都没有建筑从业资格,发展受限制

  三江侗寨的木楼、鼓楼、风雨桥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墨师”(建造的师傅)不用画图纸,也不用一钉一铆,看一看,量一量,用“香杆”在木头画一些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墨师文”),就开始下料建造。这种技艺没有文字记载,仅靠师傅口口相传。

  柳州民俗文化专家黄晓平介绍,对现在的“墨师”来说,从事建筑行业还面临一个无资质的问题,这些民间艺人都没有建筑从业资格,在接工程时,受到诸多限制,收入和积极性也因此受到影响。此外,木建筑容易着火,现在很多侗族人都不愿意住木楼,建起了砖瓦房。再加上可用于建造的木材资源越来越少,这门技艺不知还能再往下传多少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经费是大多数非遗项目所困惑的问题。如高沙锣鼓队的服装、乐器、道具都是大家自己凑钱买的,靠演出基本创造不了效益,所以大家先得考虑自己的吃饭问题,在农闲时间才能抽空来排练。侗族大歌、侗戏等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除根据级别每年得到一定的补助外,教徒弟没有任何经济补贴,很多时候还要自筹活动演出经费,老师、学生和活动参与者都全凭自己的爱好和热情。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长期接触现代城市文化后,更对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没了积极性。

  眼下,很多非遗项目传承人老化,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高沙锣鼓的原鼓手林极朋已经75岁,高沙锣鼓队队长林万文也已经65岁,在鼓乐手阵容方面,除了39岁的林杰从当初一直坚持到现在,这些年也没有“新鲜血液”加入。侗族大歌两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都已年近七旬,其他群众认可、技能突出、有一定名望的歌师还很少。长安文场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老人的“玩票”。柳州山歌更是出现“两个歌王三颗牙”的场面,唱歌的老,听歌的也老。如今,四五十岁的“年轻歌手”还是比较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朱鹏英)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