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中国新闻周刊》 > 《中国新闻周刊》精彩报道

《文史哲》的1950年代:在学术与政治之间

2011年11月28日16:18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杨敏

  华岗认为,让人们接受马列主义最好的方法与途径,是自由讨论或辩论。

  本刊记者/杨敏

  1973年,在山东省革委会的主持下,山东大学学报之一的《文史哲》在两次停刊后复刊。邮局的征订量在短时间内猛增至70万份,远超省革委会初定的一两万的印刷量。

  由于许多读者坚持不肯退订,时任《文史哲》副主编的刘光裕不得不三次登门请求山东省宣传部部长林萍,终于获准印刷20万份以飨读者。

  “他说不能再多了,省里没纸张了。”刘光裕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包括《文史哲》在内的9所高校学报的复刊,源于毛泽东1973年4月的一次谈话:“有些刊物为什么不能恢复??学报不要在内部搞,可以公开。”

  刘光裕说,坊间流传,因为毛泽东问起《文史哲》,才有了这次谈话。

  在1950年代中期的中国学界,也许有人不知道山东大学,但一定没有人不知道《文史哲》。

 

 《文史哲》创刊号封面。

  应时而生

  1950年代初,中国的学术刊物只有学术界知名民主人士创办的《新建设》、中宣部理论宣传处主办的《学习》、中国新史学分会河南分会创办的《新史学通讯》等几家。

  1951年春的一个夜晚,在青岛市龙口路40号山东大学校长华岗的家里,副校长陆侃如、历史系主任杨向奎、教师赵纪彬、孙思白等人随意地聊着天。

  他们说起《山大生活》这份四开小报,都认为应该办一本大型的学术刊物。随后他们联系了历史系的童书业、赵俪生,文学系的冯沅君、萧涤非、孙昌熙等人,很快得到支持。

  山东大学向来以文史见长,30年代就汇聚了如洪深、杨振声、赵太侔、闻一多、老舍、梁实秋、沈从文、游国恩、吴伯箫等一大批人文学者。50年代,山大文史学科处于黄金期,历史系甚至出现了“八马同槽”的盛况,即陈同燮、黄云眉、郑鹤声、张维华、王仲荦、赵俪生、童书业、杨向奎八位先生共同执教,为一时美谈。

  1951年5月1日,《文史哲》创刊的第一次会议,在山东大学文学馆二楼西角的一间办公室进行。“繁荣学术、提倡争鸣、奖掖青年学者”成为办刊宗旨。

 

1952年,《文史哲》编委合影。第二排左起第四位戴眼镜者为华岗,第三排右二为吕慧娟。 图/受访者提供。

  大家推举华岗为社长,副校长陆侃如、文学院院长吴富恒为副社长,历史系主任杨向奎为主编,编委会由历史系教师童书业、赵俪生、孙思白、卢振华和中文系教师殷焕先、孙昌熙等人组成,负责日常工作。

  在编委会挂名的,还有任中文、历史、外文、马列四个系直属党支部书记的吕慧娟,不过她不参与具体编辑事务。

  《文史哲》一开始为学术交流自主办刊的同人杂志,不设专职人员,由文史两系的教师兼任编辑。当时连开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跑到历史研究所找地方开会。

  第一期《文史哲》出来后,因为没有刊号,无法通过邮局或新华书店发行,编辑部只好采用最原始的办法,给全国各大学的朋友们寄杂志,请他们代售。主编杨向奎后来回忆,这种办法连累了许多朋友,他们只能自己拿钱买下杂志。

  编辑部的费用由华岗、杨向奎、陆侃如等人自己掏,除了印刷等费用,还有少量稿费。“学校的老师都不给稿费,校外的稿子给少量稿费,最早是每千字三万元(即三元)。”刘光裕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但编辑们却热情高涨。天命之年的童书业工作起来“不舍昼夜”,为保证《文史哲》不脱稿,有一次连续工作几天几夜;中文系刘景农的脾气“迂缓”,校对最慢,但绝对正确。

  “我跟杨向奎先生关系很好,他任历史系主任,又是《文史哲》主编,讲课、搞运动忙得不得了,他就随身带稿子,搞运动、开会他都在看稿子。”吕慧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当时的每一期文稿,都先由杨向奎看过,再送到华岗那里终审。有时,为保证及时付印,华岗还会连夜突击改稿。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