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七旬老人独自编撰两本逆序词典 总计约480万字

2011年12月05日10:58
来源: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在人们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节”字之下的词语始终以“节”为词头,比如节日、节约等。而在李菁民的逆序词典里,“节”字之下的词语以“节”为词尾,仅表述节日的意思就有春节、重阳节、圣诞节等数目众多的词语,这无形中扩大了人们视野和知识面,也便于区分与理解。在过去30年时间里,李菁民编撰出版了两本共计480万字的逆序词典,字里行间凝结的是酸甜苦辣,而他已经满头华发。

  灵感来自一堂公开课

  虽然在宣城生活了几十年,但李菁民依然操着一口标准的京腔。年少时李菁民和家人一起来到宣城,他当过语文老师,后在教育部门一直工作到退休。

  “1981年,我到南京听一位著名语文教师的公开课,那节课让我产生了编逆序词典的想法。”30年过去,李菁民的记忆依然很清晰。在那节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威严”来扩词,同学们说了尊严、戒严等一大批词语。“按照我们平时的习惯性思维,学生一般会以‘威’开头来组词,以词尾‘严’字组词让我觉得很新鲜。”李菁民说,从那以后他便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结果一研究就是30年。

  “开始的时候我发现汉语的词语以偏正式为主,也就是说后面一个字是重心。”李菁民介绍,在大家惯用的词典里,都是以词头字来组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使用汉字的潜能。而逆序能形成词族,并衍生出众多近义词、同类词。以“笑”为例,在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按正序排有30多个词,如笑柄、笑话、笑容等。若按逆序排,有100多个词,如微笑、嘲笑、惨笑、讥笑、不苟言笑等。“如果能编这样一本词典,该多好啊。”

  从下定决心编逆序词典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李菁民花了两年时间。1983年,他正式开始编撰逆序词典。

  从纯手写到电脑打字

  1993年,一本180万字的《实用逆序词典》终于出版。“那时还没有电脑,180万字都是手写的。”李菁民说,这本词典凝结了他10年的心血。也因为编撰词典,他认识了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并邀请他为自己的词典写序。当时,张志公对这本词典给予了很大肯定。

  “那本词典里的词都是两个音节,比较简单,我后来想编一个囊括多音节词语的词典。”1996年,李菁民开始编撰自己的第二本逆序词典。今年9月份,由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李行健作序的《现代汉语逆序词典(修订版)》出版,总计约300万字。“这是在我第一本逆序词典的基础上修改、扩充的。”李菁民说。

  在李菁民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里,有一台看上去很新的台式电脑。“这是我的第三台电脑了,因为用得太狠,已经坏了两台。”1996年准备编第二本词典的时候,他买了第一台电脑。“当时专门到合肥去买的,要1万多块钱呢,加上打印机、扫描仪,第一本词典的几万块钱稿费基本上用完了。”

  第一台电脑买回来的时候,李菁民还不会打字,也不会使用。在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摸索下,他学会了用“智能ABC”输入法。“我当过语文老师,也喜欢用拼音打字。”尽管有了电脑,这本逆序词典还是耗费了李菁民15年的时间,可想而知编撰词典是多么繁琐、多么辛苦。

  为编词典曾两次晕倒

  “那时我还在教委上班,经常要出差,就带上资料和灯泡、插线板。”李菁民说。在编第一本词典时,还在上班的他经常出差公干,因为旅馆灯光很暗,为了方便编词典,他就带一只瓦数较高的灯泡,白天干完工作,晚上就用纸围住灯光,以免影响到别人,独自钻研到深夜。因为没有学过相关的知识,李菁民购买了很多相关的书籍,还经常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编著词典的工作量非常大,李菁民退休之后几乎每天都要花7、8个小时在这上面。“就像还在上班一样,也不管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身体也不是很好。”李菁民的爱人马明珠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天气很冷,76岁的丈夫晚上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对《现代汉语逆序词典(修订版)》进行第二次校对,因为高血压发作,突然晕倒了。

  这已经是李菁民第二次在编词典的时候晕倒,家人们都非常担心,但他还是最终坚持下来了。从编写到3次校对,这本300万字的《现代汉语逆序词典(修订版)》都由李菁民独自一人完成。最近在网上发现很多书店在卖他的逆序词典,李菁民也为很多人能用上逆序词典而高兴。

  本报记者 曹庆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UN60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