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无地农民工成城市新群体 渐呈“移民化”倾向

  【编者按】 新生代农民工中已经出现一个特殊群体:“无地农民工”。作为农民,他们没有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而作为工人,他们被城市永久接纳甚至成为具有城市户籍的居民的可能性也很小。他们不愿再做迁徙的“候鸟”,携妻拖子,使尽浑身解数,渴望能在城市寻一片遮风避雨屋檐。可是,在社会经济平稳的条件下,当他们丧失劳动力时,不管他们滞留城市还是返回农村,未来生活保障和养老都会面临难题。基层官员建议,应该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对策…[农民工的城市梦]

新生代农民工出现特殊群体:无地农民工
没有土地
·现状:没有土地 也没有城市户籍
  “没有了土地,我还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农民么?”22岁的新生代农民工魏雪侠以开玩笑的口气说。她现在上海打工,虽然近期还没有回家的打算,但她仍渴望自己的名下也拥有一份土地,就像村里的大多数农民一样…[详细]
·原因:是计划外超生人口 未赶上政策
  一部分无地农民是超生人口,他们受计生政策影响未能分到集体土地,还有一部分是农村土地30年不动政策实施后的新生儿。无地农民长大成人外出务工,就成了无地农民工…[详细]
·隐患:将来可能成为不稳定因素
  土地资源不均衡目前尚不构成一个显性问题。但以后如果土地分配不均趋势加剧,无论是回到农村的“无地农民”,还是留在城市的“无地农民工”,都可能成为不稳定因素…[详细]
无地农民工:和父辈相比 已有很大不同
农民手机
·生活:我们也可以过得滋润
  在广州打工李爱婷,轮休的两天里过得很是“滋润”:一天窝在家里上网看碟,一天跟老乡逛街、看电影、下馆子。家里没什么经济负担的她每月工资千元左右,除了租房吃饭,“剩下的刚够一个人花”…[详细]
·买房:我们也在按揭中
  《广东消费蓝皮书》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家庭负担轻,绝大多数未婚,基本没有务农经验,渴望融入城市。他们收入很少寄回家,部分农民工已按揭买房…[详细]
·种地:没有种过,也没有想过
  农民工二代们很多在城市长大,认为自己是城里人,或者虽在原籍成长,但自小向往父母打工所在的城市的生活。他们从来没有在农村种过地,也从来没有想过回去种地…[详细]
·农民身份:普遍没有认同感
  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农民身份普遍没有认同感,只有8.7%的人认为自己是农民身份,他们更倾向于将自己看作工人群体,75%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工人群体。专家调研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输入地纯粹的雇佣劳动力,产业工人特点鲜明,心理定位更趋向于产业工人…[详细]
1亿新生代农民工的筑梦城市情结
筑梦城市
·最渴望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名普通市民
  老一辈农民工是以家乡为参照物,只要能在城市找到工作,比在家乡能赚更多的钱就心满意足了。而新生代农民工是以城市为参照物,他们对工种、待遇的要求都比父辈高,他们往往把自己看成“准城里人”…[详细]
·心态一:出来打工,开心最重要
  “出来打工,开心最重要。”但现实经常让他开心不成。“有些城市人不愿意和我们农民工打交道,老板在厂里遇到工人,连看都不看一眼,感觉我们离城市其实还很远…[详细]
·心态二:有一技之长才能长久待着
  由于没技术特长,李述军长期在工厂里做杂工。李松不想重走父亲的老路:“如果单靠力气吃饭,打工就是一二十年的事,最后还得回到农村,有一技之长才能长久待下去…[详细]
·心态三:爱拼才会赢
  当初刚来时,被当地人歧视,最怕老板拖欠工资,只想着咬咬牙受点苦,挣点儿钱就回家。但靠着艰苦打拼,渐渐适应了打工生活,还找到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详细]
·心态四:让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绝大多数受访对象都表示,希望孩子未来能考上大学,甚至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出于“代偿”转移心理,他们寄厚望于下一代…[详细]
城市移民梦:关键在于打开“户籍之门”
·江苏:南京四类优秀农民工可以申请落户
  申请条件:在南京市获得市以上党委、政府、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流动人口工作领导小组表彰、嘉奖或授予荣誉称号;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在南京市工作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2年;带高新技术成果在南京市创办企业或实施转化…[详细]
·上海:40名优秀农民工获首批转户口名额
  上海市2009年2月公布的《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中规定,凡“在本市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得相应奖励,可不受持证及参保年限的限制,优先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农民工如果可以拿到高级技工职称的,也能够转为上海户籍… [详细]
·浙江:流动人口将告别暂住证 改领居住证
  居住证持有人可享受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具体待遇由居住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临时居住证涵盖了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卫生防疫、计划生育等方面可享受的公共服务待遇。而暂住证更多的是治安管理的需要。农民工将成为城市里的“新市民”…[详细]
梦想照进现实 很难但并非无法企及
·政府:要做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工作
  城市需要产业大军,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留住农民工,使其成为产业工人,这才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而要让农民工融入城市,首先就是落户问题,其次是无差别地享受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养老保险、低保、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即便失业,也有失业保障…[详细]
·城市:对农民工必须怀有感恩之心
  在基础教育上保证农民工二代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水平,给他们提供通过念大学等途径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以帮助他们实现社会地位的转变和上升。尽量提供免费或低学费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帮助不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民工二代掌握谋生技能… [详细]
·制度:打破二元体制 势在必行
  第一代农民工,大抵没有太多权利意识,对歧视相对更能容忍。在城市边缘的制度性隙缝中生存的农民工二代则不然,因应着权利崛起的时代脉动,将有比他的父辈更多对不公的反抗。可以预期,那些已经出世的“农民工三代”,将来更会是不甘驯服的力量…[详细]
相关视频
·视频:上海首批优秀农民工惠居住证转户口落户
深度评论

二元体制未除,消除农民工称谓意义不大

  不能在户籍制度上实现外来人口和当地市民的平等,所谓的消除“农民工”称谓恐怕也只是“美丽的谎言”。如果户籍制度这种资源分配体制不进行彻底的改革,同处一个城市的居民,即使在称谓上无异但在权利上却被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事实上的不公平将严重挫伤权利劣势者的心理归属感和对城市的认同感,在心理上他们仍然无法摆脱“农民工”的阴影…[详细]

大学生落户已解禁 农民工进城待破题

  现行户籍制度应予彻底变革早无疑义:现行户籍制度以城乡分割为其主要特征,这首先破坏了权利平等的基本原则;在实际运行中,它阻碍了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损害了市场机制的活力;由于中国目前正步入城市化中后期阶段,现行户籍制度对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制约日益明显,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庞大边缘群体——既不能融入所在城市,又早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农村社区的打工一族——更日益成为社会的隐忧 …[详细]

让“农民工”市民化

  首先是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农村的劳动力,将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接着是一种具有迁徙自由征象的人口流动,将农民转移到城市里。沿着这样的经济发生链展开,接下来将要出现的现象,应该是大量中国农民工的市民化。他们将不再是吃住在工棚,奔波在路上的流浪群体,他们将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的主人 …[详细]

相关专题
游走在城市的“非市民”
·游走在城市的“非市民”
  每一位外乡人,背井离乡,来到异乡城市生存和发展,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目的,有的是为梦想奋斗,有的是为挣钱养家糊口,但都是在为所在城市添砖加瓦。广州市公安局近日对9万旅客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0后、90后农民工已习惯城市不会种地。他们不会种田,从小学或者初中毕业后就直接来到珠三角城市的工厂打工,比第一代农民工拥有更开阔的视野,会上网会买MP4听音乐会追求新潮,也更看重精神需求…[详细]
“农民工”概念将消失?
·“农民工”概念将消失?
  “农民工”称谓不应该让出生农村的合同工世世代代背着,仍然沿袭“农民工”称谓,带有歧视性色彩。“农民工”称谓,是旧的用工制度的产物。它应该随用工制度改革而送进历史博物馆。“农民工”的称呼总让人感觉是一道藩篱,无形之中想把人隔离、划开界限。如果“农民工”这个称呼真的不存在了,那么对于农民工的各种歧视也能随之消失吗?我们该说再见的是是一个概念还是一个时代…[详细]
2049农民工
·2049:中国农民工未来
  16岁那年,李路正悄悄拿走了家里仅有的15元钱,来到北京打工,现在已经度过了17个春秋。2008年,他在央视元宵晚会上演唱了自己创作的歌曲《挥挥手》,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农民工”只不过是个代号,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也会和城里人一样经过大学的历练,成为有知识,有素质,又有一技之长的新市民,最终真正融入到城市中…[详细]
“无地农民工”群体分化为三类

·第一类:能够在城市定居并且成为市民,有着医疗、养老等相关保险。在当前户籍、社保、教育等现有制度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能在城市拥有稳定工作、收入和固定住所并定居城市的,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第一类人。

·第二类:在城市工作多年,随着青春消逝,其就业选择范围越来越窄,甚至面临失业,但由于长期在城市生活工作,不愿回农村,仍选择留在城市,成为城市中的赤贫者。

·第三类:将返回农村,耕种父母或亲属的土地,或者租种他人土地,以此为生。[详细]

“无地农民工”不等同于失地农民

·解释:失地农民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其丧失土地过程是显性的,失地农民不仅有一大笔土地补偿款,还会被政府纳入城镇职工保障体系,在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得到照顾。但无地农民游离于政府目光之外,无法享受额外关照和重视。[详细]

网友热评
 
用户: 隐藏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