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NO:05

为“神秘”的事业四处奔波 用“肖淑安”一名立碑

核心提示

     在战友们眼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文委书记,大上海的第一个“管家”潘汉年是一个英俊儒雅,品德高尚,对党忠诚,待人诚恳,才华横溢的领导。他参加过长征,遵义会议后去过莫斯科,蒋介石西安被扣时宋美龄曾找过他寻求帮助。他更被称为“中共第一红色特工”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统战工作,功勋卓著。

     他有着非凡、传奇的人生履历,却从不居功自傲,从不张扬自己。1955年,他神秘地消失在历史中,但对自己的理想信念至死不渝。

     <人物档案>

     姓名:潘汉年
     籍贯:江苏宜兴陆平村    生卒:1906—1977
     生平: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他是党在白区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导者、指挥者和实践者。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市长等职,协助陈毅市长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

★★ 长期潜伏:“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1939年9月下旬的一天,位于上海租界华山路愚园路口静安寺西侧的百乐门饭店,走进来一位3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个子不高,长脸,挺拔的鼻梁上戴一副金丝眼镜,穿一套淡咖啡色西装,乌黑的头发涂着闪亮的凡士林油,美式白皮鞋一尘不染,俨然一副小开气派,住进了一间豪华型的套间。

       这位神秘来客正是潘汉年——

       世代是书香之家的潘家,由于不去做官,只靠务农,做塾师,逐渐成为了“破落户”

       潘汉年秉性聪颖,深得长辈们的喜爱。中学期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他十分爱好文学、外语,特别是戏剧,常扮演穷苦人民的角色,因为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表演使观众为之动容。

       在大革命洪流的鼓舞下,潘汉年告别了家乡父老,只身来到大上海。“五卅”惨案后,潘汉年迅速投入到声势浩大的群众行列,并写了许多反帝檄文。在运动中,他切身感受到革命者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气概,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党任命潘汉年为“特科”领导人,负责情报及保卫工作。从此,他就成了一个神秘的特工人员,长期出没于敌人的心脏地带。他巧妙地把公开的工作与秘密的工作结合起来,利用与社会人士的公开关系掩护党的秘密工作;又隐身地下,联合进步人士组成外围力量,并派同志打入敌人要害部门,刺探情报,给人留下了“变幻无常”的形象。

       1939年的上海既是敌我友三方互相角逐的主要场所,又是摄取各种战略情报的重要窗口。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职业、特殊的工作环境,潘汉年化名萧叔安,租用了百乐门饭店的上等房间作为掩护其活动的地点。而当时,日伪警宪特务也经常出入这家颇有名气的豪华饭店,“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来个身入虎穴。[详细]

       潘汉年很快编织成一个颇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情报网络。他们不仅利用电台,而且还利用邮政联系、派专人递送等方法,始终保持同延安、重庆、香港的联系。他手下的工作人员,各个时期包括内勤外勤不过三四十人左右,队伍短小精干,却富有极强的战斗力。而正是依靠这个情报网络,加上极为巧妙的斗争手段,潘汉年周旋于日本特务和汪伪汉奸之间,“奔波为党险如夷”,创造了中共情报斗争史上的奇迹:

      1941年6月21日,德国进攻苏联,第一个送情报的是阎宝航,随之潘汉年的情报也到了,事后,斯大林曾发电报对中国共产党出色的情报工作表示感谢;苏德战争爆发后,在日本是北上进攻苏联还是南下态势未定的情况下,潘汉年得到日本即将南下的情报,对中共中央制定正确的战略起了很大作用。[详细]


★ 为国共高级会谈穿针引线

       西安事变后,国共和谈出现新转机。不久,陈立夫就派人把潘汉年请到南京,紧急商谈。潘汉年向他申明了党关于和平解决的方针,并希望南京方面积极响应。这次会谈使国民党方面下决心派宋子文、宋美龄等飞往西安,参加谈判。之后,潘汉年又奉党中央之命,多次往返宁沪,为国共高层次会谈穿针引线。

       “八·一三”抗战后,潘汉年改任“八路军驻沪办事处”主任。他利用“八办”的合法身份,积极开展救亡斗争,把上海各种爱国群众团体有机地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强大的抗日救国阵线。他还通过夏衍团结了一批文化人、新闻记者、作家,创办了《救亡日报》,组织出版了许多刊物。他一如既往地进行秘密活动,派遣同志打入敌特机关,广泛搜集情况。

       1937年冬,上海沦陷,潘汉年撤往香港,继续从事文化、情报活动。他利用各种关系,巧妙地安排宋庆龄、何香凝和救国会、文化界名人安全离沪,转移到香港或大后方,并迅速建立起香港情报网,把抗战信息传送给党中央及地方党组织。

       1941年12月8日,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廖承志、潘汉年和刘少文,指示开展与英美等国人士建立广泛真诚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工作,做好在香港的文化界人士和党的工作者的撤退工作。潘汉年担当了这项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经过各方面配合和几个月的努力工作,至1942年5月,从日军的严密封锁中撤退疏散了各方面人士800余名,其中包括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陈济棠、茅盾、金仲华、夏衍、胡绳、张友渔、刘清扬、宋之的、杨刚、梁漱溟、邓文钊、胡风、蔡楚生等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知名人士和党的干部。此外,还安全护送了一大批国际友人到达内地或海外,接应了2000余名回国参加抗日的爱国青年。[详细]


★★ “相信人民” 真挚悼念毛主席

       1949年上海解放后,潘汉年任副市长。1955年3月15日,潘汉年主持了上海中苏友好大厦的落成仪式,当晚乘车去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是解决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问题。毛泽东在会上要求高级干部本人历史上有什么问题要交代的,应主动向中央讲清楚。在会上印发的材料中,有涉及上海市公安局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潘汉年看了材料后,触发了长期埋在心底的一件往事。

       那是1943年,潘汉年奉命到上海寻找汪伪特工头目李士群,搜集日伪情报。与李见面后,李突然提出汪精卫现在很消沉,想见潘汉年。潘汉年明知是圈套,但权衡当时的实际情况,既无法向上级请示,又无法拉下脸而一口回绝,只得随同李士群与胡均鹤一同驱车到汪公馆会见了汪精卫,并和汪精卫作了简短的、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的会谈。事后,潘汉年回到淮南根据地没有马上向组织报告。

        1955年4月2日,潘汉年向陈毅详细汇报了1943年会见汪精卫的来龙去脉,和长时间未向组织说清楚的原因,并将一份此事的经过情况和检讨交给陈毅转报中央。就在递交材料的当晚,潘汉年在他下榻的饭店被捕。[详细]

       虽然被错定为“内奸”,但潘汉年对自己的理想信念至死不渝。在狱中他仍写下了“又是一年终岁暮,难忘往事走延安”,“天摇地动倒流水,但愿冬寒化早春”的诗句。

       8年幽禁,潘汉年一案迟迟未判。直到1963年6月,最高法院以“内奸”罪,判处潘汉年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他曾和朋友说过:“我是冤枉的,这些事一时说不清楚,功过是非,历史自有定论。”

       后来,潘汉年被开除出党,与夫人董慧一起被安置在湖南省公安厅江茶场。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的消息传开,各地举行了各种方式的吊唁活动。茶场场部在礼堂布置了灵堂。

       那几天,场部的主要领导忙得不可开交,没有注意到潘汉年夫妇。9月10日下午不到两点,从家里出来的甘副场长,被站在小平房门口的潘汉年叫住了。显然,潘在这里等候了一阵时间。他以试探的语气问道:“甘场长,我们想去礼堂参加吊唁毛主席的活动。”

       甘副场长想了想,这样的要求不好加以拒绝,便点头应允。

       随后,潘汉年推着轮椅上的董慧来到礼堂。他俩都换上了洁净的素服,胸前扎着纸做的白花。在催人悲痛的哀乐声中,潘汉年扶着步履蹒跚的董慧,来到毛主席遗像跟前,先是三鞠躬,然后低头默哀。两人眼眶里泪水晶莹。

       到了天安门广场召开追悼毛泽东主席大会,场部组织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现场转播,宣传处的同志正在调试全场唯一的9黑白电视机,潘汉年进来了,对场部政治处主任说:“这台电视机太小,把我那台拿出来给大家看。”潘汉年有一台从北京带来的苏制16彩色电视机,由于拆散装箱有所损坏,拿到礼堂后,图像有些模糊,但音质好,画面也大,让更多的同志看到了隆重悲壮的大会实况。潘汉年也同大家一起,坐于较前的位置,从头看到尾。

       在毛主席逝世后的日子里,潘汉年更加沉默寡言,常常独坐一处凝神沉思。[详细]


★★ 功过自有定论 死后用“肖淑安”一名立碑


       粉碎“四人帮”之后,潘汉年动手给党中央写了申诉信,要求平反,撤销原判,恢复名誉。但由于当时仍坚持“两个凡是”,潘汉年夫妇的希望落空了。潘汉年的病情渐渐加重,肝区有病变,下肢浮肿。1977年3月24日,潘汉年被人抬进救护车,送到医院治疗。临别,他安慰董慧:“我一定要回来的。”

       潘汉年入院时用了“肖淑安”的名字,这是他曾用来迷惑敌人的化名。4月14日下午,因多囊肿并消化道出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医治无效,潘汉年病逝。

       遗体在长沙火葬场火化。墓碑上写着:“肖淑安之墓,1977年4月14日病故,妻董慧立。碑号:77—62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多当年同潘汉年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同志纷纷向党中央反映情况,要求复查潘汉年案件。党中央于1982年8月23日发出文件,向全党宣布:把潘汉年同志写为“内奸”,并将其逮捕、判刑、开除党籍,都是错误的。通知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时,距离潘汉年被捕为27载4个月零20天,距离潘汉年逝世为5周年4个月零9天。[详细]【本专题内容来自人民网、中新网、东方网、南方网公开报道】







敬请期待……
  • vo1.01
  • vo1.02
  • vo1.03
  • vo1.04
  • vo1.06
  • vo1.07
  • vo1.08
  • vo1.09
  • vo1.10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