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世界观策划 No.1732011.10.24

  苏尔特的光复和卡扎菲的死亡,让利比亚终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苏尔特的喜讯传来举国欢呼。他们需要欢呼,因为这个国家为这场暴力革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5万人丧生,留下妻儿寡母无人照料。只有650万人的利比亚,仅仅在邻国突尼斯的难民就超过100万。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暴力转型可能并不会换来利比亚的光明未来,回想2003年被撂倒的萨达姆,两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利比亚会不会成为伊拉克第二?老卡未死之时,在地下回想革命之初,是不是也在后悔没早点做出变革呢?[我来评两句]

“一国之君”用死亡为统治买单

卡扎菲在闭眼的那一刻,或是在战火中仍然铿锵陈词之时,是否会为当初的独裁统治后悔,后悔没有早点做出变革?

百姓为暴力转型复出巨大代价

2.5万人在战火中丢掉生命,留下孤儿寡女,战争至今,利比亚在邻国突尼斯的难民人数竟达到总人口数的1/6。

暴力转型留下的仍然是个难料的未来

利比亚为暴力革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但是巨大的牺牲并不意味着就会换来美好的未来,利比亚会不会走上伊拉克的路子?

  
 “一国之君”用死亡为统治买单

  双眼半睁、面目模糊、上衣因被血渍浸透而难辨颜色……在利比亚“过渡委员会”20日公布的录像中,失踪近两个月的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再度“现身”,在意识迷离的情况下被数人拖动向前。这段时长1分08秒的视频随后被证明是卡扎菲69年“疯狂人生”的“最后一幕”。利比亚“过渡委员会”20日证实,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被捕后,因伤势过重身亡。[我来说两句]



  卡扎菲最终用性命“赎罪” 

  行踪被发现后的卡扎菲高喊“别开枪,别开枪”,结果,还是有武装人员开枪了。“过渡委”官员称:“卡扎菲的头部被击中,许多人向他开火,他死了。”据称,卡扎菲被捕后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是谁?发生什么了?”。一名士兵透露,他用鞋袭击了卡扎菲(在阿拉伯世界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并挥舞着鞋子以示炫耀。北非的一代枭雄就这么屈辱的离开了人世。在闭眼前,卡扎菲是否在为当初的决策而后悔呢?

 
  曾经的利比亚第一家族:死的死,逃的逃 

  卡扎菲有过两次婚姻,共生下8个亲生子女,其中7个是儿子。在革命之前,每年有数百亿美元流入卡扎菲子女们的腰包。而今卡扎菲的家族何在,20日脾气最暴躁卡扎菲第四子穆塔西姆在当天与父亲一块被杀,另外与卡扎菲一起的两个儿子也被抓。卡扎菲的妻子萨菲亚、女儿艾莎以及五子汉尼拔和大儿子穆罕默德携子女已逃亡阿尔及利亚。次子:赛义夫-伊斯兰已被确认死亡,三子赛阿迪或已遭尼日尔拘留,六子哈米斯可能也已身亡,八子赛义夫-阿拉伯和三名卡扎菲孙子今年5月在北约空袭中死亡,曾经的利比亚第一家族死的死,逃的逃,昔日风光早已成过眼云烟。[详细]

  卡扎菲统治集团分崩离析 

  自利比亚骚乱以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步步失去支持,原本在自己身边唯唯诺诺的高官们纷纷叛变。原司法部长贾利尔2月21日在联合国禁飞区决议后在班加西建临建立临时政府。原内政部长阿比迪自1969年政变时即跟随卡扎菲,但是他也很快加入了反对派,叛逃的原外交部长库萨曾是卡扎菲的密友兼太傅,也是利外交政策的设计者。除此之外,原情报局长杜尔达,原驻联合国大使特雷基等高官也纷纷倒戈,而卡扎菲的小儿子赛义夫-阿拉伯此前竟也传出叛变消息。仍然追随卡扎菲的官员们或者被杀,抑或被抓。利比亚统治集团在内战中分崩离析。[详细]

  
 百姓为暴力转型复出巨大代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利比亚人纷纷涌上的黎波里街头,欢呼穆阿迈尔-卡扎菲之死和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8个多月的流血冲突之后,利比亚成为今年第三个推翻独裁者的阿拉伯国家。人们有理由欢呼,但如果回头看看利比亚人民为内战所付出的代价,兴奋之后还有多少悲伤。[我来说两句]



  仅在突尼斯的难民总数就占到了人口总数的1/6 

  3月份,在北约对卡扎政权动武之前,利比亚动乱就已造成30万人逃离家园。而到10月6日,仍然有大批利比亚难民如潮涌般地通过拉斯杰迪尔口岸进入突尼斯境内,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次,其中仅9月份就有40万利比亚难民通过这个陆路口岸进入突尼斯。另据突尼斯内政部此前公布的数字,目前滞留在突尼斯境内的利比亚人已经超过100万。而据小编网上得到的消息,利比亚总人口数为650万左右,光滞留在突尼斯境内的利比亚难民就已经达到了人口总数的近1/6。这还不算逃至埃及、意大利、马耳他等国家的难民数量。而且难民们在难民营里面临着缺衣少穿的境地。生活环境恶劣。

  超2.5万人在战事中丧生
  利比亚执政当局“全国过渡委员会”10月19日称,自今年2月中旬利比亚爆发反对卡扎菲政权的反政府示威至今,已经有超过2.5万人在战事中丧生。利比亚执政当局“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10月19日表示将对那些对抗卡扎菲政权以及在战场上死亡的士兵及其家属给予补偿。他说,“烈士的家属、(战斗中)的伤者和士兵们将得到补偿”,他同时指出,目前执政当局没有足够资金,因此呼吁大家保持“耐心”。

 
  经济破坏严重:非洲最富国成往事 

  1981年利比亚人均国民收入就已经达到1.1万美元,成为非洲最富的国家,国民享受义务教育和完善的医疗体系。凭借石油、天然气资源带来的丰厚收入,利比亚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有了很大提高。在利比亚,全民享有免费医疗和教育,国家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价格补贴。很多居民都住上了新盖的楼房和砖房,大多数家庭都有小汽车。而内战中,这一切化为乌有,人们被迫流亡,缺衣少穿,甚至丢掉生命。而利比亚的经济和基础设施也在战火中遭受毁灭性打击,利比亚全境解放值得庆贺,但利比亚所面临的经济重建之路还很长。[详细]

  
 暴力转型留下的仍然是个难料的未来

  卡扎菲之死会否令四分五裂的利比亚“过渡委”各派感到“无患”,从而放心大胆地展开权力斗争?在的黎波里易手后就已跃跃欲试的部族割据势力,会否借机向新政权狮子大开口,从而令未来的利比亚变得更加松散、分散,缺乏凝聚力?暴力的转型利比亚换来的仍然是个难料的未来。[我来说两句]



  卡扎菲之死会不会是内耗甚至内战的起点? 

  “全国过渡委员会”内部构成复杂、意见多元,难以形成合力。在组建新政府的问题上,“全国过渡委员会”内部矛盾重重,组建工作被迫一再推延。能否弥合新政权内部分歧,将决定这个国家的重建能否平稳推进。而新政权一旦在权力和利益分配问题上处理不当,极可能激化矛盾。此外,利比亚目前有至少150个部落,这些力量在未来国家重建过程中将提出各自的政治诉求。如果协调不好,很可能让国家陷入内战和四分五裂的窘境。

  转型典范还是下一个伊拉克?
  正如8月21日晚反对派武装攻入的黎波里时狂喜的利比亚民众,数十万伊拉克人也曾在2003年3月庆祝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就像如今的利比亚,后萨达姆时代之初的伊拉克看起来也像迈上了民主的康庄大道,成为中东地区首个转向自由的典范。但是,几个月来,当利比亚反对派构想后卡扎菲时代的种种可能时,沉吟最多的恐怕是伊拉克在八年前印下的前车之鉴:独裁倒台之际竟是更加血腥之始,战后内乱所付出的代价竟比为争取自由而战的更大。

  革命后利比亚“归零”,远未“万事大吉”
  利比亚的暴力转型,让国家重新归零,说的好听点,利比亚内战为国家开启了通过光明前景的大门,如贾布里勒说:“利比亚人民应该认识到,现在是塑造一个新利比亚的时候了,一个团结的利比亚:同一个民族,同一个未来。” 说的难听点,门开了,你迈进去怎么走,那还很难说,因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再前面埋伏着,如上所述,现政府内部如此复杂的利益、矛盾如何处理;如何迅速恢复秩序和民生;前朝的“遗老遗少”应该如何对待;如何能迅速兑现革命之处的诺言,让国家走上民主宪政之路。所谓一步不慎,满盘皆输,重新归零的利比亚前景并不乐观。

 
  
 两败俱伤的暴力转型绝非最佳之选

  尽管当前的利比亚变革看上去很鼓舞人心,但评论认为,这种暴力革命模式,很难成为值得效法的变革样板。相较于利比亚反对派借助北约军事力量耗时6个多月用暴力方式将卡扎菲赶上绝路,之前突尼斯和埃及的民众仅用数周时间且以示威的方式完成了变革。另一个北非国家摩洛哥甚至进行了意义深远的政治改革。[我来说两句]



  是什么把利比亚逼上了暴力转型之路? 

  1969年27岁的卡扎菲以一场不流血的革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时,他拥有那个时代的革命者的经典形象——面容俊朗、短发、意气风发、时而展露沉思的一面。他以埃及的纳赛尔为榜样,以阿拉伯世界统一富强为理想,在当时,的确得到了许多国人的拥戴。“若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最终,岁月和权力的侵蚀,使他变成了这个面皮浮肿、举止怪异的老独裁者,以横死枪下,了结一生。卡扎菲用变革赢得了政权,却因对权力的迷恋而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让人民被迫走上了暴力转型之路。

  如果卡扎菲能够主动变革……
  相较于利比亚反对派借助北约军事力量耗时6个月才将卡扎菲赶上绝路,之前突尼斯和埃及的民众不过花了几个星期时间,而且用的是示威的方式。与利比亚相比,这种和平变革所付出代价要小的多。当然这种变革并非统治者所愿,本-阿里外逃,穆巴拉克被关进牢笼。与埃及和突尼斯相比,摩洛哥国王的抉择更加明智:6月17日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宣布放权推动民主,加强首相和议会的权力。此举被被视为摩洛哥“宪政改革”的一大步。而回望历史,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民主转型。当权者蒋经国的伟大转身更是为他赢得了身后美名。[详细]

  卡扎菲留给叙利亚、也门的“遗嘱”:变革莫待无用时 

  1908年,当时的清政府在风雨飘摇之中出台了《钦定宪法大纲》,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因为这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定皇帝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第一次将皇帝从来不受任何约束的无限权力有限化,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变革来的太晚,何况并非真心实意。清廷在辛亥革命的炮火之下走到了尽头。历史不断在重演,而且不断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上演着。卡扎菲用死亡向现在身处示威浪潮之中,接近内战边缘的叙利亚、也门的当权者们发出警告:要么变革,要么下台。[详细]

我来说两句
 
  [Ctrl+Enter]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