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2012年2月20日 第859期

捆绑生造词语模糊对错,对语言糟蹋歪曲事实;“保卫汉语”,先从清理官话术语开始。

转发至: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 白社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编者按

  面对“维修性拆除”和“保护性拆除”,我这个以汉语为母语的网民,还真不能淡定。既已拆除,“维修”岂不是谎言;既然要“保护”,拆除了还怎么“保护”?谁能找出“维修”、“保护”与“拆除”之间的交集来?所以有此一问,不是因为这不能拆,那不能拆,而是我觉得,这是对汉语的糟蹋。[详细]

>> 新闻回顾:蒋介石重庆行营遗址被拆 官方称保护性拆除

BRIEF 1

还有多少“保护性拆除”句式可以再来?

“维修性拆除”余声未了,“保护性拆除”又闪亮登场

BRIEF 2

“官方术语”为何成了“冷笑话”?

捆绑生造词语模糊对错,对语言糟蹋歪曲事实

BRIEF 3

“文过饰非” 的官话留下岂止是笑柄

荒诞的遮丑布上铺满谎言、心虚和痞气

BRIEF 1

还有多少“保护性拆除”句式可以再来?

“维修性拆除”余声未了,“保护性拆除”又闪亮登场

   近日,蒋介石“重庆行营”正在进行“保护性拆除”。继北京梁思成、林徽音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之后,蒋介石“重庆行营”正被“保护性拆除”。作为重庆市重要抗战遗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旧址200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1月,该址的保护方案通过了重庆市文物局的审批。据当地部门解释,目前正在进行的施工是这项文物保护项目的一部分,今年8月将在原址进行文物复建,复建将尽量保留原有实物。工程预计2013年10月竣工,修好后的行营将作为抗战历史陈列馆,对公众免费开放。[详细]

汉语词汇如此丰富,官话不愁找不到体面的替代词

  休假式的治疗:2012年2月8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通过新华网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据悉,王立军副市长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不适,经同意,现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详细]
  破坏性试验:2011年12月5日,安徽合肥市在建的包河大道高架桥正在搭建的临时钢梁坍塌,多名工人在这次坍塌中受伤,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这只是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的一次“破坏性试验”……[详细]
  轻度追尾: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发生追尾事故,造成271人受伤,中央电视台播报新闻时,说是“轻度追尾”。[详细]
  试探性自杀:2011年8月31日,湖北荆州公安县一纪委主任在自己的办公室离奇死亡,身上共有11处刀伤,警方则称前10刀系“试探性自杀”。[详细]
  礼节性收入:2010年1月29日,河南驻马店市政协原副主席崔喜成称,逢年过节收钱并非受贿,因为这是基层干部逢年过节送的“礼节性收入”。[详细]

为掩难堪涂脂抹粉,死尸也能化妆成活人

  在中国人的嘴里和笔下,不存在失业(那叫“待业”),没有人偷渡(那是“私渡”),不可能通货膨胀(那叫“物价上涨)……面对负面事物,我们汉语的词汇是如此的丰富,永远不愁找不到体面的相关词和替代词。这些文过词语就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化妆品,为难堪事物涂脂抹粉,哪怕是粪便也能修饰成鲜花,哪怕是死尸也能化妆成活人。[详细]

“纯洁汉语”“保卫汉语”,先从清理官话术语开始

   据说,汉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不仅达意,而且表情,书写起来方方正正,或者龙飞凤舞,有美感。曾经有一阵子,有专家学者忧心汉语的不规范使用,提出“纯洁汉语”,或者“保卫汉语”。好像也有政府部门跟进,规定不能在汉语中夹杂使用外来语。也好像,这样的规定,效力似乎很有限。而在我看来,“纯洁汉语”要有的,“保卫汉语”,这个也可以有。但关键不是杜绝外来语,也不是挤掉“火星文”,而是先把糟蹋汉语的现象杜绝,先从清理“维修性拆除”和“保护性拆除”这些不着调的词语开始。[详细]

BRIEF 2

“官方术语”为何成了“冷笑话”?

捆绑生造词语模糊对错,对语言糟蹋歪曲事实

  留心一下,这些年,糟蹋汉语的现象恐怕并不鲜见。执法者跟执法对象冲突了,不叫“干仗”而叫“肢体冲突”;经济下滑了,不叫“衰退”而叫“负增长”;物价上涨了,不叫“通胀”而叫CPI“高企”;对权力不当行为的举报,不叫“意见”而叫“诽谤”……
  把不相干,毫无关联而且没有基本逻辑关系的东西,捆绑起来,硬造出一个词语,搬弄是非,模糊对错界限,就是对语言的糟蹋,更是对事实的糟蹋。[详细]

造词成为惯性,借口就变成了顺口

  “保护性拆除”,“拆除”等于“保护”其实玩的就是“以新换旧”的游戏。只是,在文物行业,“新不如旧”永远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同膺品相对真品,无论工艺水平如何卓越、外在观感如何美妙,注定都是没有价值的玩意儿。同样的,在文保建筑的原址上,按照原貌复建,现代的钢筋水泥注定了无法写上历史的质感,零星的构件充其量算得上点缀的历史标签,成为了历史遗迹的一丝遮掩破布。代之以躯壳的建筑,或许更象是承载保护铭牌的盘子。

再堂皇的名头也难掩造假的恶臭

  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乍听之下,还以为是病句罗列。不幸的是,寄寓在这些矛盾句式之上的,是令人痛心的冰冷现实:当“文物保护”的光鲜名义,沦为实质性破坏的掩体,这岂止是个黑色幽默? 在文化场域,“拆迁”俨然是一块无以漂白的污斑,制造着文化资源的流失。哪怕是打着“保护”的旗号,衍生的亦是满地狼藉。

为撑面子不敢直面问题就是逃避责任

  文物“新不如旧”是人尽皆知的常识,更遑论所在的文管部门,焉有不知之理?或许对于他们来,舆论声中,文保单位和古建筑,不在手中消失便是责任的底线。“保护性拆除”所玩的“以新换旧”的游戏,又不啻是李代桃僵的伎俩,即偿还了长期以来保护不力的旧债,毕其功于一役又免取了修修补补的新忧。只是,这个责任账的算法听起来让人心酸与无奈。 由此可见,“保护性拆除”其实是文保责任的“遮羞布”,包扎是文物保护的功利性痼疾。[详细]

BRIEF 3

“文过饰非” 的官话留下岂止是笑柄

荒诞的遮丑布上铺满谎言、心虚和痞气

  鲁迅尝言:“墟社稷、毁家庙者,正多无信仰之人。”一语道出强拆者们的症结——正因欠奉文化信仰,他们才一头埋进名利场,投机钻营。而保护性拆除等荒诞词眼,不过是一块遮丑布,上面铺满谎言、心虚和痞气。[详细]

“撒谎会失去国民信任,不说实话会成为罪人”

  人民网记者:“您不害怕余震和核辐射吗?”受访某日本民众:“我相信政府的解释和媒体的报道,他们都说东京暂时没有问题的”。记者:“但是政府或许会隐瞒事实,不是吗?”民众:“我想他们不会。政府撒谎会失去国民的信任,这么大的事情不说实话会成为罪人的”。[详细]

谎话失去信任,离开信任的社会基础不存在任何事情免谈

  卢曼给信任定义为:“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转,减少不必要内耗的必然选择;“依赖”是中国社会、政体与大众之间的关系写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合作的基础,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信任是和谐社会、做任何事的基础。基础不存,任何事情免谈。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