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 吴敬琏
  • 厉以宁
  • 樊纲
  • 高尚全
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初提出者之一,也是最坚定的捍卫者之一。他参与了1978年以后几乎所有重要的经济改革论战,循着他的思想演进路径,不难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

捍卫者吴敬琏:为市场经济体制而战

  20多年前,中国经历过一场充满火药味的关于“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大论战。论战源起1988年,中央政府发起的“物价闯关”改革失败。次年,经济发展速度降到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大量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加,经济局势动荡,关于意识形态的争论也变得敏感起来,甚至早在几年前已经尘埃落定的“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之争,也被再次摆上台面。

  有媒体评价称,在这场大论战中,性情温和的吴敬琏扮演了“孤胆战士”的角色。

  他把自己变成了“靶子”。1989年秋天,吴敬琏参加了在中南海召开的70天经验教训座谈会。会上,他不但捍卫“商品经济”,还提出应该用“市场经济”这个新名词,洋洋洒洒讲了1个半小时。

  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最初提出者之一。1988年初,他与同事胡季写出专题报告《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几点意见》,提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概念。当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了这篇报告,这是中央党报上首次出现“市场经济”这个名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20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惊人变化:GDP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人均收入迅速增加。

  吴敬琏当年的大胆预言已经成为现实,但他却在反思。

  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的20年间,社会出现了公法不彰、社会失范、腐败蔓延等现象,这促使吴敬琏不断思考改革前途:1998年,他发出避免滑入权贵资本主义泥坑的警言。2000年起,他大力呼吁建立好的市场经济,即建立在公正、透明的游戏规则之上的法治的市场经济。

  他认为,上述问题,还是源于经济改革没有到位。近十年间,他越来越多地表达这种忧虑。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吴敬琏在接受媒体采访再度重申:“中国目前还走在改革的半途:一方面,20世纪末期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初步框架;另一方面,一些领域改革的大关还没有过。”[详细]

厉以宁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在1980年代初即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小组成员。他的另一个身份也广为人知——总理李克强的老师。他的观点一直备受各界关注。

厉以宁:“人的城镇化”是当前之重

  他认为,面对当时盘根错节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选择的改革方式是:先从农村改革开始,再转入城市改革;而在城市改革中,以企业改革为主线,同时进行经济方面的一系列配套改革,逐步取得胜利。

  他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是正确的。农村的改革使家庭承包制确立下来。到80年代初,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而正是由于农村改革取得了成就,所以从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起,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入城市。

  “当时一种思路是要搞所有制改革试点——既然要走市场经济的路,就必须重新塑造社会主义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微观经济基础就是企业,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产权必须明确,投资主体必须明确,企业必须承担责任。谁来搞?怎么搞?股份制。”厉以宁后来回忆称。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日趋清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道路就是股份制。

  在厉以宁看来,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有两个支柱:一个是国有企业体制,一个是城乡二元体制。过去30年,中国改革的主要方面在国有体制改革,今后的重点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他把眼光越来越多地投射到后一处的改革上。

  在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厉以宁再次呼吁,中国当前迫切需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二次分配应该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 [详细]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相关观点被有的经济学家评价为“比较温和”。

樊纲:每一个三中全会都在往前走

  他认为:“我们可以有我们的中国特色,有过去的文化、历史,有中国特殊的关于制度的一些文化、概念,我们在历史长河当中会保留下来,但是这些都不影响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基本制度(产权关系、法制、政治上的制衡和利益集团的参与)。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是基本的制度要素必须要有——既然要转轨,就要真正在一些基本的制度问题上实现这个转轨。”

  樊纲认为,只有国有企业是不可能发展市场经济的。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把真正的竞争带进了经济活动,这样交易价格才可能真正成为市场价格,市场机制的方方面面也才能够真正逐步发展起来。同时,私营经济的发展,也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更好的条件。1994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实行国企改革,在很多领域实行“民进国退”。

  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及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樊纲认为:“这次对产权保护、产权改革提到了很高的角度,基本上解决了过去20年提到的很多问题,但是,比如法制改革、政府的改革等等很多问题还没有涉及到,很多问题还没有揭露出来,还是要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所以我还是把它看成一个里程碑式的东西,要逐步发布下去。”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长远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我宁可悲观一点……”他说。[详细]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曾被誉为“中国改革进程中推行市场经济的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他参加过三次三中全会改革决定的起草工作。它们分别是: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

高尚全:改革无止境

  此前,很多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一谈到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但在理论界,已有学者反对这一看法。当时中央指定国家体改委由高尚全等参加起草此次《决定》。他们竭力主张把当时理论界讨论商品经济的成果变成中央的共识,写进《决定》。

  不过,起草小组有成员担心,把“商品经济”写进决定,会把社会主义混同为资本主义。高尚全多次建议在《决定》草稿中写上“商品经济”概念,多次被否定。

  在此僵局下,高尚全建议以中国体改研究会和中国体改所的名义,在北京西苑饭店召开了一次理论讨论会。

  会上经由讨论取得共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并无必然联系,商品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范畴”,“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只有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富中国”。

  他认为,《决定》的重要意义还包括:打破了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可分离的观念;提出要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打破了社会主义同平均主义等同起来的传统观念,重申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强调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要求通过改革,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坚决克服平均主义思想。

  传统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关于提“劳动就业市场”还是提“劳动力市场”,有人说:劳动力怎么进入市场呢?劳动力进入市场就影响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但高尚全坚持要理直气壮地提出劳动力市场。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他写道。[详细]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