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日剧里的中国人是中日关系“晴雨表”

二战时:中国军人丑陋无耻 女人柔弱多疑


日本的二战影视剧

1939年日本的宣传战争的电影《上海陆战队》,将日军在淞沪会战中的恶劣表现进行了颠覆性美化,中国军人则在其中扮演了丑陋、无耻的一方,无论是战斗素养,还是个人品格上都和日本军人有很大“差距”。在这一时期日本的剧情类电影中,中国女人的出镜率远高于中国男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41年的《苏州之夜》。但是,其中的中国女人全部以柔弱、多疑的形象出现。更可笑的是,中日关系在这一时期的影片中被极度美化:日本人侵占中国领土、欺凌中国人的事实被粉饰成“日本在为中国人带来福利”的假象。[详细]

二战后:中国人充满勇气和智慧

战败后的日本开始了一轮社会反思的高潮。尽管右翼势力的影响尚在,但总体看中国人的形象在这一时期有所改观。1950年,日本推出了首部反二战题材电影《黎明的逃脱》,中国军队不再像以前那样羸弱不堪;1959年起,日本左派导演小林正树推出了《做人的条件》六部曲,不仅中国人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还承认了日本对中国的战争是场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的反击是正义的,影片充满勇气和智慧,获奖无数。[详细]

中日建交:刘备和孙悟空都是大英雄


《西游记》

1972年中日建交,中日关系进入缓和期,中国人形象在日本电影中相对客观。纪录片《战争与人》,在1970-1973年连续拍摄了三部,通过亲身参与过侵略中国的五代一家从兴盛到衰落的故事,完成了一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史。其中的中国人形象因客观、真实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山本萨夫也因此荣膺每日电影奖最佳导演。

在这一时期,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也开始被日本影人大规模改编,1978年真人版《西游记》和1991年德间书屋动画版《三国志》成为最具代表性影片,孙悟空、刘备等英雄形象藉此为日本人熟知和喜爱,至今仍是影视动漫作品的宠儿。[详细]

20世纪末:神秘美好的中国人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电影市场很多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导演作品中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或温婉或神秘,有着独特的意味。重要的是,在这些作品中,中国人的戏份大幅度增加。三池崇史1998年拍出了完全不同于自己之前风格的《中国鸟人》,展示了唯美的中国风光和神秘、淳朴的云南部落文化;而在2005年野村泰夫的爱情电影《上海恋香》中,中国人更加淳朴,中日友好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详细]

日剧刻画中国人,看上去很“理性”

表面看,这几年刻意丑化中国人的日剧真不多

近些年的日本影视作品,虽然这些日本人所塑造的中国人多数来自社会底层,但是刻意丑化却真的不多。日本鬼才导演岩井俊二的《燕尾蝶》中的“肖飞鸿”更为中国观众津津乐道。由三上博史扮演的这个中国男人虽然出身社会底层,只是在一家废品安置区兼汽车修理站工作,但是在中国影迷心中仍然是重情重义的代表人物。 [详细]

2008年后,中国人形象呈现“两极分化”

岩井俊二的电影或许只能算作孤例。事实上在2008年后,由于中日间经济和领土纠纷不断。这使得日本影视创作者对中国的看法再度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人对中国人友好和光鲜的一面感兴趣,亦有不少人又开始丑化中国。在2008年NHK的电视剧《上海潮》中,中国人成了友好互助、善解人意的一方。不过在2010年推出的电视剧《月之恋人》,在刻画与日籍公司抗争的中国工人上,明显有失偏颇。[详细]

日剧里中国人本就很少,涉及中日战争的更少

而日本影视剧刻画中国人之所以显得理性,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量少。在日本演员矢野浩二的记忆中,日本影视作品中的中国人远没有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日本人多。这与日本的民族单一性有关,他们外来人口比例很少,因此对移民电影涉猎的也就不多。而由于对历史的避讳,有关中日战争时期的题材就更少。而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增强,两国分歧不断,日本人对中国的情感转入了一个相对复杂的时期,为避免争议,有中国人的影视作品更是大量减少。[详细]

大量美化日军二战表现的电影仍不断出现


《萤火虫之墓》剧照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的反战影片不再重点着墨于侵略战争对他国造成的伤害,而更倾向于强调“日本也是受害者”、“日本国民也很痛苦”,如广为人知的《萤火虫之墓》等。进入21世纪后,日本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大为转型,甚至对战犯进行美化。如以明治维新后日本崛起为背景的《坂上之云》,剧中刻画的日本军人勇敢、坚韧、智慧,甚至还被赋予了“亚洲人民保护者”的形象,但却选择性地忽略了日俄战争是一场蹂躏中国人民和国土的分赃战争这一本质。 [详细]

日本“神剧”背后是对立的民间情绪

中日的知识阶层对对方认同度较高

一项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精英和高校师生、日本的知识分子对对方国家的好感度明显高于普通公众,分别为52.8%、36.3%,且在近三年中较为稳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对对方国家总体印象的判断相对理性。 [详细]

但更多的两国国民看彼此“越来越不顺眼”

而最新的调查显示:虽然中日两国公众始终看重中日关系,但对现状的认可度急剧下降。中国普通公众对日好感度为5.2%,去年为31.8%;日本公众对中国的好感度为9.6%,去年为15.6%。因受中日关系恶化的影响,两国的普通公众对对方国家的好感度与2012年相比均大幅下降,并降至9年来最低值。 [详细]

民众对立情绪成为中日“神剧”生存土壤


抗战剧《枪神传奇》

而普通民众正是中日两国“神剧”的最大受众市场。2005年,以日本大和战舰为主角的《男人的大和》在日本上映,票房极高,并在年轻人中获得追捧,不过却遭到二战受害国的批判。同样在中国,连绵不断的“抗日神剧”虽然遭人诟病却依然层出不穷,除了利润驱使和审查管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迎合了社会上的民族主义情绪,不要小看了这股力量,在湖南经视年度收视的比拼中,《甄嬛传》最终还是败在抗战剧《枪神传奇》面前。 [详细]

别让“神剧”激活心中的魔鬼

对于中日两国的民众而言,直面历史,理性沟通无疑对于两国关系的良性发展十分必要。当民族主义情绪被过多的注入影视作品,往往爆发式增长为一种充满戾气的极端民族主义,吞噬着两国民众在国家关系认知上的理性,无助于彼此的交流。正人先正己,中国的神剧制作者有必要率先做个表率,一味对于近代史的肆意发挥,其实质如同他国篡改历史书一样,如果我们自己尚不能尊重历史,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来正确看待那段疮痍岁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