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1999年,嘎纳广告节的获奖作品中有一个鲜花速递的广告,一位老人坐在家中看书,楼上两口子打架,闹得心里发慌,于是老人打了一个电话。几分钟后,楼上的战斗正趋白热化时,响起了门铃声,男主人公气冲冲地开了门,只见一个鲜花使者拿着一束鲜花。第二个镜头是,楼下的老人依然看书,却隐约从楼上传来了某种运动的响声。同样是1999年,在中国大陆可少见这种出点格的广告,但进入21世纪,到了2002年的今天,商家似乎唯有拿出更出格的创意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于是,老百姓们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包二奶”广告就现身深圳,北京公交车站旁也竖起“好色之‘涂’”的牌子,还有一位酷似领袖毛泽东的人物举着一瓶干红葡萄酒,面带微笑,频频点头……这些打着“另类”旗号的边缘广告向国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宣战,引来无数争议。
边缘类型一:猛打色情擦边球
实例
深圳:“二奶”“等着你来包”
工商部门称,这幅广告创意新奇,并没有违法。
11月的深圳,在繁华地段突然出现一巨幅的“包二奶”广告,底色为红色,左半部是一白色的性感女子剪影,下端有一行“等着你来包”字样。尤其显眼的是,“等”字就压在女子剪影的臀部上,而“包”字特地运用黄色进行处理。搞了这么多噱头,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广告牌发包”的广告。
北京:公交车站有“好色之涂”
北京的站台广告
最近在北京的一些公交车站出现了一幅关于涂料的广告,广告词为“好颜色之涂料”,但“颜”和“料”二字用白色的小字排在其他字之外,人们一眼看到的是黑色醒目的“好色之涂”四个大字。
广州:“亚当”“夏娃”卖鞋?
这些宣传海报十分醒目,鞋城顾客经过纷纷驻足而视。
广州某鞋城,一品牌运动鞋正在在做促销活动,鞋城内到处张贴几米高的半裸体真人宣传海报。海报上是一对被去掉头部的男女,他们都穿着一双运动鞋,右手都拿着一只青苹果,其中男的身上只穿了一条黑色内裤,女的则一丝不挂,“关键部位”用一片树叶遮着,海报上还写着“敢作敢当”等字样。据介绍,海报中的人物象征西方传说中的“亚当”、“夏娃”。
汕头:“无痛人流”“睡”市区
汕头:“无痛人流”“睡”市区
前不久,在汕头市区繁华路段的一块巨幅“无痛人流”灯箱广告在当地引起了一场风波。这块醒目的广告牌上一名女子正酣然入梦,旁边写着“3分钟无痛人流,让你安枕无忧”等字样,广告牌夜里会发出耀眼的灯光,十分醒目。一名中学生家长很担心,如果孩子看到了这样的广告,会不会认为“人流”是一件“轻松”、“随便”的事呢?
边缘特征点评
上面提到的这些广告,当地的工商部门都接到过举报,但多数都表示,其广告内容并没有明显的字眼涉及到黄色的不健康内容,或有贬低别人夸大自己的意味。对于这种打擦边球的情况工商部门也不好管。而另一方面,广告制作人和商家都认为,只要能引人注意,广告创意就是成功的。对此,广告界业内专家、北京广播学院段鹏博士认为,广告制作本身虽然没有道德教化的责任,但也不能触犯社会的道德文化认知。在西方国家,10个广告创意可能就有一个沾色情边的。可中国人有自己的民族性,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广告创意不能只看重知名度,还要考虑美誉度。如今制作带有性意味的广告成了一种风气,究其原因,是一些广告人太浮躁,一味照搬国外的做法,却不肯沉下心来做中国本土受众接受的广告创意。
边缘类型二:借领袖形象套政治语言
实例
某干红葡萄酒广告主角酷似领袖毛泽东
今年10月份,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和八套节目播出的一部干红葡萄酒广告片,因为广告主角的外形与领袖毛泽东十分相像,引起人们的争议。一套节目播出的是一条5秒钟的广告,背景是祖国山河的壮丽风光和万面红旗,广告主角手里拿着一瓶干红葡萄酒,面带微笑,双目注视,频频点头,表示他对该酒的赞赏与肯定。该广告的广告语只有一句话:祖国山河一片红,×××干红葡萄酒。
八套节目播出的则是一条15秒钟的广告,主角仍然是这位酷似毛泽东的人物,他用观、闻等动作表明他对酒的赞赏,中间也穿插了壮丽的祖国河山和万面红旗等画面,广告语除了包含“祖国山河一片红,×××干红葡萄酒”外,还套用了“三个代表”的句式,即“×××干红葡萄酒,代表葡萄酒的创新工艺,代表葡萄酒的时尚品位,代表葡萄酒的健康潮流”。
这则内容敏感的广告一播出,马上有观众打电话投诉:“祖国山河一片红”是文革时期的特定语言,因为这句话引出的“邮票风波”已成为一个政治事件。如今,不应该再使用此类语言。另外,片中演员运用毛泽东的形象,是《广告法》所不允许的。这是一部不严肃的广告片,应当停播。
那么,这部广告片到底合不合法呢?对此,中央电视台广告部负责广告审查的同志说:“该广告是经国家工商总局辖属的中国广告协会咨询中心审查的,各类手续齐全,符合法律规定。”
对于这部广告,烟台白洋河酿酒集团董事长也有一番解释:片中演员是我们从河南商丘请的,名叫首位,他只是与毛泽东很像而已,我们没有表明他是毛主席。“祖国山河一片红”并非文革语言。文革时期的邮票风波说的是“全国山河一片红”。至于“三个代表”的广告词,说的都是葡萄酒的事,并没有引用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也没有总结出“三个代表”四个字,没有必要神经过敏。
边缘特征点评
这个葡萄酒广告被观众认为不尊重国家领袖,并且与很多敏感的话题扯在一起,却依然合理合法,原因就是那“不严肃”的一切都是观众联想出来的,并不真实存在。一些边缘广告的特点也正基于此,就是让人产生一些联想,在揣摩、争议它的同时,广告本身所承载的义务与责任也就完成了。而边缘永远只是“靠近界限”,对于早有心理准备的企业和广告人来说,不可怕!
边缘类型三:对传统观念提出挑战
实例
公益广告《橘子》引发教育价值观争锋
杨采妮在《橘子》中扮演的是西北农村的一位女孩。
著名导演陈凯歌首次执导的公益广告片《橘子》从12月2日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这部一分钟广告片还没有播出就引起广泛关注,不仅是因为陈凯歌的名人效应,更因为它传达的主题被认为是在质疑“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教育价值观。
广告片讲的是一个西北农村女孩告别乡亲去城里读书,临走前,父亲送她一个橘子,握着饱含亲情的橘子,女孩对父亲的背影依依不舍。这时画面打出字幕:“一个橘子有多重?”几年后,女孩报考美院,在考场门口遇到了一位卖橘子的老人,在她走进考场前,一场大雨从天而降,女孩赶去用一把伞为老人和两筐橘子挡住风雨,而自己却在那场决定前途的考试中迟到了。这时画面出现了“两筐橘子有多要紧?”的字幕。多年后,女孩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她带领孩子们到野外写生,学生将一幅稚嫩的画递到她的面前,画的是一棵结满果实的橘子树,女教师欣慰地笑了。广告片最后的字幕是:“教育不仅仅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
《橘子》的情节和主题词对“教育”的理解,被评论为“是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教育主题的一次大胆质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某主任认为,“教育不仅仅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这句话表述得似是而非,本身就表明作者“不懂教育”——“教育当然从来就不完全为了知识!但是,教育的一切目标也不全是为了‘爱’!”
教育学家杨东平的看法就正相反,他认为,弥漫在教育领域中的功利主义“越来越强”,整个社会的人才观有些变了味儿。《橘子》直接呼唤一种容易被漠视的教育观,这样的声音弥足珍贵。
关于《橘子》的争论,在网站上搜索至少能找到10篇文章。但争论归争论,“爱是果实”和“知识改变命运”一样,不是一个学理更不是教育的定义,仅仅是一种价值取向,怎能简单用对或错来简单概括呢?
边缘特征点评
“感动,而不是说教。”这是公益广告创作的最高境界。导演陈凯歌在拍《橘子》的时候恐怕没想到,细心打造的一个感人故事却遭到质疑,引起教育界的争论。正像他自己说的:“我拍的这部广告片,只是表现了我对教育、知识的一种理解,最初的创意并没有什么质疑的针对性。”所以,作为观赏者,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在教育观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毕竟这还是一个关于亲情、关于爱的故事。
在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的今天,广告无时不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而有争议不一定是坏事,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些边缘广告。它们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老百姓的思想正进一步开放;它们能够引起争议则说明现代人保护自己的意识越来越强。关于这些边缘广告的讨论也许会越来越激烈,相信这也是广告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