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长沙段全长72公里,河道中蕴藏着较丰富的砂砾石资源,估计保有储量4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量20亿立方米。但湘江长沙主城区段范围内的砂石经数年大量开采,储量已大为减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砂石采挖量不断增加,主城区河段砂石资源已近枯竭,现保有储量不足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储量不足0.5亿立方米。目前,湘江长沙段的砂石资源主要分布在猴子石大桥以南、长石铁路桥以北的望城县行政区内。这一现象引起了长沙市政协的高度关注,在最近召开的长沙市政协九届二次全会上,委员们纷纷就此递交提案,呼吁加强湘江河道采砂管理。
掠夺性开采留后患
据长沙市政协调查,目前湘江长沙段砂石开采业已形成了集体经营与个体经营并存的格局,到目前为止,市区内的砂砾石经营业主已达80余家(尚不包括四县、市和无证经营的“地滩”),砂场85个,采砂工程船50余艘,自航自卸运砂船100余艘,从业人员约1万余人,年采销量1200至1500万吨。
2003年是湘江历史低水位期,砂石开采较为困难,价格成倍上涨,吸引了无数采砂业主直接在河滩挖砂,无证经营,乱采乱挖现象较2002年更为严重。一些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未经任何审批就在湘江、浏阳河两岸架设机械,筹建砂场。如天心区解放垸近10家砂场,无一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湘江两岸、浏阳河堤砂场林立,这些砂场挖堤掘口架设皮带输送机,挤占河滩堆砂积石,有的业主干脆修路下河,直接将汽车开到干涸的河床取砂,有的甚至逼近到了大堤堤脚处,造成河道中尾砂堆积,人为加剧了河床糙率,严重影响行洪、通航安全。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乱采滥挖,砂石资源破坏,已造成了严重后果。现在,浏阳河中1至3厘米以内的砾石已采挖殆尽;沩水河因6厘米以上的砾石遗弃河中,已造成航道堵塞无法通航;湘江上自暮云市下至鹅关山的河床已是千疮百孔,而且可供采挖的砂石量越来越少,资源濒临枯竭。据专家估计,湘江的砂石按目前这种状况最多只能维持开采三到五年。由于主城区河段砂石资源已相对贫乏,各采砂业主纷纷转到资源相对丰富的望城县境内河段采挖。这种局面如不迅速改变,不久的将来,望城县境内的砂石资源也将遭受严重破坏。
此外,依据有关法规规定,砂石经营者缴纳给国家的税费合计每吨4.5元。按目前市场销量800万吨计算,湘江长沙段全年国家应征收税费3600万元。由于不少砂石经营业主非法开采、无证经营,实际上各部门所收的税费不到应收额的10%,最多的营业税、增值税也不过15%左右,矿产资源税、河道管理费等收到的就更少,光资源税一项每年就流失600万元以上,河道采砂成了一只大“漏斗”。据估算,国家每年因此流失各种税费近2000万元。
多管齐下整治采砂秩序
湘江砂石开采秩序已到了非清理整顿不可的时候了。为了有效保护湘江砂石资源,规范河道采砂秩序,保障防洪、通航安全,保护湘江生态环境,提升长沙城市品位,长沙市政协在提案中建议:政府尽快发布禁采令,长沙市主城区湘江河段(猴子石大桥至长石铁路桥段)实行禁采,禁采期限暂定10年。同时,对望城县行政区内的砂石资源科学划定可采区、禁采区,实行分类管理。对可采区划定作业时间、范围、方式等,限采区限制采挖时间和开采数量。
同时,提案建议加快望城县境内的坪塘、丁字、新康三个大型综合性砂场的建设速度。按市场运作方式进行招标,按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等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进行组建。新建砂场主要接收主城区外迁的砂石企业和有效个体经营户入场经营,适当安置未中标的困难国有企业,政府要在征地、税费等方面给予新砂场的建设以政策优惠和扶持。
在新砂场建成前,建议国土资源、水利、交通、工商、税务等部门要按照省、市政府有关河道采砂管理的通知精神,认真搞好现有河段的采砂管理工作:由国土资源部门为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湘江河道砂石资源储量进行勘测,摸清家底,在确保行洪、通航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划分可采区、限采区、禁采区,在可采区内合理分割拟招标拍卖的区段,为规范河道采砂管理打下基础。同时,积极推广整体开采技术,实现无丢弃开采,做到既充分利用资源,又疏浚河道。对申请在湘江河段采矿的单位一律采用招标拍卖的方式出让采矿权。采取综合调价措施,将砂石开采成本、运输成本、应课税费等纳入销售价格中,并实施限量开采,以维持砂石的合理价格,保护砂石开采企业的合法利益。改革现行砂石课税收费办法,统一征收税费,变多家收费为一家收费。尽快制定新的《长沙市砂石资源管理办法》以利依法依章管理湘江河道的采砂工作。
据悉,此提案已引起了长沙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对此作了专门批示。长沙市拟借鉴湖北省浠水县的经验,成立专门的“砂石管理领导小组”,联合国土、水利、交通、公安、工商、税务、物价、航道等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全市砂石生产经营工作。
(《百姓呼声》联动媒体 《湘声报》记者 陈云根)
转自搜狐 此稿为《红网-百姓呼声》供搜狐网独家稿件,如要转载请与红网-百姓呼声或搜狐新闻中心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