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明
总人口从3.8亿增至4.5亿,总面积扩大近74万平方公里。2004年5月1日这一天,将因欧盟这个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集团有史以来最大的扩大行动而载入史册。然而,就在举世瞩目之际,欧盟却以其一贯的低调方式,“静悄悄”地迎接着10个新成员。
看不见轰轰烈烈的宣传造势,也感受不到欧盟官员的兴奋与激情,记者身处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发现除了胸前贴着“访问者”标签的新面孔越来越多地出入欧盟总部的几座大厦外,欧盟总部的工作运转有条不紊,波澜不兴。面对这一历史时刻,欧盟为何能够平静如常呢?欧盟官员们这么说———
“经贸东扩其实早已实现”
就在媒体热炒东扩对欧盟内部贸易和市场整合产生“重大影响”时,欧盟委员会官员纷纷站出来“拨乱反正”。他们认为,该发生的,在10年前就已经发生了。
日前,欧盟贸易委员拉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从经贸角度上讲,东扩早已实现。”他认为,这次扩大其实不会改变欧盟15国与10个新成员之间的经贸关系。因为在过去10年间,15国与10国之间已经充分地实现了贸易自由化。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欧盟15国就与10个中、东欧国家达成了《共同协定》,取消了贸易中的关税和配额。
拉米说:“在过去10年里,我们共同参与制定并执行了欧盟统一的贸易法规,这些法规随着双方关系的发展而逐渐完善。”他表示,今天10个新成员国大约70%的贸易量是与欧盟15国进行的。欧盟现有成员国对10个新成员国也有相当的贸易量。欧盟东扩后,这一数字不会出现变化。
一些人认为,由于10个新成员国具有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因此欧盟扩大后,原欧盟15国的一些大企业会出现“东移”的浪潮,以追求低成本、高利润,从而导致欧盟市场的重新分化整合。
对此,欧盟主管扩大事务的发言人让-克里斯托弗·费洛里与拉米持有同样的观点。这位欧盟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如果欧盟这些大企业需要进行总部“东移”的话,他们应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东移”了。他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这些中、东欧国家就对欧盟开放了市场,那时候欧盟与他们的贸易已经实现了自由化。那时候,他们有比现在更好的条件,比如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他说:“从现实情况看,我们看到的是欧盟老成员国对新成员国的投资大量增加,但企业‘东移’现象却不多见。西欧的企业更多地希望抓住东欧新出现的市场机会,而不是关闭位于西欧的企业而在东欧重新开张。”
他强调,人力成本的差异并不是促使企业“搬迁”的惟一因素,企业还会考虑当地的生产力、劳动力的素质、创新和研发能力、交通运输等等。否则,如果只考虑人力成本差异,那么所有的欧盟企业在15年前就都移向西班牙了。人力成本因素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如纺织业等,但他们也不应移向东欧而应移向中国、印度或俄罗斯。
“移民威胁不足为虑”
此前,曾有许多西欧人担心5月1日欧盟扩大后,东欧大量的移民会涌向原欧盟15国,夺走西欧人的工作,分享西欧国家的高社会福利,从而给15国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不过,这些担心现在似乎也都归于平静了。
费洛里认为这些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他表示,在欧盟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受调查的中、东欧劳工都不愿移向西欧,这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离开自己熟悉的居住环境,离开自己的家庭、朋友,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决定,除非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已经“糟糕透顶”,没什么指望了。他透露,接受调查的大多数人表示,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与之相反的是,中、东欧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显现出较为强劲的势头,“这足以让我们‘西欧人’羡慕”。
他说,确实有一部分中、东欧人希望移民到西欧来,但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教育程度较高、有很好职业素养的年轻人。而欧盟现有的10个成员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匮乏的问题。中、东欧的高素质移民正好能补这个缺。
费洛里还指出,现在,“东欧移民恐惧”的平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东扩并不意味着欧盟的大门完全打开。新入盟的成员国有时限不同的“过渡期”,最长达到7年。在此过渡期内,劳工移民是被严格限制的。比如,德国和奥地利规定,只有那些获得特别劳动许可的人才可以在其境内就业,其工种、在当地的外国人比例也受到严格限制。而其他一些原欧盟国家或限制移民劳工的人数,或限制劳工条件,都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移民潮的出现。
另外,在出入境控制问题上,费洛里强调,欧盟原15国与10个新成员国间的边境海关不会立即撤销。他说,只有新成员国能够证明,他们的外部边境(如波兰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匈牙利与乌克兰的边境)控制得非常有效并达到“欧盟标准”,欧盟才会考虑他们加入《申根协定》,欧盟新、老成员间才能实现人员与货物的完全自由来往。
“俄罗斯的疑虑已被安抚”
就在欧盟东扩前两个星期,拉米告诉记者,欧盟东扩引起的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已经得到解决。在欧盟东扩之日,俄罗斯不会像在北约东扩时那样发出抗议之声,而会“非常平静”地接受事实。
欧盟与俄罗斯间经贸关系的发展,是遵照双方在上世纪90年代达成的《欧俄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进行的。2003年秋天,俄罗斯向欧盟提出一份包括14个亟待解决问题的清单,“除非欧盟使俄罗斯对欧盟东扩的疑虑得到消除”,否则俄罗斯不愿把《欧俄合作伙伴关系协定》的有关条款适用于欧盟新成员国。而欧盟则反唇相讥,甚至说将对俄罗斯采取报复措施。
俄罗斯的疑虑主要有:俄罗斯与中、东欧国家的钢铁产品贸易受欧盟统一配额影响,欧盟反倾销措施适用于新成员国将增加俄出口阻力,俄罗斯与其“飞地”加里宁格勒之间的货物转运发生问题,等等。
拉米说,在过去几个月里,他与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长日耳曼·格列夫对俄方的所有担心进行了“密集的研究”,最终逐一从技术层面找到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4月份,欧俄达成一份《欧俄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对欧盟新成员国生效的议定书,同时欧盟发表一项声明,承诺对俄罗斯的一系列担忧予以考虑。4月27日,俄欧外长级常设理事会在卢森堡举行会议,双方签署了两项文件。至此,欧盟东扩的“俄罗斯问题”算是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
拉米称,欧盟已极尽所能地确保了扩大后的欧盟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关系不受影响,并使双方经贸合作成为“双赢游戏”。俄总理弗拉德科夫也表示,欧俄关系的前景令人乐观。
在欧盟新老成员国过去10多年漫长的艰苦谈判和努力过程中,双方该做的工作都已做完,该解决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也许,“累坏了”的新老成员也该“歇歇脚”,平静地看着10个新成员国的国旗在欧盟盟旗周围冉冉升起。(本报布鲁塞尔4月29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