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俗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如今,咱老百姓啊,最怕的就是得病,因为大家有个共同的感觉,就是这药实在是太贵了,一般人生不起病,。所以这药品降价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最近,国家有关部门顺应民意,在药价上狠狠地打出了一记重拳,这一拳打在了老百姓最常用的抗生素药品上。那么这一拳打出去的效果怎么样呢?老百姓有没有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5月的最后一天,药品又一次降价了,这是普通百姓第七次听到这样的消息,所不同的是,在历次降价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这次的力度是最大的。在全国范围内,大幅降低了老百姓最常用的24种抗生素类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降价总额达到35亿元。如今降价令实施已经有一个月了,老百姓有没有真正感觉到降价带来的实惠呢? 市民阮先生:从目前来讲,我们自己好像没享受到这个实惠。 市民周先生:很多说是就没有这个药,哪种降了,那种药就没药了,缺货了,缺货了总不能找他买吧。 记者:就是我们老百姓买不到? 市民周先生:对,还买不到。就是说实际上那种实惠没拿到,没送到老百姓手里去。 记者:您觉得像国家这样降完价,这个药价真的能降下来吗? 市民孙女士:这里头黑幕多了,好多事情也不好说。 听起来似乎不少市民对这次国家下大力气整顿抗生素的价格市场,反应并不是很强烈。但是一说到药价高的问题,大家都有许多话想说。 市民王女士:就觉得看病的时候,就是买药的时候,给你开的药啊,就是看一次普通的感冒,也一百多块钱吧。感觉在医院里看完病以后,花的钱特别多。 市民阮先生:我给我父亲看病有时候拿药确实挺贵的+他(医生)推荐的都是好药,这些所谓的好药都是一些药厂给高回扣,给这个医院的。 记者:那您跟医生说过吗?能拒绝不要吗? 市民阮先生:我们不敢说,因为毕竟来讲,你去看病,如果我们要这样讲的话,可能医院医生会不太高兴,我想可能会影响看病的。 记者:您觉得对这个药负担得起吗? 市民阮先生:负担?我有病都不治了,宁可自己买药吃了,也不看大夫去了。 记者:您觉得药价是不是真的贵呀? 市民孙女士:当然贵了,我就是医院的,我还不知道这些事啊。 为什么连续多次大幅度的降价,却没有换来老百姓的肯定呢?药品降价是否真的像老百姓反映的那样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呢?记者先后走访了药品的主要销售机构:医院和零售药店,发现了药品降价后市场存在的几大怪现象。这些怪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药品降价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 降价怪现象之一:医院不开降价药 记者首先来到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暗访。记者以肠胃不舒服为由,在内科就诊。医生在询问了记者的基本症状以后,在处方上开出了三种药品:其中的左氧氟沙星片就是这次国家规定的降价药品之一。 在药房的划价处,工作人员给记者算出了这些药价的总和。 工作人员:78.2元。 记者:怎么这么贵呀! 记者又来到医院的药房取药,发现这盒由第一制药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0.1克,10片装的左氧氟沙星片,价格为50.4元。而查阅国家发改委本次降价后的价目表,记者发现同样剂型的左氧氟沙星片剂,国家的统一定价为21.2元。当记者提出能不能购买便宜一点的左氧氟沙星片时,却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记者:请问,咱们这左氧氟沙星有便宜点的吗? 工作人员:没有,我们只有这种。 随后记者又提出要购买罗红霉素胶囊,同样属于降价药品范围之内,国家统一定价为23.6元,但是药房的工作人员却声称他们不卖这种药,要买就只能买另外一个名叫罗立得的同种类的进口药,售价高达46元,相当于国家统一定价的两倍。 工作人员:我们现在用的是罗立得,好像也没降价。 记者:不是国家就针对药的品种降价吗? 工作人员:但它指定的那个也可能就是某个药厂的药降价,并不是所有的这一类的药品降价。像它这个罗红霉素,好多厂家都在生产,也许它降的就是某一厂家的罗红霉素,你明白吧,好比说二三十家,那也可能就其中五家的药厂在降价,剩下的还是原价。 记者:那这个怎么买呀? 工作人员:那我就不好说了 记者:像咱们这就没有,我就没办法买到呀。 工作人员:对。 降价怪现象之二:药店买不到降价药 离开了医院,记者又先后走访了金象,德威治,医保全新,嘉世堂等几家大型连锁的零售药店,想看看在这些以平价为宗旨的药店里,是否能顺利买到在国家降价范围内的药品。在医保全新大药房的一家分店里,记者再次选取左氧氟沙星这一种药询问价格,得到的答复与医院药房一样。这里也只出售价格为50.4元的左氧氟沙星片,也没有国家统一定价为21.2元的同类药品。 医保全新大药房销售人员:我们这只有这一种,是进口的。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同医院一样,所有的药店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按照这个最高限价来卖药。另外,由于这次药品降价使得一些药店觉得无利可赚,所以许多在降价范围内的药品在这些药店已经不见了踪影。 记者:这次降价以后,(是不是)好多药品都撤下柜台了? 嘉世堂分店值班杜经理:对。 记者:好像比起我上次看,这边的(药)种类少了。 嘉世堂分店值班杜经理:肯定少了,我们不敢进了,你降了,本身降了价以后,我们没有利润。再说,公司现在可能也就停售了,有的药你比如说,低于进价,停售了,那自然我们药店肯定也就没有货了呗。 记者:您说,降完价,结果老百姓反倒买不着了,那不是把降价的效果削弱了? 嘉世堂分店值班杜经理:这个就不是我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降价怪现象之三:同一种药 价格不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在北京,在南京,广州,深圳等地也相继出现药价降低后,消费者却买不到降价药的现象。那么,本次的药品降价是否真的已经把药价压到了合理的底线,利润空间已经饱和,无法再降了呢?记者选择了海南省,与北京的药品零售价做一个比较。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市场容量相对较小,从理论上来讲药价应该相对较高。 记者首先选择在北京的医院和药店都正在销售的左氧氟沙星片。它是北京本地生产的,无论是在北京的医院,还是零售药店,0.1克,10片装的药一律卖50.4元,合每片5.04元;而在海南的药店里,0.1克,6片装的药零售价为28元,合每片4.6元。这也就是说,北京产的药运到海南,将运费打入成本,每片药还是便宜了4毛钱。其次,以上海医药公司生产的罗红霉素胶囊为例,同样剂型,在北京的平价药店里卖23.6元,在北京那家医院的药房里卖的是进口的品种,售价为46元,而在海南医院的药房里只卖12.25元,低了将近四倍。在海南,患者们纷纷表示,已经感受到了这次药品降价带来的实惠。 患者家属李芳:一般我们这些病号经常用这些抗生素,那是肯定的,很大的,以前像那些抗生素毕竟还是很贵的,现在要是减一部分下来的话,肯定对病人的家属的负担,那肯定是减少。 不仅是这两种药,记者拿到一份2004年海南省各大医院采购的所有中标药品的零售价目表。通过比较记者发现,同样是面对国家的降价政策,降价的24种药品中,在海南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价格都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有的甚至低了一倍还要多。 海南省卫生厅厅长严朝君:在医院药房买到药品的价格比国家发改委5月31号降价以后,所规定的药品的零售价格还要低12.8%。 降价怪现象之四:厂家“新瓶装旧酒” 高价依旧 除了上述三种记者调查发现的降价怪现象以外,一位在医药行业工作了近十年的医药销售经理向记者透露,为了躲避降价,一些药品生产商采取了“新瓶装旧酒”的办法。 医药销售经理:他们(厂家)感觉到这种(降价)压力,他们提前在做这个工作,提前改进(药品包装),因为对某一个剂型,大家生产的多了,我就换一种独立的剂型。 这位经理告诉记者,很多医药生产商会采用将降价药品回收,重新加工,改变药品包装的办法来规避降价。药品经过改头换面,摇身一变,就脱离了降价的范围,可以重新再卖个好价钱。 医药销售经理:它(药品)的剂型不同,或者它的规格不同,而它的价格也有可能(不同),所以说作为医院或者说商业公司都有条件可以选择和这些降价目录里头不发生冲突的一些药品,同样可以达到他自己的利润。 主持人:国家连续多次对药品进行大幅降价,老百姓绝对是拍手称快的。但是这项政策的好处就这样被药品生产商、经销商、医院的层层盘剥而抵消掉了,那么如何才能让百姓真正从药品降价中受益呢?毫无疑问就要采取更多的办法来挤掉药价虚高的水分,那么现在的药价虚高的水分到底有多大呢? 药品降价的空间还有多大,现有药价是不是还有虚高的水分呢?这位不愿露面的医药销售经理为我们估算了一下左氧氟沙星片的销售进价和出厂价。 医药销售经理:四成左右差不多。 记者:这个是我们经销商拿到的进价? 医药销售经理:差不多,出厂价可能还低吧。 记者:一般会低几成? 医药销售经理:应该低一成差不多。 按照这位经理的估算,以零售价50元的左氧氟沙星为例,其出厂价肯定要低于15元,销售代理拿到的进价不会超过20元。而中间的30元差价都在流通环节中被消耗掉了。那么相同的出厂价,海南又是如何克服了自身客观条件的制约,把药价降下来的呢? 医院院长:(我们)通过这个招标活动就把它(药价)降下来了,非常有效。 这位院长所说的招标,就是指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是医疗机构作为采购主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临床用药的采购要求,以招标的形式,对所需药品进行集中采购。那么具体的程序又是什么呢?记者在海南省医药电子商务系统的主页上看到,集中的招标采购一年一次,医院首先公布所需药品的品种,然后委托中介机构招标,一旦确认了中标公司后,双方就将在网上签一个一年期合同,同时在网上发出定单。经销商通过网络回复确认,直接送货上门,医院汇款付钱。到目前为止,海南省通过集中招标网上采购的药品品种和金额,已经达到医院临床用药的85%以上。 医院院长:包括议价都要网上议价,我给你发一个价格过去,你再发一个价格过来。 记者:那这种形式和以前相比,它的好处在于哪,就是说它怎么能够滤出像我们通常所说的流通环节中不必要的成本呢? 医院院长:有些成本是隐匿的,在以前来说吧。 记者:您指的有些成本是什么成本呢? 医院院长:从药商那个角度来讲,他如果要想进一个药品进医院,他会花很多精力来做一些公关活动,那现在不必要了。那么对药商那一块,他应该是节省了成本。 据了解,海南省物价局规定,所有参与招标的药品在中标价格的基础上,只能加乘平均为15%的进销差价率,作为医院药房执行的零售价。各医疗机构不得再收取其它任何折扣或回扣。 医院院长:牵涉到药厂的利润,药商的利润,医药代表的这种收入,还有红包,回扣,不是红包,就是医生的回扣,另外还有医院的折扣收入+招标采购实际上在试图压缩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完了医院再按照物价政策,顺加做价,又把这个空间压缩一部分,所以现在老百姓是明明白白看到了药价下降。 海南的这些做法的确让百姓感受到了降价的好处,那么这些措施是否就完全能够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呢?这位业内的医药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光有这些措施还是不够的,因为药价虚高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医药的流通环节上,其实早在药品出厂的源头,已经就有虚高成分存在了。 医药销售经理:你起步定价就应该大家先研究这个东西的成本是多少,你不能说一块橡皮,你卖一百块钱,你得结合你的成本吧。因为大家不了解这个药,没人去督促这个定价,你的药有可能成本就是橡皮的价钱,但是它卖到一百块钱,大家没人去管这个定价,因为起步的定价就是虚高的,你就没法控制它了,所以采取高了以后,再后期接着降价,一回一回地降,现在任何一种药品,顶多降30%,40%,你打对折它还是有利润的,所以我觉得意义不是那么大,降价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种虚高的成本仍然在,你今天降这个了,明天新增的药还是高,无形之中反反复复老是在降价,但是究竟老百姓哪一次买到降价的药了呢?这个没法解决。 那么究竟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呢? 中国人民大学医药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宪法:很多人认为药品价格虚高是政府的管制行为造成的,这种看法它是把造成药品虚高的原因简单化了+降低药品的虚高价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医药分业管理,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造成药品价格虚高的那些深层次的,体制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彻底解决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最终通过市场竞争来决定药品价格,到了那个时候,可能中国的老百姓为药品回扣买单的历史才能够真正结束。 主持人:许多药品生产厂家和销售机构都在抱怨,因为药品降价损失了多少钱,那你怎么不说老百姓多掏了多少钱呢?通过北京与海南两地在药品降价后的事实对比,我们已经看到在药品价格中仍然存在虚高水分。看来,药品降价的重拳要想不落空,让老百姓真正从中受益,这拳头的方向就一定要打在根儿上才行。好了,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