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担忧是多余的
学者的研究成果被各大媒体冠以“盛世危言”的标题予以报道,面对媒体和公众强烈的反应和似是而非的误读,丁元竹所希望的是:“凡是预测到的事情一般是不会发生的,因为预测到了也就引起了注意,就会去避免。”
文/胡赳赳
中国腹地湖北省大悟县的农户徐非今年45岁,正面临这样的状况:他的二亩田地荒芜,无人耕种,因为种田不挣钱;他18岁的大孩子徐航辍学后就在家闲荡,没有工作;他兄弟徐利买卡车时借过当地银行机构的贷款,但这笔“国家的钱”因为无法追回,已不了了之;徐非因为生活困难,不得不在国庆节到他的姐姐家(另一个镇上)借500元钱度日;他的家乡现有一座开采完毕的铜矿,只剩下被破坏的山体和因为化学加工被污染的环境;他坐在他姐姐家里,一边抽烟,一边看电视里关于台湾的报道;他姐姐家最初不愿借钱给他,因为他的“好吃懒做”的为人,他的诚信也遭到怀疑;他的孩子徐航虽说没有工作,却会上网,并且认识一个姓“汤”的女网友,因为网络技术的普及使一个孩子也成为“地球村”的一员;距他最近的令人担心的地点是河南艾滋病村;距他最近的令人心有余悸的事件是去年SARS流行。
这是真实的一幕,并非个例。新近撰述了《2010年:中国的三种可能前景》研究报告的中国战略与发展研究专家丁元竹先生就归纳了影响中国未来走势的十个问题,它们分别是:就业问题、三农问题、金融问题、贫富差距、生态与资源问题、台湾问题、全球化问题、国内治理危机、信心和诚信问题、艾滋病和公共卫生。
徐非的十个侧面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十个问题,那么6年之后呢?徐非所面临和感受到的这些境遇是会好转还是恶化?丁元竹的报告并未给出2010年的答案,却详细分析了三种可能性。
“盛世危言”的提法过了?
学者丁元竹的这份报告一经公布,媒体即惊呼“盛世危言”,这使得丁元竹不得不保持低调,他拒绝了许多媒体的追踪访问,在接受《新周刊》的采访时,他也明确表示,不要在报道中提到他的单位。
“盛世危言的说法有点过。”丁元竹表示,每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国民既要对成就有信心,也要看到问题,而媒体更应该全面看待问题,要有健康平和的心态承受各种好坏分析和预测。在丁元竹看来,盛世危言实际上是警世通言。他说:“凡是预测到的事情一般是不会发生的,因为预测到了也就引起了注意,就会去避免。”而这,正是这份报告的初衷。
报告预测了2010年将会出现的三种前景,即对于小康目标的继续前进、偏离和无法达到。至于这三种前景谁最可能变成最终现实,报告最后只是进行了情景分析,并未给出结论。但研究者对98名专家的调查显示,对于“2010年之前”发生危机的可能性,有77位专家作答,其中51位认为会发生影响经济社会进程的重大危机。这也是报告中所指出的“危机多发期”,这与媒体所误认的“2010年”和“2010前后”是危机多发期有所出入。
危机意味着什么呢?研究者归纳道:“危机和冲击意味着动荡;遭受损害;无法应对的困难;对抗;无力抵御风险;冲突。”其中,研究者直指,环境危机的发生将直接威胁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尽管研究者没给出答案,但实际上已巧妙地作出提示:三种可能的前景谁会到来,取决于中国政府和国民应对危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