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特约记者赵丽娜11月15日报道] 近日,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梅花鹿、蓝孔雀、狍子、环颈雉等54种野生动物进入了可以商业性利用的名单。
自去年的SARS风波以来,
一度远离的野生动物又重新向我们靠近,甚至将重新登上我们的餐桌。但与以前不同的是,人们这一次对它们的开发和食用将是合法的……
54种“野味”经过严格程序后可食用
近日,国家林业局刚刚出台的《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54种陆生野生动物,经过人工驯养繁殖并在卫生部门鉴定许可后,可合法进入百姓的餐桌,成为美味佳肴。
这54种野生动物中,既有我们平时能见到的蜈蚣、黄蚁、蝎子、甲鱼等,又有像非洲鸵鸟、野猪、梅花鹿、鳄龟等稀罕之物,甚至还包括一直没逃离SARS之灾“主谋”角色的果子狸。
该《意见》一出台,关于野生动物的种种争议随即而起,仿佛又回到了一年多前那场SARS与野生动物的血腥战中。野生动物,在远离了人类餐桌一年多之后,又重新被“请”了来。
刚看到被“解禁”的54种野生动物的名单时,朋友开玩笑说,以后再去餐馆时,一进餐厅,54个大笼子里关着54种活鲜鲜的野生动物,可以像点海鲜一样指着笼子点菜:红烧北极狐、红烧野猪、炸大黑木工蚁、炸蜈蚣、烤大美洲鸵、烤橙颊梅花雀、蒸梅花鹿、蒸鳄龟、爆炒麝鼠、清炖蓝孔雀、干煸尼罗鳄,最后再来个乱炖水貂……
这将是怎样的一个血腥场面呀。不过这只是一个设想而已。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王民中告诉记者,这54种野生动物不可能也不允许全都被摆到餐桌上。其中大部分是供观赏、医药、科学研究和出口的动物,供人们食用的只占一小部分,而且这一小部分也是经过严格审批,过道道关,才允许摆到餐桌上的。
多数人对果子狸“解禁”不“感冒”
果子狸,应该是这54种野生动物中最特殊的了。虽然SARS已经过去一年半了,但是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那场灾难给人类的威胁。果子狸,中国历史上大概再难找到像它这样被人类视为“祸水”的生物了。而它在经历了封闭、隔离、剿杀、灭绝之后,居然又允许被搬到餐桌之上了?
“的确,《意见》中,果子狸是54种野生动物中的一种。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根据北京的特点和要求,果子狸被允许商业利用,但还不允许上餐桌。”王民中指出。
其实,就是允许果子狸摆上餐桌,也未必有市场。广州可以说是食用野生动物最多的地方,据了解,从去年9月开始,广州市就已经允许向餐馆颁发《广东省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利用证明》了。当时从9月到10月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全市总共有30家左右的餐馆领取了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证明。与SARS之前的广州市相比,餐馆对“野味”经营的热情差了很多。
而前来领取证明的餐馆中,大多数都是针对名单中的山鸡、蓝孔雀等野味。至于果子狸,大部分餐馆都是本着“有人吃就卖,没人吃就不卖”的消极态度,并不主动宣传。
对北京来说,果子狸的“解禁”意义不大。北京人很少有吃野味的习惯,别说果子狸了,就是普通野味,吃得都很少。尤其是果子狸这种“敏感”动物,现在就是让北京人来吃,也未必有人敢吃。
对于京城惟一的果子狸养殖场,此次《意见》的出台,本来该是好消息。但遗憾的是,该养殖场已经不存在了。上百万元的资金投入因为没有市场,养殖场主早已不堪重负。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意见》出台之前,场主就已经将果子狸自行“解决”了。因为没人敢再吃果子狸,想卖也没有市场,最后也就送人的送人,吃肉的吃肉,当初市价2000多元一只的果子狸,最后落得个“谁愿意要谁要”的下场。
对于果子狸养殖场主来说,这是一个悲剧。但它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不是政策让吃野生动物了,就一定有人吃,吃不吃最终还得看市场。
北京28家野味餐馆解禁后能否重张
“目前,北京尚未有餐馆有权烹饪‘野味’。”王站长肯定地告诉记者,《意见》中允许餐馆继续经营野生动物了,但并非所有餐馆都可以,餐馆经营“野味”将有更为严格的限制。
去年SARS以前,北京曾有28家餐馆被允许经营“野味”。但SARS之后,北京出台了规定禁止捕杀猎食1828种野生动物,随之这28家餐馆的经营资格也被收回了。如果这些餐馆想继续经营“野味”,必须重新申请审批许可证。
新审批的餐馆在区域上将有一定的限制,继续实行总量控制,估计不会超过去年的28家。如果以前的28家继续申请的话,也必须按新的标准审批,未必都能通过。
记者随即采访了北京饭店、长城饭店等各大饭店,他们都表示并未考虑此事,近期也没有将梅花鹿等野生动物摆上餐桌的计划。
以饲养梅花鹿为主业的门头沟灵鹿仙桃园负责人也表示,目前还没有北京的餐馆向其订购梅花鹿,他们暂时也没有向餐馆出售的意向。
消费者方面,记者随机采访了出租车司机、政府公务员、学生及社会群体近百人。大多数人都对“解禁”表示关注,但对于亲自去吃野生动物,感兴趣者不多,至于像野猪、梅花鹿等这种庞大动物,则纷纷表示“太血腥了,不会去吃”。
林业部门启动一整套严格监督程序
很多人都在担心,虽然说放开的是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但真要摆在餐桌上、用在药里,又怎能区分出哪个是野生的,哪个是家养的?会不会加剧更多人去非法捕杀野生动物呢?
记者的担心从林业局的采访中打消了。王站长说:“《意见》中明文指出,这54种野生动物必须为‘人工驯养’并‘经过动物防疫站检验’才能合法进行商业利用。”在执行过程中,林业部门有一整套严谨的、科学的监督程序。
首先,在养殖环节上,所有养殖户情况在林业局都有详细记录,每个养殖场内人工驯养野生动物的数量、种类、卫生检疫情况、去向都在严格的审查、监控之中。养殖的野生动物须经过卫生检疫部门的检疫允许后,才可进行买卖。
其次,每只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都将有自己的“户口档案”。对列入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分期分批纳入标识管理范围。市场上流通的每一只人工驯养野生动物及其产品都将有专用标识,标识上含有产品的照片、规格、重量、编号、网址等有效信息,便于识别。
更先进的是,目前,林业局正在将国外先进的锌片标识技术应用到野生动物的标识中。锌片标识将由林业部门植入养殖户驯养的每一只野生动物腿部皮下,成为驯养野生动物的终生标记。
第三,对于餐馆,要求烹饪“野味”的厨师必须具有根据标识识别“野生”和“家养”的能力。餐馆经营野生动物,首先应提交申请书,包括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来源证明和检疫证明,以及经营场所的卫生与场地设置,然后由相关部门下发审批文件。
“野味”与人的共患性疾病超过百种
“允许吃野生动物,并不意味着野生动物本身就是安全的。”王站长再三向记者强调,一定要把这句话转达给百姓。
由于去年SARS的影响,可能大家更关心果子狸到底与SARS有没有直接的联系。这一点,就是在科学界也没有最终的定论。但是,有一点是科学界公认的,许多野生动物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将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传播给人。
在众多野味中,蛇被人吃得最多,其实蛇的患病率很高,诸如癌症、肝炎等。有的蛇皮和肉之间寄生虫成团,而且蒸不熟煮不烂,很容易寄生在人体内。再比如灵长类动物、兔形目动物、有蹄类动物、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的共患性疾病有100多种,如炭疽、B病毒、狂犬病、结核、鼠疫、甲肝等。
我国主要猴类有10%至60%携带B病毒。它挠人一下,都可能使人感染此类病毒,人一旦感染上,眼、口处溃烂,流黄脓,严重的几天就没了命。食客们在“野味”中大饱口福时,很容易染上疾病。
以诊治疑难杂症著称的裘沛然教授对记者说,如今疑难杂症有增多的现象,除了环境污染,就是食物源的问题。人在吃了野生动物染病后,往往诊断不清,难以治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的专家提醒百姓,由于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毒、寄生虫是寄生在动物的内脏、血液中的,食用前必须经过高温处理才行。尽管这些经过人工驯养的野生动物可以吃,但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还是少吃为好。
“解禁”是为野生动物资源的持续发展
“为54种野生动物‘解禁’,如果理解仅仅是为了吃,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王民中站长说,现在很多人都把《意见》等同于可以吃这54种野生动物了,这是与政策本身相背离的,更不是它的初衷。
为54种野生动物“解禁”,实际上是为了野生动物资源的持续发展。大力促进野生动物资源的人工繁殖培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在吃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人类对野生动物在观赏、医药、保健等方面的需求。
而用人工繁殖驯养来替代野生的去进行商业利用,恰恰是对野生动物资源的有效保护。目前对野生动物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越来越成熟,使得野外捕杀一只野生动物的成本远远高于从人工驯养处购买的成本,使得很多非法猎捕者干脆主动放弃了野外捕杀。其实,这才达到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目的,也是此《意见》促进人工驯养野生动物的意义所在。
保护动物就是让它与人之间保持距离
“就像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意见》为何鼓励商业利用野生动物一样,生活中太多太多的人并不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爱护、保护野生动物。其实爱护、保护野生动物并不是简单的嘴上不吃、或是冬天在阳台上准备食物那么简单,更需要一种科学的态度。”采访中,王站长感叹现代人对待野生动物缺少的不是爱心,而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很多人在公园里游玩时看见可爱的野生动物,忍不住要拿出食物来喂喂它们;在路上遇到一支折翅的小麻雀,就抱回家养着;冬天冷了,将猫呀狗呀放在暖气上烤着,怕它感冒……是不是这样才是真正的爱护动物呢?绝不是。
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工环境中长大的老虎不再能适应原始的山林生活,它们不知道怎样捕捉猎物,没有一点“山林之王”的威猛,它们变得娇气、任性、懒惰,抗病能力明显降低,遗传缺陷也越来越多。还有笼中的鹰隼老站着,爪上会生茧子,这样它就抓不着猎物,老喂它鲜肉,它就不会抓老鼠,它甚至不再会翱翔蓝天。小鸟、小猫、小狗也一样,习惯了人类的宠护生活,却渐渐褪去了它们在大自然中的生存本领。
其实对人类来说,保护动物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留在原始栖息地,不要过多干扰它们,让它们自己去适应大自然。野生动物的真正解放,是使人类与野生动物有一个彼此相望的距离。不要用人类的生活方式去衡量所有动物,不要让动物的生活中夹杂进太多的人类印痕。人有人道,兽有兽道,让动物在原本就属于它们的自然空间里去生存,去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才是科学的保护动物的态度。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