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赵永新 刘毅 昨天本报关于圆明园铺设防渗膜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防渗工程何去何从”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
圆明园管理处:防渗膜基本铺完,拆除不现实
圆明园管理处李景奇主任28日下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2000多亩的湖底防渗膜已基本铺完,要拆除不现实。
李景奇认为,在现有条件下,铺设塑料防渗膜是解决圆明园缺水问题的较好选择。由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经费缺口很大、水渗漏严重,圆明园1年水面干涸时间长达7个月,引发水华泛滥、水生物和草木死亡等问题,威胁到整个生态系统。他认为,在各种矛盾之中,缺水是主要矛盾,也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专家“铺设塑料防渗膜会危及圆明园的生态、破坏古典园林风格”的质疑,李景奇认为问题没有专家说得那么严重。“当然,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问题。”他说,现在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减少水渗漏,保住有限的水资源。“路总得一步一步走,要想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不可能”。
对于防渗工程是否停建,铺设的塑料膜是否会拆除,李景奇表示,防渗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塑料膜已基本铺设完毕,要想停建、拆除,不现实,困难很大。“我自己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好。是否停工、拆除,我们要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他说。
北京水科所负责人:铺防渗膜不宜用于自然湖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是《圆明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编制单位之一。该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丁跃元2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铺设防渗膜的方法,一般用于人工湖、景观湖。在圆明园湖底做防渗,必须在保护遗址和湖底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研究科学的防渗方法,有选择地进行。
丁跃元介绍说,在圆明园管理处提出减少渗水量的要求后,水科所参与了《圆明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编制。《规划》提出,在保护遗址和湖底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对湖底进行防渗处理。不过,《规划》说得比较含糊,并没有明确防渗的具体方法。
他告诉记者,铺设防渗膜的方法,一般用于人工湖、景观湖,其渗漏量非常小。这种防渗方式的主要后果,在于切断了水循环,对地下水补给有影响。实际上,防渗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例如用黏土等,和原来的砂土相比能减少水渗漏损失,对生态环境影响要小得多。
他指出,防渗工程具体如何实施,关键是要统筹考虑生态环境效益和企业、部门的经济利益,科学、慎重行事。
有关专家:防渗膜不拆除将来损失更大
针对塑料防渗膜应否拆除的问题,许多专家表示,现在如果不拆除,继续施工通水,将来对圆明园生态和园林产生的后果会更严重,损失将难以挽回。
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负责人李皓博士说,用塑料膜对圆明园湖底进行全部防渗处理后,水环境的恶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她说,目前的防渗做得非常严密,势必导致岸边和山上更加干旱,需要引更多的水对植被进行浇灌,这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经济上并不划算。而且,由于没有了水体循环,塑料膜之下土壤中的大量生物将会被憋死,生态系统将被毁掉。还有,圆明园的设计者之所以留下许多石头缝,就是考虑到湖与山的水循环,而且这些石头缝是许多水生物的栖息场所,这些水生物与湖里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还能净化水环境。现在沿岸全部用水泥勾缝,将加剧整个水生态的破坏。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院院长俞孔坚等专家认为,圆明园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光园内的建筑是文物,园内的山水也是文物。塑料膜很难降解,如果在圆明园的自然河湖底部保留塑料膜,那将彻底破坏圆明园的固有风格,改变了她作为古代园林的本来面目。
专家认为,如果因为拆除已经铺好的塑料膜会造成经济损失就继续施工,那将来的损失就会更大,而且生态损失和文化破坏是无法用金钱计算的。
《人民日报》 (2005年03月29日 第五版)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