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安)今天,十余条由长江水产研究所提供的水中“国宝”———中华鲟将由武汉运抵北京海洋馆。此外,不久前意外“老死”的“中华鲟鱼王”的标本也将随同进京,预计在本月中下旬正式向游客展出。
据介绍,这十余条中华鲟是昨天中午从长江水产研究所踏上进京之路的,其中一条身长3.2米的“过江龙”住进了充满新鲜氧气和清澈湖水的“豪华单间”。出发前,工作人员为中华鲟注射了两针“补品”,一针是高能量的营养液,另一针是维生素。由于要保证运输途中水箱水质清洁,出发前不会给中华鲟喂食,以免排泄物污染水质。此外,中华鲟繁殖期过后进食本身就少,再加上要适应新环境,它可能会在三个月内拒绝进食。不过依靠自身积聚的脂肪和营养物质,中华鲟可以在半年内不吃任何东西而仍然存活。
据了解,中华鲟进京走高速路,途经武汉、郑州、石家庄等地。在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将每3小时观察一次,观察其是否正常,根据鱼鳃呼吸情况调整氧气供给速度,并查看运输箱是否有漏水现象以及水温变化和水质情况。在中途换水时,水质也要提前检测。此外,在运输过程中,对巨型中华鲟还给予轻度麻醉,这样就会让中华鲟的生理代谢活动有所减缓。
据悉,北京海洋馆已将原有的鲨鱼馆改造成鲟鱼馆。鲨鱼馆占地920平方米,展示池水量1200吨,采用世界先进的维生系统,环境优良。北京海洋馆首期对鲨鱼馆的维生系统进行改造,将鲨鱼展示缸改造成为一个中华鲟原生态的模拟生存环境,同时调整科普宣传设施。
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最终将其发展成鲟鱼博物馆。另外,为鲨鱼再另建一座新的鲨鱼馆,工程改造费用将达数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