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闻网乌鲁木齐5月8日消息(尹雪梅) 西部人才流失,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西部几个代表团“点击率”非常高的话题。记者在新疆采访期间,对这个话题也有深切感受。新疆人事厅法规处韩成处长说:“1979年以来,新疆调往内地的各种人才高达20万人,人才问题一直困扰着新疆的发展。”“麻雀都要东南飞”对于新疆的人才流失,记者听到许多人感叹:别说孔雀,现在连麻雀都要东南飞了!
新疆在人才问题上,最突出的是“稳不住”与“引不进”二者并存。
新疆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流失的各类人才共计21万多人,流失的汉族干部多,流失的专业技术骨干多,1996年至2002年,新疆仅通过行政渠道调离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有251名。
“每年新疆人的子女考到内地院校的有1万人左右,毕业后回到新疆来的不足一半。回来的基本上是少数民族学生以及一些长线专业的毕业生,紧缺专业和汉族学生回来的寥寥无几。”韩成介绍说。
“经济上与内地差异大,是人才流失最主要的原因。”韩成说,“除了收入低,自然环境艰苦,医疗、教育条件也很差,也导致人心不稳和人才流失。”“不少科研单位的有限资金只能保工资,无法开展正常的科研工作,直接导致大量高水平研究人员成为东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打工者。”“水土保持”是关键。
在新疆49.3万专业技术人员中,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占到一半以上。如何稳定、培养和发挥少数民族人才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新疆最大的人才问题并不是如何建立健全引进机制,去四处“搜罗”人才,而是如何进行人才的“水土保持”,让人才能够留在新疆。特别是让西部自身培养出来的人才为西部做事,而不是“孔雀东南飞”或者“一江春水向东流”。
新疆近几年所做的“少数民族科技骨干人才特殊培养”(简称“特培”)工作,正是进行人才“水土保持”的集中体现。“特培”学员目前在新疆有516人。
“特培”学员虽然为数不多,但在新疆产生了极大的辐射示范作用。有30名学成返疆的“特培”学员承担了54项国家、自治区级科研课题,绝大多数学员承担了单位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共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专著10余部。
实践证明,“特培”这种方式符合新疆实际,是培养和稳定新疆本地人才并发挥其作用的有效途径。
“出疆证”不再使用
以前为了限制新疆人才外流,新疆曾使用过“出疆证”力图把人才留在新疆,而且办理该证还要收费。
但是,这种硬性的政策并不能阻挡人才流失的趋势。有关部门意识到这点后,从2003年开始,规定新疆干部要调到内地工作已不再必须开“出疆证”。
近年来,新疆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人才建设。目前,新疆人才短缺的局面有所改观,但人才缺乏的情况依然严重。新疆将创造让人才安心创业发展的环境,使人才充分施展聪明才智。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人才”,共找到
59570001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