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到2009年方能全面建成,建设期共17年。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在上世纪90年代统计的人口数里,三峡库区约需移民120万,其中重庆移民总量为100万,占整个三峡库区的5/6。到2008年,重庆能否如期破解这个世界性难题?
三峡工程成败关键在于移民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了长江三峡工程。该水利枢纽工程是开发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三峡工程乃国运所系,造福今人、泽被子孙,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它对建设长江经济带、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综合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国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安土重迁,这是乡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是乡恋;“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这是乡情;“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是乡音……三峡库区移民人口规模逾百万,时间长达16年,浩浩荡荡,实属世界罕见。无论在思想观念问题上,还是在生存发展问题上,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
没有三峡移民就没有重庆直辖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重庆正式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直辖市。这一决策,有利于充分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中心城市的作用,促进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组织实施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保证三峡工程顺利进行,加快库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振兴重庆老工业基地,增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探索大城市带动广大农村发展的路子……“议案”还指出,设立重庆直辖市“有利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库区移民的统一规划安排和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三峡移民,就没有重庆直辖。对此,重庆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以移民作为立市之本的认识基础和工作定位。
是年,重庆市召开第一次党代会,确定重庆库区移民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是:通过加快库区开放开发,多渠道扩大移民安置容量,使移民进度与三峡工程建设进度相衔接,做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全面完成城镇、工矿企业迁建和专业设施复建任务,促进库区新的产业群的形成,努力把库区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富裕文明的新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树立全局观念,要把搞好移民工作放在未来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中进行统筹规划,放在开发三峡、振兴重庆的总体战略中去组织实施,坚持以移民为先,以移民为重,举全市之力、形成打总体战的移民工作格局,努力实现大重庆、大移民、大发展的宏伟目标。
世界性难题有多难
区域广,组织难——三峡工程淹没涉及重庆、湖北两省市,其中重庆库区淹没指标和移民搬迁任务量均占全库区的85%左右。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1992年进行的淹没实物指标调查,三峡工程水库淹没涉及重庆16个区县(市),淹没陆域面积471平方公里,涉及237个乡(镇),1424个村,5483个组。
损毁大,复建难——三峡库区受淹城市2座、县城8座、集镇101个,耕园地33.26万亩(其中耕地22.98万亩)。淹没等级公路617公里、码头496处、输电线1322公里、邮电通信线2882公里、广播线3865杆公里、小水电站92座等一大批专业设施。到2009年三峡工程建成时,要复建各类房屋3133.73万平方米,完成工矿企业迁建和结构调整1397户,以及港口、码头等一大批专业设施复建。
移民多,时间长——三峡库区移民之多,时间之长,堪称世界“移民史诗”。三峡工程采取“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到2009年全面建成,建设期共17年,预计移民总量120万。重庆库区规划移民任务是:最终动迁城乡居民103.79万人,其中,农村移民35.34万人。
三峡库区移民的大任务已经完成
2005年6月13日,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接受“魅力重庆网上行”中国网络媒体采访团集体采访时说,到去年年底,三峡库区一期、二期移民全部如期完成。实际迁移人口81.3万,还剩下约19万。黄奇帆判断:“从历史性的眼光说,库区移民的大任务已经完成。”
黄奇帆透露,现在已经完成的81.3万移民人口中有13万是从重庆迁移到沿海地区,如上海、江西、江苏等地。沿海各省都承担了移民任务,为三峡库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另外有13万左右移民就地后靠,还有60万左右移民当地动迁,动迁以后,有的到县城或重庆的其他地方去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
“整个三峡工程国家投资1800亿人民币,这是在1992年定的。其中有1200多亿用于三峡大坝水电站建设,有600亿左右用于库区移民安置。三峡移民总量约120万,重庆从大帐上说是100万,重庆移民占整个三峡库区移民的5/6,移民投资大致为500亿。”黄奇帆指出:“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人口统计基础上,重庆大体要移民100万。但是,十几年的过程中人口也会增加。加上生育增加的人口或者因为结婚等各种家庭变化迁移的人口,估计重庆地区动态移民总量会达到112万到113万。”
三峡库区蓄水从第一期的135米到第二期的156米,水位越高,淹的面积越大,三期、四期到2009年水位可以达到175米,到这个水位三峡移民要全部完成。黄奇帆对此充满信心。“到2006、2007年,三期移民可以完成;2007、2008年,我们会把四期移民完成。大体上重庆将在2007、2008年完成移民。”
中央五项重要优惠政策:扶上马送一程
怎么做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黄奇帆强调:“移民搬出来以后不要沦为贫困居民,而应该成为生活得到改善的当地居民,这是移民更艰巨的任务。”他说:“把农民迁移出来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难的是促进经济发展使农民能够很好地生活、生存、发展,并且逐步致富。”
黄奇帆说,为了做到这一点,中央政府对三峡库区给予了“非常的关注”,中央政府除给三峡库区600亿移民投资以外,还制定了让移民生活得好、工作得好的五项重要优惠政策。重庆市委、市政府也把这些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了实处。
优惠政策一:从电价中提留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三峡电站建成之后,发的每一度电要提取一定的电价比例作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一度电一般是两角几分,在这两角几分中要提取一定的三峡基金,用来补贴、扶持当地移民更好地生活、工作。移民要建厂或者要发展二产、三产,能够安排就业,这笔钱就起着就业扶持资金的作用。
优惠政策二:分税。三峡电站投入运行以后,年产二、三百亿度电;整个电站建成以后,年产五、六百亿度电。每度电都有营业税和所得税。因为三峡大坝发生地在湖北,税收留在了湖北。这个地方税5/6分给重庆移民区,1/6分给湖北移民区。黄奇帆说:“电站是国家的电站,产生的税收照道理国家可以拿走,但国家把这个税收的5/6给了重庆的库区移民,现在每年一亿多,每年电量都在增加,将来一年会有几个亿。中央划拨给重庆,重庆再用来给移民改善生活。”
优惠政策三:国家成立三峡库区移民产业发展基金,可作贴息或资本金。这个基金,是国家用财政补贴的方式,拿出30亿补助6年,从去年开始到2010年,大体上一年5亿。这30亿也是5/6在重庆,1/6在湖北,库区农民、工人如果要发展新的产业,不管外资还是内资,不管国有还是民营,凡是到库区投资产业,不管是农业产业化项目还是工业、服务业,只要能够帮助移民就业的好项目,投资者如果要贷款,国家这笔钱就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贴息,比如拿1亿贴息,一般就可以贴50亿左右贷款。另外还可以补助资本金。这样,每年会有5个亿左右用来支持库区移民的产业发展。
优惠政策四:免关税。这个政策类似沿海特区的政策。沿海特区1980、1990到2000年有一项政策就是,国内企业如果引进设备在特区里使用就免关税。这几年库区一样有这项政策,就是说国家每年给予一定的关税减免额度,库区企业如果引进设备、各种各样的材料在库区当地使用的话,不管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可以免关税。
优惠政策五:对库区企业给予一定的额度破产关闭。库区有一千几百个企业。有的要搬迁,有的要关闭,企业生存的时候可能向银行借了贷款,这种企业不属于正常的破产,也不属于正常的赖帐,否则都要通过法院判决,打破产案官司,要国务院、经贸委审批一年一度的破产核消计划。现在这个库区有自己独特的系统,它是属于被水淹没以后,企业关闭,核消坏帐,国家的三建委专门来核定其补助。这也是对企业再生发展负担的减轻。
黄奇帆说:“中国任何其他地区经济发展中是没有这五条的。国家给三峡库区五条优惠政策,这是无微不致地关心、支持这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由于有了这个政策,库区的失业率正处在逐年下降过程中。2003、2004年前后,二期移民覆盖到位的时候,重庆有些区县移民失业率高达20%。去年国家政策到位后,现在已经下降了5个百分点,库区最高失业率为15%左右,一般为11%到12%。目前重庆全市的失业率为4.17%。三峡移民的就业状况在不断改善当中,只要把这些政策用好,我相信再过三四年,库区的失业率将会降到6%左右,也就再下降一半。”
绿色小康特区轮廓初现
据了解,重庆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已经开始启动,后期扶持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柑橘、草食牲畜、水产养殖、旅游四大重点产业规划已经制定并启动实施;库区退耕还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等“青山绿水工程”正在积极推进。重庆坚持不懈地扩大库区对外开放,实施对口支援经济协作项目。
重庆市政府还特别制定了《重庆市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把移民及库区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中长期规划,对三峡库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生态经济区”。2004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把库区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富裕文明的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三峡移民”,共找到
208,07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