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业问题跟食品安全哪个更重要?
主持人:这个是环环相扣的。因此监管就特别难,但是中国的小作坊占的比例很多,全国有10.6万家食品企业,70%都是十人以下的加工作坊,超过10%的企业无营业执照,五分之一无标生产,近一半食品出厂不检验,生产条件很简陋,这个是中国特色跟国情。而一时又改变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做?
孙树侠:这个统计是技术监督总局统计的数字,但是现在我估计可能还不止10万多,如果前店后厂都算上,三四十万家。确确实实我们国家是一个讲吃的民族,各式各样的地方产品,很可能这样治理起来比较难。我们用市场的眼光来看,如果不合规格的就要给他关闭,没有生产条件的话,就要给他关闭。但是现在有些地方要求速度,地方保护主义,温总理说了,地方上要负责任,这个地方出问题了,领导负责任,这就是一个措施。企业的厂房有没有安GMP系统,这个也是不断优化,而且就是要加大力度,不够生产条件就不要生产。卫生都达不到,干吗要生产,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净化市场。都是路边上的小摊怎么办?外地人到北京实在没有什么干的才做食品,开个食品店,这是一个最错误的概念。食品应该是最高级的最好的去做,现在是没有什么事干了,实在不行了才这样。
我们大家有一个概念,街边的东西不能吃,小社区的东西不够条件。一个屋里面又做饭,他也住在那儿,他也在那儿加工,吃喝拉撒睡都在一个屋,怎么能达到卫生条件?这样的怎么去规范?大家觉得不让他们做的话怎么办?他到城里怎么生活?我觉得这不是唯一选择。拿着大家的健康换取这些人的就业机会,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从国家也好,社区也好,也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一定把这些小的企业淘汰。不是说社区为了给我交一点管理费你就可以在这儿开业,政府也应该鼓励一些企业家在这方面工业化生产。
比如北京现在如果有很大的企业知名的品牌就是我们的馒头,肯定做得非常好,大家肯定去吃它的。从国外的经验,我们自己家做和工业化生产中间的差值是20%。这样我们既吃到放心的食品,而且还发展了我们的食品工业,有什么不好呢?你必须和小的作坊去竞争,而且也鼓励这些人。有些挣大钱的人不愿意去做,而且风险很大,但是要给他一个政策,你导向它,它不就做了这个事吗?政府应该干什么?应该干这个。希望领导去看一看,我们大家都在怎么吃,我们主食怎么吃,菜怎么吃,找一些人看一看我们怎么去解决? 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外地怎么做?我们都住在北京,北京是一个窗口,确确实实应该很好考虑。
我写了很多文章,北京饮食革命的问题,现在说早餐是不是解决了根本问题?没有解决。菜的问题,看看外地的菜和我们现在新发地的菜,我们怎么规范我们的交易市场,怎么让它上一个台阶。主食、菜、肉,在北京电视报道看到注水猪,而且是脏水灌出去,我们大家还怎么敢吃?而且社会影响太坏,这么一播,外国朋友打电话说中国又有什么什么事了,一个毒蒜的问题,现在所有的蒜下架。一说食品出口的问题,根本出口不了,
当然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食品安全方面的进步,我们的安全评估问题、卫生监测合格率大大提高,这必须承认的。82年、83年合格率达到97%,我们有些标准比国际标准还高,不是不超标的问题,而且是远远低于标准;中毒整体下降的百分比还有死亡下降的百分比也值得欣慰;我们出口质量现在也大大提高。出口质量提高,我们国内人如何也吃得放心。以前有人说到你们国家给我们补助,我们都不来,好的出口了,坏的我们吃了。其实我们要求是一样的,都要吃好的,需要我们的产品上一个台阶。尽管现在有的时候生活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是慢慢来。总有一天,我们生活水平低的人到了一定的情况下会有这个需求,我们吃什么应该怎么吃,现在都有要求了,这就是一个好现象。
过去厂家生产的月饼今年的馅儿没用完明年接着用,牛奶也是一样,现在要求高了,快过期了怎么办?做什么东西?有人说光明牛奶在郑州做奶粉了,它们没有奶粉厂,只能自己处理。光明说他们不可能用坏奶做什么什么东西也是这个理由,我们对于民族的品牌最好的惩罚就是不买你的产品了,大家对你的信任度动摇了,我觉得动摇了以后损失很大,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树立起来。因此在扩张的时候一定要加大力度监管,几个月的时间把牌子给砸了,我们现在民族的品牌要想站住脚的话就要不断调查社会的需求。好多家现在也不吃剩饭。肯定很多厂家以为有奶喝就不错了,以这种概念对待老百姓是不行的。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光明牛奶”,共找到
18,244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