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调研北京市体育工作 他的第一站是什刹海体校
什刹海旁的奥运齿轮
现在提起什刹海,更多人直接想到的往往是酒吧街而不是体校。与声名远扬的前海荷花市场仅仅一墙之隔,什刹海体校的所在地似乎更应该用于发生一段或者轰轰烈烈或者凄美婉约的爱情。但在英国《卫报》记者眼里,这里堪称中国奥运机器上的一个齿轮
什刹海·大事件
刘鹏做调研 从什刹海体校开始
6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的陪同下对北京市的体育工作进行了调研。为中国的竞技体育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的什刹海体校被作为调研的首站。
在观看了体校的宣传片后,刘鹏一行视察了武术、体操、跆拳道、排球、乒乓球等项目的一线和二线运动员以及即将代表北京出征十运会的有关队伍的训练,并参观了场馆设施和运动员公寓。在奥运冠军罗微的宿舍,刘鹏详细询问了她的训练和生活情况。
北京市什刹海体校正全力备战今秋在南京举办的十运会,市体育局给学校参加十运会的各运动队下达了3块金牌,25个子项的任务。
什刹海·印象
陈升在《北京一夜》里唱,走在地安门外,没有人不动真情……地安门西行百米,就是北海北门和前海南门,过去一年突然火起来的“荷花市场”酒吧街便位于这里。屋舍连绵三百多米,青砖灰瓦,雕梁画栋,鳞次栉比。由南门走进,遇见的第一家店便是装修古典的星巴克。咖啡浓香随微风懒洋洋地飘散,站在西边的一个大院里都能轻易闻见。
这个大院,叫什刹海体校。闻到咖啡香的地方向北10米,往往可以看见体操馆里一个6岁大小的女孩正因拉抻韧带的疼痛而在平衡木上默默哭泣。
什刹海:古老的京城明珠
什刹海体校的馆长在向记者历数学校的优点时,不止一次地强调它的地段优势。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上说,不论是对体校的学生还是在对外开放时间前来健身的群众,什刹海体校似乎都出现在了它最该出现的位置。市中心的历史文化风景区,也许真的应该缀有一所体校吧。
“自古以来,什刹海就是北京城内的一串明珠。远在几千年前,什刹海一带原是‘三海大河’流经之处,而‘三海大河’又曾是永定河古河道的一部分。到清代,原本连成一体的水域由于水量减少,明显分成三部分:最西的部分仍称为积水潭,中间部分叫什刹海,东南部分叫莲花泡子,后又统称为什刹海。后来,前海的西南部分又分出一个‘西小海’,一时又形成过‘四海’的局面。解放后,西小海曾改建成游泳池,后改建成北京什刹海体校,水面彻底消失,‘四海’又成三海。1980年正式确定什刹海的名称为前海、后海、西海。俗称后三海。”———这是记者找到的有关什刹海体校最古老的一段叙述。而今体校还在,它的“前身”游泳池却早已无影无踪。
去年雅典奥运会结束后,英国《卫报》的一名记者曾来到这里探访。在之后的一篇报道中,他把什刹海体校比作了中国奥运机器上的一个齿轮。在以他为代表的境外媒体眼里,一个相当不可思议的事实是,“一所学校培养的学生获得了3枚个人金牌和两枚团体金牌,仅就奥运会而言,什刹海体校甚至比加拿大一个国家还要成功。”
梦想的起点
不可否认,在什刹海体校游览,很容易引发人们对整个中国体育的思考。一个在小学操场上奔跑的孩子,可能因步态轻盈或者耐力超群而被来此蹲点的区体校(或称三级体校)教练相中。经过一番与家长的沟通,孩子便开始了在区体校里半读半训的生活。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家长对孩子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更多还只是从强身健体的角度出发。每年3月左右,什刹海体校这样的二级体校便开始对区体校的苗苗进行选拔测试,成绩出众的就被选入这里训练。就像读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一样,进入市体校后,很多孩子已经把目标定为进入专业队。在这里,他们失去了很多同龄人的自由,在身体训练上经历了原先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根本想不到的隐忍与挣扎。他们要接受更苛刻的选拔,为了能够进入北京市队(省队);再选拔,就到了国家队。已经投入了全部青春的他们终于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终极理想———世界冠军。
辉煌成绩大众共勉
成立于1958年的什刹海体校是北京市体育局所属的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上个世纪50到80年代是什刹海体校的兴盛时期,承担了大量的国际国内比赛举办任务,如第26届世乒赛、北京国际乒乓球赛、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等。电影演员成龙、球王马拉多纳以及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都曾慕名来校访问。目前,学校正在进行三期工程的建设,包括地上200米跑道的运动场、地下综合训练房以及能容纳70辆汽车的车库。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出李连杰(武术)、谢军(国际象棋)、王涛(乒乓球)、张怡宁(乒乓球)、马艳红(体操)、董炯(羽毛球)、滕海滨(体操)、罗微(跆拳道)、冯坤(排球)等大批优秀运动员。以他们为榜样,现在的体校学生对自己严格要求,每天早上6点起床出操,7点半开始早餐。上午是学习时间,小学部的学生在附近的什刹海小学就读,中学部的就在体校内上课。下午1点至5点半则是训练时间,这也是体校每天最热闹喧哗的时候。晚上10点熄灯前,不同队员要根据情况选择自习或者加练。
外人若想感受体校的气氛其实并不困难。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1点半到1点半、下午5点半到24点;周六中午11点半至24点以及周日全天,是体校的对外开放时间。乒羽项目价位在20-50元之间,排球120-130元/小时,篮球220元一场。经常来体校锻炼的一名运动爱好者曾经跟这里的馆长说,自己在很多营业性场馆打过球,但在什刹海体校这些取得过很多辉煌的运动员中间锻炼,感觉最自豪。
英国拉夫巴勒大学体育学讲师罗宾·琼斯是英国研究中国体育的首席专家,前面提到的《卫报》记者,在报道的最后引用她的话说:“必须把中国体育的飞跃与中国人近些年进行的其他事情放在一起来看,中国体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故事中的一部分。这个故事就是:中国知道自己正在成为夺魁者,这也许是它在历史上第一次这么认为。”而什刹海体校则不过是这个庞大故事里的一个亮点。
什刹海·老故事
发现李连杰
1965年5月18日,孙彬华很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那天,年仅16岁的他首次进入什刹海体校工作,负责场地管理。40年过去,孙彬华已是在这里工作最久的现役员工。
从芦苇塘到奥运基地
刚进来那会儿,这里的名字叫“北京什刹海游泳场附属业余体育学校”。拥有3000个座位的什刹海体育馆,今年初刚刚在这里拆除。但有些回忆是带不走的,比如在这里成立的中国第一支体操集训队,比如当时在这支队伍中执教的苏联专家斯拉库曼……
“乒乓球和体操是这里的命根子,当年很多跟着苏联教练训练的学员,现在都是学校的骨干”。孙彬华说,“那时候学校的条件很‘土’,跟‘芦苇塘’一样。在室外训练,什么配套设施都没有。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什刹海体校可以说见证了北京体育的发展。”
现在进行的三期工程建设,是因为“没有田径场就不叫学校”。等明年竣工后,什刹海体校又会有个全新的变化,“到时候外国的队伍可以以这里作训练基地,提前为北京奥运适应环境。”孙彬华说。
李连杰的首次触影
1982年的一天,香港导演张鑫炎亲自来到什刹海体校,在学校第一批武术学员中间,为他的下一部电影挑选主演。
孙彬华说:“那个时候已经走红的李小龙,在电影中的拳脚功夫其实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武术,还加了一些泰拳动作。张鑫炎过来,是想找一个有纯粹的中国武术技能,同时可以真刀真枪不用替身的演员。”
后来,一个不到20岁,看起来眉清目秀、极富灵气的男孩被导演相中,出演了他平生的第一部电影。男孩叫李连杰,电影就是《少林寺》。影片在香港及亚洲、澳洲和美洲一些国家上映后,一时风头无二。
“李连杰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去世早。那会儿他在厂桥小学读书,饿的时候常常就着馒头咸菜灌凉水。”孙彬华回忆道,“小伙子外表很精神,有时候也挺‘淘’的。”
现任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常务副主席的吴斌,是李连杰当年的教练。1974年11月,北京武术队正式组建,吴斌坚持贯彻“教武先教做人”的指导思想。一年后的第三届全运会上,李连杰便夺得男子全能冠军。
孙彬华说,那个时候体校的训练条件很差,但李连杰作为北京武术队的第一批学员,特别能吃苦能钻研,不懂的地方非常虚心。每天训练结束后,还常常见他自己一个人加练。冬天的时候,游泳池里的水被放干,他们便下到游泳池底训练。
李连杰与看着他一步步成长的孙彬华关系不错,但由于工作繁忙的缘故,他们上一次见面,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今年有比赛任务,所以还不能回家,我不知道爸妈听了这消息后是高兴还是失落,只是感觉妈的声音有些颤抖。14个新年,我都陪在爸妈的身边,今年家中少了一个人,会是什么样呢?大年三十晚上,我给家里打了很多电话,因为我不想让家人感到我不在他们身边。
其实我也很难过,我也在电话机旁不停地流泪。记得以前回家,带着满眼的泪水,本想见到家人后,痛快地哭一场,可看到父母那辛劳的面孔,又把自己的辛酸都憋了回去。我怎么忍心再让父母为我操心?于是我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和满足,因为这样,父母才会觉得我在外过得很好。有时我好后悔,为什么我选择离开家,为什么要去承受原本可以不必承受的苦呢。
千里之外,我和家人每星期都会通一次电话,每次妈妈都会问我:“训练和学习怎么样?身体好吗?适当调整自己,别生病了。”多么简单的话语,可我每次听到都有想哭的感觉。爸妈说:“你还是个孩子,照顾你,是我们做父母的义务。”听到这,抑制不住的眼泪,一滴滴地落下来……
时间会冲淡太多的记忆,但永远也带不走我心中的家!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李岩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什刹海体校”,共找到
3,653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