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对交友者的身份做出界定,需在世界强企业、金融、IT等供职
本报讯 “以结婚为目的,请与我交往!”这句日韩剧里常见的对白,或许过不了多久,也将成为我们身边的流行语。从2日开始,一场名为“上海白领交友节”的大型活动,在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序幕。几百号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在“玫瑰墙”上留下自己的简介与爱情宣言,并投身到这场热热闹闹的相亲派对中。
公开化、规模化
22岁至45岁,大专以上学历,高素质的都市单身白领,是“交友节”对于参加者的定位。与以往的小范围“速配”不同,“交友节”不再是“一对一”或“几对几”,而是用百位来计算参与者的人数———这样的排场恐怕也只有人才招聘会能够媲美。或许有一天,作为活动的策划者,可以骄傲地宣称自己举办了一场相亲派对;而作为参加者,也能够自豪地告诉别人:今天我去相亲了。
“友”字化解风险
除了规模化和公开化之外,“交友节”之所以能够吸引到众多的人参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将活动目的局限在“觅偶”上———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
主办者在名称上强调一个“友”字,这就给参与者留有更多的余地。在报名时不必背负太多的包袱,被别人问起也大可以坦然相告,而假如换个名称叫“相亲节”,恐怕情况就不是这么乐观。毕竟,一提到婚姻大事,相当数量的人不免立刻绷住敏感的神经。这是一场集体相亲,还是交朋识友的派对?不同的参加者将给出不同的答案。
提前筛选参加者
对于交友者的身份,主办方给出了明确界定:世界500强企业、金融证券行业、IT等高科技界的钻石、金领、白领;海归、港澳台人士;媒体人、广告人;国家公务员、教师、空姐;在上海工作的外籍人士、在国外工作的华人;企业家、经理人;律师、医生等各界优秀人士。想参加此次活动,报名者除了身份证、学历证明之外,还必须备好单身证明。主办方将留存每个人的身份证、学历证复印件。这番举措,不仅减少了欺诈行为的隐患,也为真心觅偶的参与者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提前筛选。
(嵇晨)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