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防渗事件自始至终都不是单纯的技术评估和如何节水的问题,其实质是保护文物还是破坏文物的问题。要是按照环评报告提供的“全部撤膜填土方案”,已经开膛剖腹的圆明园,岂不还要“掘地三尺”
在涉及多学科、多个行政主管部门的敏感问题上,必须发动有关各方共同参与,进行综合治理。局部正确的东西,放到全局看,可能是不合理甚至是荒谬有害的。这是争论不休的圆明园防渗事件最深刻的教训
争论3个多月的圆明园防渗事件终于告一段落———由清华大学有关部门提交的《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技术评估并于7月5日正式公布。尽管有关方面认为此报告“始终坚持了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但如此声势浩大的一场破坏文物事件,最终得出的竟然是“防渗没错,只是应该优先采用更适宜的防渗材料和措施”这样的结论,给人答非所问的感觉。
很显然,圆明园防渗事件的核心是对国家重要历史遗存的保护与破坏问题。管理部门擅自作主,在圆明园湖底开膛剖腹上马所谓的“防渗工程”,节水只是这一事件的导火索。因为3月初兰州大学张正春教授投书人民网开始,要不要节水、如何节水都不是议题。也就是说,圆明园防渗事件自始至终,都不是单纯的技术评估和如何节水的问题,其实质是保护文物还是破坏文物的问题。因为性质严重,在舆论压力面前,该工程被紧急“叫停”。
可以反证。在节水和追求市容整洁美观的推动下,近年来,稍有财力的城市,城区湖泊和河道的堤岸都用水泥、石头进行硬化防渗处理过,在枯水季节对城市湖泊开膛剖腹实施“防渗”的,也不乏先例。圆明园管理部门负责人敢称“一层塑料膜、一层布”构成的材料能有50年的防渗功效,原因就是有“成功先例”。
其他地方大张旗鼓的节水防渗工程,惟独在圆明园就犯了“在太岁头上动土”的众怒,何故?原因就是,圆明园不是一般的游乐场所和水体,圆明园的一山一水都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和耻辱,针对圆明园的任何开发和改造,牵动民族感情,从中也折射出文物保护领域多年挥之不去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难题。单纯从环保技术层面着眼的《报告》之所以引起舆论的再次争论,原因也在于此。要是按照《报告》提供的“全部撤膜填土方案”,为了从湖底找到“环境友好性”强、防渗性能好的粘土,已经开膛剖腹的圆明园,岂不还要“掘地三尺”?
当然,专家和部门自有其理由。笔者也无意于评价这份环境报告的对错。我只是想,在类似涉及多学科领域、多个行政主管部门的敏感问题上,能不能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让相关学科专家、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综合治理之所以被推崇,一方面是此方法容易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发动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参与,能克服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弊端,在相互的协调配合中互相换位思考、扬长避短。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是也。
但是,城建部门认为铺膜合理,环保部门却认为就地取粘土最合适,在这些挖过来翻过去的“最佳防渗方案”中,谁曾真正顾虑过圆明园最基本的属性,其实是受《文物法》重点保护的国家遗址?
局部正确的东西,放到全局看,可能是不合理甚至是荒谬有害的。这是系统论的基本观点,也是3个多月来争论不休的圆明园防渗事件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
《华东新闻》 (2005年07月11日 第二版)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圆明园”,共找到
1,108,898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