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至10倍,单向每小时可运送4万至6万人次。”
目前正在研究沈阳城市交通问题的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三室副主任杨立峰这样说。
作为交通格局的重要补充,地铁的出现将逐步实现沈阳立体交通的格局,加上之前已经发挥很大作用的东西快速干道、二环及青年大街“金廊”线路,立体的交通网络将最大程度地疏导沈阳的交通。专家预测,地铁建成后,数十万骑自行车的市民会改乘地铁。
极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沈阳市常务副市长赵长义认为,作为公益性服务设施,地铁首先能有效改善人们的出行条件,极大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这是市民最直接的好处。
沈阳地铁设计时速为每小时80公里,车辆间隔近4分钟,远期车隔2分钟。以1号线一期为例,从黎明文化宫到张士开发区只需要38分钟。因此,地铁将以快捷、大容量、经济、安全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地铁将为人们提供更理想的出行交通工具,特别是有助于改善冬季出行难的问题,并且可以大大减轻地面交通拥堵。
以目前为例,沈阳市现有公交车5000多辆。很多市民坐公交不方便,需要换乘。地铁建成后,很多乘坐公交车的市民将改乘地铁。
据测算,每六辆自行车所占的路面空间相当于一辆公交车。而沈阳市有七八十万人出行主要靠骑自行车。方便快捷的地铁建成后,相当一部分骑自行车的人将改乘地铁,这样的路面空间将腾出来,交通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专家用数字加以佐证,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公共汽车高出7至10倍,每小时单向运送能力可以达到4万至6万人次。在公交车面临交通拥堵而寸步难行的时候,轨道交通的时速最慢也在30公里以上,最高时速甚至可达128公里。
地铁站要开进火车站机场
地铁的建成必将使地上交通格局发生变化。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佟晶石预计,地铁将与公交车、私家车形成和谐交通体系。
此次地铁的规划充分考虑了网络交通的建立,1号线将在沈阳站设立站点,2号线将在沈阳北站设立出口,出了地铁站就可以上火车。同样,桃仙机场内也将有地铁出口,2号线的重点将是桃仙机场。
地铁也将与地面公交形成互补,地铁沿线的公交车都要将车站设立在地铁站旁边,方便人们的换乘。所以,佟晶石也认为,地铁的建成不一定会影响公交车的生存。
佟晶石介绍,在城市的出入口,也将预留地铁的出入口,并规划在城市周边建设停车场,无论开私家车还是坐长途客车,都可以在沈阳周边下车,然后乘坐地铁进入城市核心区。地铁也将考虑到沈阳的商业,由于一号线经过太原街、中街两大商业街,地铁站设计直接进入大商场,方便百姓的购物。总之,沈阳地铁的出口充分学习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尽可能地衔接繁华地段、大型居住区,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并充分发挥地铁出口的区域带动作用。
从近郊到市中心更方便
同时,赵长义认为,地铁将有利于降低核心区人口密度,促进副城和近郊发展,加快沈阳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近年来,浑南新区、铁西新区等新区取得蓬勃发展。同时,于洪新城以及将要实施的西部工业走廊和北部开发建设也使沈城周边地区交通需求增加。但是,目前看,各副城与城市核心区的距离一般在20公里左右。老城与新城之间产生的大量交通需求,常规的以公交为主的交通难以承担。从国内外经验看,只有发展长距离、大容量的地铁才是最佳选择。
在未来,地铁将把所有的副城与核心区全部连起来,由地铁在核心区与新区之间建立运输体系。地铁1、2号线和环线辐射不到的地方,将依靠支线连接起来。
总之,他认为,地铁会加快城市格局的改变,方便更多居民到新区生活,也方便副城居民到核心区。
空气和噪声污染将减少
地铁建设还将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减少空气和噪声污染,提高城市品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提高空气质量为例,沈阳市现有5000余台公交车。此前,汽车公交车都进行改装,以降低空气污染。但是,相当一部分柴油车却因为改装成本太高而无法改装。
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为例,地铁1、2号线一期开通运营后,一氧化碳排放量初期每年可减少2.2吨,远期可减少6.3吨;碳氢化合物初期可减少0.22吨,远期可减少0.62吨;氮氧化合物初期可减少0.11吨,远期可减少0.3吨,从一定意义上说,地铁既是一项交通工程,更是一项利民工程。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氧化氮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