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菲娜
记者从商务部获悉,中美双方约定于8月30日、31日在北京举行纺织品问题第四轮磋商。
中美纺织品贸易第三轮谈判当地时间8月17日在美国旧金山结束,双方仍然未能达成任何协议。尽管谈判无果而终,但中美双方都表示会谈“获得了进展,富有成效”,并把签订最终协议的希望寄托于下一轮北京谈判。
谈判长跑已经过半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谈判结束后发表声明说,中美“纺织品谈判长跑”虽然已经过半,但“本质的分歧仍然存在”,由于中美在纺织品部分原则问题上仍存在实质性分歧,双方同意继续就这一问题进行磋商,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创造双边纺织品贸易稳定发展的环境。
美方首席谈判代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戴维·斯普纳同时也声明,美方16日提出了初步提议,中方代表17日随即提出了反提议。但双方谈判并未达成最终协议,症结之一是“中国进口产品的增长幅度”。他表示,双方不会因为赶时间而勉强达成不尽如人意的协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同时也在其网站上发表书面声明,称美中双方正努力朝着一个能给纺织品市场带来更多确定性的、广泛的纺织品解决方案迈进。
另外,8月31日,也恰恰是美国政府对目前尚未裁决的六项纺织品的特保申诉做出决定的最后期限。8月1日,美国宣布六项产品的特保申诉决定延迟至8月31日,以期在月底之前达成一项全面的双边纺织品协议。由于这是美方首次提出寻求“一项长期的解决方案”,之前在旧金山开启的第三轮谈判曾被寄予极大希望。然而,由于双方在几个原则性问题上相持不下,最终中国代表团仍空手而归。
自今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后,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迅速增长,遭遇美方强烈反弹。5月,美国对中国的七类纺织品采取特别保障措施,限定其进口年增幅不得超过7.5%,双方一度剑拔弩张,最终还是回到了谈判桌前,但此后几度磋商均未达成任何协议。据悉,到目前为止,有大约20种中国纺织品被美方设限或接受设限调查。
实质性分歧有待进一步磋商
中美在纺织品磋商中的焦点,是中方要求美方遵守世贸规定,取消不合理的配额制度,而美方则迫于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片面要求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中美之间太多的敏感问题牵扯了诸多利益,外界评论称这场贸易谈判注定是一场多回合较量的“拉锯战”。
中美双方都认为,“中美双方的会谈就像一次长跑比赛,过程是漫长的,但现在的情况可以说已经走到了路程的一半了。”中美双方在基本的框架问题上已经达成一定共识,但在对哪类产品设限、限额应该有多大等细节上仍然存在分歧。
斯普纳说,美国方面希望这次磋商给制造商们带来更多的确定性。他认为目前会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双方分歧正在逐渐缩小,如今剩下的就是关于最后设限标准的细节,双方需要在北京再进行一次会晤。
有观点认为,如今中美双方都希望通过谈判达成一个良好的协议,而不是急于一时,因为一个仓促的协议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但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消息,中国纺织业仍希望能够在8月31日前与美国就此问题达成一项协议,因为届时美国政府将会对美国纺织行业提出的新一轮限制申请作出决定。然而,美国纺织品生产商似无此意,他们认为:“达不成协议比达成一项坏协议强”。
但是,比起这些纺织品生产商,美国政府似乎更加急切一些,斯普纳说,中美都希望能够尽快达成协议,给美国的进口商和中国生产商带来更大的确定性,也减少美国生产商在特保措施申请和实施程序上的不确定性。
中国不能操之过急
9月初,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前,美国白宫已于8月23日宣布,美国总统布什将在9月7日和胡锦涛会谈,并期待讨论“美中关系的所有事项,继续建设坦率、建设性和合作的双边关系”。
有分析认为,很有可能在胡锦涛和布什的会谈后将会签署纺织品贸易的最后协议。
但是也有西方媒体对此种推测普遍反应谨慎。因为,纺织品谈判目前正处于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中国考虑到自身经济利益,美国考虑到国内压力,都不会轻易作出让步。但也不排除一种可能性,即双方首脑会晤后有可能在纺织品贸易谈判中都采取退一步的办法,最终达成协议。
虽然今年上半年中美的摩擦和紧张比较多,但最近一个多月来紧张的温度又有了明显下降,例如人民币小幅度升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争端的压力。因此,中美关系仍将是矛盾与合作并存的态势,矛盾不可能一下子解决,但通过高层会谈,双方都做一些尽可能使对方放松的解释,还将是非常有益的。
而对于中国来说,在这件事上需要的是耐心,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急躁会让对方趁机勒索讹诈我们,时间会让美方保护主义措施在国内的负面影响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使其国内反对力量上升。反正已经不会失去更多了,何必急急忙忙达成不合适的协议,反而赋予对方的非法行为以合法性呢?